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要这样写!这六点值得注意!
2021-04-01上一篇 : 太震惊了!财务总监工资低、干的活太多,竟然成为被否决上市的理由!|下一篇 : 2020年第一个征期,个体户和小规模纳税人必须申报成功后才能清卡!具体方法看这里!
1
报告阅读的对象要明白并分析
报告阅读对象不同,报告的写作应因人而异。
提供给财务部领导可以专业化一些,而提供给其它部门领导尤其对本专业相当陌生的领导的报告则要力求通俗一些。
同时提供给不同层次阅读对象的分析报告,则要求分析人员在写作时准确把握好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分析层次。
2
读者对信息的需求要充分领会
业务部门领导说:你们给我的财务分析报告,内容很多,写得也很长,应该是花了不少心思的。遗憾的是我不需要的信息太多,而我想真正获得的信息却太少。
我们每月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分析报告原本是要为业务服务的,可事实上呢?问题出在哪?你没有捕获他们想“真正了解的信息”。
3
清晰框架和分析思路报告
财务分析报告的框架如下:
报告目录—重要提示—报告摘要—具体分析—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财务报告的分析思路是:
总体指标分析—集团总部情况分析—各二级公司情况分析。
4
结合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人员由于不了解业务,往往闭门造车,并由此陷入就数据论数据的被动局面,得出来的分析结论也就常常令人啼笑皆非。
有必要强调的一点是:各种财务数据并不仅仅地通常意义上数字的简单拼凑和加总。每一个财务数据背后都寓示着非常生动的增减、费用的发生、负债的偿还等。
财务分析人员通过对业务的了解和明察,并具备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职业判断,即可判断经济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规性,由此写出来的分析报告也就能真正为业务部门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
5
分析手法不单一
(一)分析要遵循差异—原因分析—建议措施原则。
因为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停留在反映问题、揭示问题上,而是要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办法,真正担负起“财务参谋”的重要角色。唯此,报告的有用性或分量才可能得到提高和升华。
(二)对具体问题的分析采用交集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并存手法揭示异常情况。
例如,某公司有36个驻外机构,为分析各驻外机构某月费用控制情况和工作效率,我们以“人均差旅费”作为评价指标之一。
在分析时,采用比较分析法(本月与上月比较)从增长额(绝对数)、增长率(相对数)两方面比较以揭示费用异常及效率低下的驻外机构,我们分别对费用增长前十位(定义为集合A)及增长率前十位(定义为集合B)的驻外机构进行了排名,并定义集合C=A∩B,则集合C中驻外机构将是我们重点分析的对象之一,这就是“交集原则”。
然而,交集原则并有一定能够揭示出全部费用异常的驻外机构,为此“重要性原则”显得必不可少。
在运用交集原则时,头脑中要有重要性原则的意识;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同样少有了闪集思想。总而言之,财务分析人员要始终“抓重点问题、主要问题”,在辩证法上体现为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
6
其它应注意问题
(1)企业政策。
对公司政策尤其是近期来公司大的方针政策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在吃透公司政策精神的前提下,在分析中还应尽可能地立足当前,瞄准未来,以使分析报告发挥“导航器”作用;
(2)宏观环境、行业竞争资料。
财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应多一点了解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尽可能捕捉、搜集同行业竞争对手资料。一点小改变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公司的竞争力甚至决定着公司的命运。
(3)勿轻意下结论。
财务分析人员在报告中的所有结论性词语对报告阅读者的影响相当之大,如果财务人员在分析中草率地下结论,很可能形成误导。
(4)行文风格。
分析报告的行文要尽可能流畅、通顺、简明、精练,避免口语化、冗长化。
来源:CFO良师益友,财税职场整理发布。
粉丝福利
免费领取全套财务流程手册
目 录
1、财务部日常工作制度
2、财务部内部稽查审核制度
3、财务岗位分工与设置制度
6、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7、电算化管理制度
8、企业税务管理制度
9、税务风险管理制度
10、购销发票管理制度
11、发票接受复核管理制度
12、增值税专用发票核查管理
13、合同财务会审管理易制度
14、销售流程管理易制度
15、采购流程管理制度
16、账务基本核算制度
17、财务报销流程管理制度
18、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19、筹资管理制度
20、存货管理制度
2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22、生产物料流程管理制度
23、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24、投资管理易制度
25、资金预算管理制度
26、资金支付审批一般管理规定
27、货币资金日常管理制度
28、备用金管理制度
29、会计人员岗位配备管理制度
30、票据管理制度
31、收据管理制度
32、财务印章管理制度
33、货币资金稽核管理易制度
34、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35、逾期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36、采购及应付账款管理制度
37、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审批内部控制制度
38、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39、财务报告及管理报表编制制度
40、财务分析制度
41、成本管理控制制度
42、经济合同的管理方法
43、内部控制制度一般性规范
44、内部牵制制度
45、CFO的工作职责
46、财务经理的工作内容
47、财务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扫码回复 流程 立即领取
扫码回复 流程 立即领取
扫码回复 流程 立即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