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实业:201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2021-04-01上一篇 : 官方解读:财务报表格式更新修订|下一篇 : 2020年西南财经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考研复习指南
海南亚太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15 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一、审计报告
半年度报告是否经过审计
□ 是 √ 否
二、财务报表
财务附注中报表的单位为:人民币元
1、合并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海南亚太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15 年 06 月 30 日
单位:元
项目 期末余额 期初余额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5,897,218.11 8,356,866.98
结算备付金
拆出资金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
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衍生金融资产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6,560.00
预付款项 26,545,174.48 13,347,974.77
应收保费
应收分保账款
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
应收利息
应收股利
其他应收款 724,478.27 422,428.20
1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存货 177,658,394.69 186,356,233.65
划分为持有待售的资产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其他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合计 210,831,825.55 208,483,503.60
非流动资产:
发放贷款及垫款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7,230,676.85
持有至到期投资
长期应收款
长期股权投资 29,899,564.90 41,030,241.75
投资性房地产
固定资产 28,576,384.26 28,577,276.25
在建工程 438,366.00 116,366.00
工程物资
固定资产清理
生产性生物资产
油气资产
无形资产 23,147,146.43 23,453,934.05
开发支出
商誉
长期待摊费用 22,148.60
递延所得税资产 2,127,032.45 2,127,032.45
其他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合计 91,441,319.49 95,304,850.50
资产总计 302,273,145.04 303,788,354.10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2.00 2.00
向中央银行借款
吸收存款及同业存放
拆入资金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
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2
衍生金融负债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10,775,786.22 10,567,455.37
预收款项 10,898,130.20 10,042,708.00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应付手续费及佣金
应付职工薪酬 351,695.52 263,238.95
应交税费 8,151,820.60 6,674,813.40
应付利息
应付股利
其他应付款 72,359,359.09 74,513,519.94
应付分保账款
保险合同准备金
代理买卖证券款
代理承销证券款
划分为持有待售的负债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其他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合计 102,536,793.63 102,061,737.66
非流动负债:
长期借款 38,000,000.00 38,000,000.00
应付债券
其中:优先股
永续债
长期应付款
长期应付职工薪酬
专项应付款
预计负债 20,000,000.00 20,000,000.00
递延收益
递延所得税负债
其他非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合计 58,000,000.00 58,000,000.00
负债合计 160,536,793.63 160,061,737.66
所有者权益:
3
股本 323,270,000.00 323,270,000.00
其他权益工具
其中:优先股
永续债
资本公积 119,529,788.13 119,529,788.13
减:库存股
其他综合收益
专项储备
盈余公积 15,216,301.45 15,216,301.45
一般风险准备
未分配利润 -332,430,145.64 -329,691,301.58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 125,585,943.94 128,324,788.00
少数股东权益 16,150,407.47 15,401,828.44
所有者权益合计 141,736,351.41 143,726,616.44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 302,273,145.04 303,788,354.10
法定代表人:安双荣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张芳霞 会计机构负责人:张芳霞
2、母公司资产负债表
单位:元
项目 期末余额 期初余额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29,742.47 26,497.63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
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衍生金融资产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预付款项 5,500.00 5,500.00
应收利息
应收股利
其他应收款 5,854,660.27 3,744,472.11
存货
划分为持有待售的资产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4
其他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合计 5,889,902.74 3,776,469.74
非流动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7,230,676.85
持有至到期投资
长期应收款
长期股权投资 100,113,230.56 111,243,907.41
投资性房地产
固定资产 347,187.99 374,747.97
在建工程
工程物资
固定资产清理
生产性生物资产
油气资产
无形资产 11,073,252.48 11,230,053.84
开发支出
商誉
长期待摊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1,718,897.54 1,718,897.54
其他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合计 120,483,245.42 124,567,606.76
资产总计 126,373,148.16 128,344,076.50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
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衍生金融负债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预收款项 97,211.52
应付职工薪酬 1,270,366.21 97,211.52
应交税费 1,270,099.83
应付利息
应付股利
5
其他应付款 17,005,432.04 17,217,261.09
划分为持有待售的负债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其他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合计 18,373,009.77 18,584,572.44
非流动负债: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其中:优先股
永续债
长期应付款
长期应付职工薪酬
专项应付款
预计负债 20,000,000.00 20,000,000.00
递延收益
递延所得税负债
其他非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合计 20,000,000.00 20,000,000.00
负债合计 38,373,009.77 38,584,572.44
所有者权益:
股本 323,270,000.00 323,270,000.00
其他权益工具
其中:优先股
永续债
资本公积 119,412,581.75 119,412,581.75
减:库存股
其他综合收益
专项储备
盈余公积 15,216,301.45 15,216,301.45
未分配利润 -369,898,744.81 -368,139,379.14
所有者权益合计 88,000,138.39 89,759,504.06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 126,373,148.16 128,344,076.50
6
3、合并利润表
单位:元
项目 本期发生额 上期发生额
一、营业总收入 33,429,578.05 11,050,452.00
其中:营业收入 33,429,578.05 11,050,452.00
利息收入
已赚保费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二、营业总成本 33,849,562.71 9,236,790.81
其中:营业成本 23,790,480.06 4,942,388.17
利息支出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退保金
赔付支出净额
提取保险合同准备金净
额
保单红利支出
分保费用
营业税金及附加 2,354,632.89 927,779.16
销售费用 716,715.65 561,722.18
管理费用 4,804,541.32 2,258,488.04
财务费用 1,826,413.83 287,547.24
资产减值损失 356,778.96 258,866.02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
“-”号填列)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
-163,738.54
填列)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
业的投资收益
汇兑收益(损失以“-”号填
列)
三、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419,984.66 1,649,922.65
加:营业外收入 5,000.00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减:营业外支出 385.50 27,000.00
7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四、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
-415,370.16 1,622,922.65
填列)
减:所得税费用 1,574,894.87 947,042.67
五、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1,990,265.03 675,879.98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2,738,844.06 225,731.66
少数股东损益 748,579.03 450,148.32
六、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其他综合收
益的税后净额
(一)以后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
其他综合收益
1.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
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变动
2.权益法下在被投资单位
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中享有的份额
(二)以后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
他综合收益
1.权益法下在被投资单位
以后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
益中享有的份额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
价值变动损益
3.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
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损益
4.现金流量套期损益的有
效部分
5.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
6.其他
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其他综合收益
的税后净额
七、综合收益总额 -1,990,265.03 675,879.98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
-2,738,844.06 225,731.66
益总额
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
748,579.03 450,148.32
额
八、每股收益:
8
(一)基本每股收益 -0.0085 0.0007
(二)稀释每股收益 -0.0085 0.0007
本期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为:0.00 元,上期被合并方实现的净利润为:0.00 元。
法定代表人:安双荣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张芳霞 会计机构负责人:张芳霞
4、母公司利润表
单位:元
项目 本期发生额 上期发生额
一、营业收入 0.00 0.00
减:营业成本 0.00 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1,475,073.95 1,455,986.70
财务费用 259.04 -7,733.59
资产减值损失 284,032.68 -95,025.64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
以“-”号填列)
投资收益(损失以“-”
-163,738.54
号填列)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
企业的投资收益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
-1,759,365.67 -1,516,966.01
列)
加:营业外收入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利
得
减:营业外支出 27,000.00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
失
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
-1,759,365.67 -1,543,966.01
号填列)
减:所得税费用
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
-1,759,365.67 -1,543,966.01
列)
五、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
9
(一)以后不能重分类进损益
的其他综合收益
1.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
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变动
2.权益法下在被投资单
位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
益中享有的份额
(二)以后将重分类进损益的
其他综合收益
1.权益法下在被投资单
位以后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
收益中享有的份额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
允价值变动损益
3.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
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损益
4.现金流量套期损益的
有效部分
5.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
额
6.其他
六、综合收益总额 -1,759,365.67 -1,543,966.01
七、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二)稀释每股收益
5、合并现金流量表
单位:元
项目 本期发生额 上期发生额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
33,858,576.00 14,126,583.00
金
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放款项净增
0.00
加额
向中央银行借款净增加额
向其他金融机构拆入资金净增
加额
10
收到原保险合同保费取得的现
金
收到再保险业务现金净额
保户储金及投资款净增加额
处置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
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净增加额
收取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
金
拆入资金净增加额
回购业务资金净增加额
收到的税费返还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
78,597.37 6,531,985.87
金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33,937,173.37 20,658,568.87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
25,006,348.38 11,341,942.86
金
客户贷款及垫款净增加额
存放中央银行和同业款项净增
加额
支付原保险合同赔付款项的现
金
支付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
金
支付保单红利的现金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
2,008,552.13 1,020,982.71
现金
支付的各项税费 2,374,494.84 2,564,001.56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
6,635,341.34 1,518,495.81
金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36,024,736.69 16,445,422.9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087,563.32 4,213,145.93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3,900,000.00 8,750,000.00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
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
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
11
到的现金净额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
金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3,900,000.00 8,750,000.00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
1,198,761.97 687,510.07
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投资支付的现金
质押贷款净增加额
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
付的现金净额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
金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1,198,761.97 687,510.07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701,238.03 8,062,489.93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其中:子公司吸收少数股东投
资收到的现金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
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5,779,998.00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
1,840,326.88
付的现金
其中:子公司支付给少数股东
的股利、利润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
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1,840,326.88 5,779,998.00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840,326.88 -5,779,998.00
四、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的影响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1,226,652.17 6,495,637.86
加: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
7,120,026.94 3,054,440.30
额
12
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5,893,374.77 9,550,078.16
6、母公司现金流量表
单位:元
项目 本期发生额 上期发生额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
金
收到的税费返还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
1,389,818.74 82,146.05
金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1,389,818.74 82,146.05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
金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
511,668.88 375,180.00
现金
支付的各项税费 3,221.30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
869,283.72 2,554,853.82
金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1,384,173.90 2,930,033.8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644.84 -2,847,887.77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8,750,000.00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
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
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
到的现金净额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
金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8,750,000.00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
2,400.00 379,346.07
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投资支付的现金
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
付的现金净额
13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
金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2,400.00 379,346.07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400.00 8,370,653.93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
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
付的现金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
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四、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的影响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3,244.84 5,522,766.16
加: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
26,497.63 106,531.27
额
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29,742.47 5,629,297.43
7、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本期金额
单位:元
本期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
所有
其他权益工具 少数
项目 者权
减: 其他 一般 未分
股 资本 专项 盈余 股东
优 永 益合
其 库存 综合 风险 配利
本 先 续 公积 储备 公积 权益
股 收益 准备 润 计
他
股 债
一、上年期末余 323, 119,5 15,21 -329, 15,40 143,7
额 270, 29,78 6,301 691,3 1,828 26,61
14
000. 8.13 .45 01.58 .44 6.44
00
加:会计政
策变更
前期
差错更正
同一
控制下企业合
并
其他
323,
119,5 15,21 -329, 15,40 143,7
二、本年期初余 270,
29,78 6,301 691,3 1,828 26,61
额 000.
8.13 .45 01.58 .44 6.44
00
三、本期增减变 -2,73 -1,99
748,5
动金额(减少以 8,844 0,265
79.03
“-”号填列) .06 .03
-2,73 -1,99
(一)综合收益 748,5
8,844 0,265
总额 79.03
.06 .03
(二)所有者投
入和减少资本
1.股东投入的
普通股
2.其他权益工
具持有者投入
资本
3.股份支付计
入所有者权益
的金额
4.其他
(三)利润分配
1.提取盈余公
积
2.提取一般风
险准备
3.对所有者(或
股东)的分配
4.其他
15
(四)所有者权
益内部结转
1.资本公积转
增资本(或股
本)
2.盈余公积转
增资本(或股
本)
3.盈余公积弥
补亏损
4.其他
(五)专项储备
1.本期提取
2.本期使用
(六)其他
323,
119,5 15,21 -332, 16,15 141,7
四、本期期末余 270,
29,78 6,301 430,1 0,407 36,35
额 000.
8.13 .45 45.64 .47 1.41
00
上年金额
单位:元
上期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
所有
其他权益工具 少数
项目 者权
减: 其他 一般 未分
股 资本 专项 盈余 股东
优 永 益合
其 库存 综合 风险 配利
本 先 续 公积 储备 公积 权益
股 收益 准备 润 计
他
股 债
323,
119,5 15,21 -308, 16,56 165,8
一、上年期末余 270,
29,78 6,301 745,8 8,715 38,98
额 000.
8.13 .45 23.63 .45 1.40
00
加:会计政
策变更
前期
差错更正
同一
控制下企业合
并
16
其他
323,
119,5 15,21 -308, 16,56 165,8
二、本年期初余 270,
29,78 6,301 745,8 8,715 38,98
额 000.
8.13 .45 23.63 .45 1.40
00
三、本期增减变
185,0 225,7 450,1 860,8
动金额(减少以
00.00 31.66 48.32 79.98
“-”号填列)
(一)综合收益 225,7 450,1 675,8
总额 31.66 48.32 79.98
(二)所有者投 185,0 185,0
入和减少资本 00.00 00.00
1.股东投入的
普通股
2.其他权益工
具持有者投入
资本
3.股份支付计
入所有者权益
的金额
185,0 185,0
4.其他
00.00 00.00
(三)利润分配
1.提取盈余公
积
2.提取一般风
险准备
3.对所有者(或
股东)的分配
4.其他
(四)所有者权
益内部结转
1.资本公积转
增资本(或股
本)
2.盈余公积转
增资本(或股
本)
3.盈余公积弥
17
补亏损
4.其他
(五)专项储备
1.本期提取
2.本期使用
(六)其他
323,
119,7 15,21 -308, 17,01 166,6
四、本期期末余 270,
14,78 6,301 520,0 8,863 99,86
额 000.
8.13 .45 91.97 .77 1.38
00
8、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本期金额
单位:元
本期
其他权益工具 未分 所有者
项目 资本公 减:库 其他综 专项储 盈余公
股本 优先 永续 配利 权益合
其他 积 存股 合收益 备 积
股 债 润 计
323,2 -368,
一、上年期末余 119,412 15,216, 89,759,
70,00 139,3
额 ,581.75 301.45 504.06
0.00 79.14
加:会计政
策变更
前期
差错更正
其他
323,2 -368,
二、本年期初余 119,412 15,216, 89,759,
70,00 139,3
额 ,581.75 301.45 504.06
0.00 79.14
三、本期增减变 -1,75
-1,759,
动金额(减少以 9,365.
365.67
“-”号填列) 67
-1,75
(一)综合收益 -1,759,
9,365.
总额 365.67
67
(二)所有者投
入和减少资本
1.股东投入的
18
普通股
2.其他权益工
具持有者投入
资本
3.股份支付计
入所有者权益
的金额
4.其他
(三)利润分配
1.提取盈余公
积
2.对所有者(或
股东)的分配
3.其他
(四)所有者权
益内部结转
1.资本公积转
增资本(或股
本)
2.盈余公积转
增资本(或股
本)
3.盈余公积弥
补亏损
4.其他
(五)专项储备
1.本期提取
2.本期使用
(六)其他
323,2 -369,
四、本期期末余 119,412 15,216, 88,000,
70,00 898,7
额 ,581.75 301.45 138.39
0.00 44.81
上年金额
单位:元
上期
其他权益工具 未分 所有者
项目 资本公 减:库 其他综 专项储 盈余公
股本 优先 永续 配利 权益合
其他 积 存股 合收益 备 积
股 债 润 计
19
323,2 -358,
一、上年期末余 119,412 15,216, 99,816,
70,00 082,7
额 ,581.75 301.45 180.29
0.00 02.91
加:会计政
策变更
前期
差错更正
其他
323,2 -358,
二、本年期初余 119,412 15,216, 99,816,
70,00 082,7
额 ,581.75 301.45 180.29
0.00 02.91
三、本期增减变 -1,54
-1,543,
动金额(减少以 3,966.
966.01
“-”号填列) 01
-1,54
(一)综合收益 -1,543,
3,966.
总额 966.01
01
(二)所有者投
入和减少资本
1.股东投入的
普通股
2.其他权益工
具持有者投入
资本
3.股份支付计
入所有者权益
的金额
4.其他
(三)利润分配
1.提取盈余公
积
2.对所有者(或
股东)的分配
3.其他
(四)所有者权
益内部结转
1.资本公积转
增资本(或股
本)
20
2.盈余公积转
增资本(或股
本)
3.盈余公积弥
补亏损
4.其他
(五)专项储备
1.本期提取
2.本期使用
(六)其他
323,2 -359,
四、本期期末余 119,412 15,216, 98,272,
70,00 626,6
额 ,581.75 301.45 214.28
0.00 68.92
三、公司基本情况
海南亚太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公司)原系中国寰岛(集团)公司、
中国银行海口信托咨询公司和交通银行海南分行等单位共同发起,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股
份有限公司。1997年1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发行社会公众股3,100万股。经历次送、配股后,
2006年10月9日前股本总额为25,818万元。2001年5月21日,中国寰岛(集团)公司将其持有
本公司7,094.72万股法人股转让给天津燕宇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燕宇)后,天津燕宇
持有本公司27.48%股份并成为本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国寰岛(集团)公司持有本公司3.10%
的股份,2006年9月22日,天津燕宇将其持有本公司12.48%股份计3,222.02万股转让给北京大
市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大市)。2006年10月9日,根据本公司2006年第一次临时股东
大会暨相关股东会议决议,本公司用资本公积转增股本6,509万股,变更后的股本总额为32,327
万股。2007年10月18日,天津燕宇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的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615万股,
减持后天津燕宇持有本公司2,257.7万股份,占股本总额的6.98%,为本公司第二大股东。北京
大市持有本公司3,222.02万股,占股份总额的9.97%,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2009年5月10日,兰州亚太工贸集团有限公司的一致行动人兰州太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通
过司法程序竞拍取得天津燕宇持有本公司2256.35万股有限售条件流通股中的部分股权,并于
2009 年9 月15 日办理了其中2200.00万股有限售条件流通股的股权过户登记手续,占股份总
额的6.8055%。
2009年4月24日,兰州亚太工贸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二级市场大宗交易平台以2.86元/股的价
格购入本公司的股票10,352,000股,2009年6月22日至2009年12月2日期间又多次通过深圳证券
交易所交易系统以买入方式在二级市场增持本公司股份共计4,185,677 股。2012年5月2日至
2012年5月3日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买入方式在二级市场增持本公司股份3,102,329
股,增持股份均价为4.835元,增持的股份占本公司总股本的0.96%。2013年11月5日至2013年
12月13日通过深圳交易所交易系统以买入方式在二级市场增持本公司股份9,866,389股,增持
股份均价为5.028元。截止目前,兰州亚太及其关联方兰州太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合计直接持
有本公司股份49,454,395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15.3%。
公司营业执照注册号:460000000140586;法定代表人:安双荣;公司住所:海口市人民
21
大道25号;公司的经营范围:旅游业开发,高科技开发,日用百货、纺织品销售,建材、旅
游工艺品、普通机械的批发、零售、代购代销、技术服务;农业种植;水产品销售(食品除
外);农副畜产品销售;农牧业的技术服务、咨询。(凡需要行政许可的项目凭许可证经营)。
公司营业期限:1988年2月12日至2026年10月28日。
本财务报表业经本公司董事会于2015年8月28日决议批准报出。
四、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1、编制基础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本公司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除某些金融工具
外,本财务报表均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资产如果发生减值,则按照相关规定计提相应的
减值准备。
本公司编制的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完整地反映了本公司2015年6
月30日的财务状况及2015年1-6月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信息。此外,本公司的财务报
表在所有重大方面符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14年修订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
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有关财务报表及其附注的披露要求。
2、持续经营
本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财政部发布
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财政部令第33号发布、财政部令第76号修订)、于2006年2
月15日及其后颁布和修订的41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解释
及其他相关规定(以下合称“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开发行证券
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14年修订)的披露规定编制。
本公司编制的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完整地反映了本公司2015年6
月30日的财务状况及2015年1-6月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信息。
1、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本公司的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符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14年修订的《公开发
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有关财务报表及其附注的披
露要求。
22
2、会计期间
本公司的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会计中期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本公司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年度,即每年自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3、营业周期
正常营业周期是指本公司从购买用于加工的资产起至实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期间。本
公司以12个月作为一个营业周期,并以其作为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划分标准。
4、记账本位币
人民币为本公司及境内子公司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本公司及境内子公司
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本公司编制本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货币为人民币。
5、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企
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合并日取得对其他参与合并企业控制
权的一方为合并方,参与合并的其他企业为被合并方。合并日,是指合并方实际取得对被合
并方控制权的日期。
合并方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均按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
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股本
溢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足以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
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购买日取得对其他参与合并企业控制权的一方为购买
方,参与合并的其他企业为被购买方。购买日,是指为购买方实际取得对被购买方控制权的
日期。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包含购买日购买方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
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
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管理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购买方作为合并
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交易费用,计入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初始确认
金额。所涉及的或有对价按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入合并成本,购买日后12个月内出现对
购买日已存在情况的新的或进一步证据而需要调整或有对价的,相应调整合并商誉。购买方
发生的合并成本及在合并中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按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合并成本大于合
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于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合并成本小
23
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首先对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
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以及合并成本的计量进行复核,复核后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
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购买方取得被购买方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购买日因不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条件
而未予确认的,在购买日后12个月内,如取得新的或进一步的信息表明购买日的相关情况已
经存在,预期被购买方在购买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带来的经济利益能够实现的,则确认相关
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减少商誉,商誉不足冲减的,差额部分确认为当期损益;除上述情
况以外,确认与企业合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入当期损益。
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
解释第5号的通知》(财会〔2012〕19号)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第五
十一条关于“一揽子交易”的判断标准(参见本附注四、5(2)),判断该多次交易是否属于“一
揽子交易”。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参考本部分前面各段描述及本附注四、11“长期股权投资”
进行会计处理;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
理:
在个别财务报表中,以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购买日新增投
资成本之和,作为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
合收益的,在处置该项投资时将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采用与被购买方直接处置相关资产
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即,除了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购买方重新计量设定受益
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导致的变动中的相应份额以外,其余转入当期投资收益)。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按照该股权在购买日的公
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购买日之前持有的
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采用与被购买方直接处
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即,除了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购买方重新计
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导致的变动中的相应份额以外,其余转为购买日所属当期投
资收益)。
6、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1)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确定原则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控制是指本公司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
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
该回报金额。合并范围包括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子公司,是指被本公司控制的主体。
一旦相关事实和情况的变化导致上述控制定义涉及的相关要素发生了变化,本公司将进行重新
评估。
(2)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方法
从取得子公司的净资产和生产经营决策的实际控制权之日起,本公司开始将其纳入合并
范围;从丧失实际控制权之日起停止纳入合并范围。对于处置的子公司,处置日前的经营成
果和现金流量已经适当地包括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当期处置的子公司,不调
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其购买日后的经营成果
及现金流量已经适当地包括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中,且不调整合并财务报表的期
初数和对比数。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其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的经营成果
和现金流量已经适当地包括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并且同时调整合并财务报表
的对比数。
24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子公司与本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或会计期间不一致的,按照本
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必要的调整。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取得的子公司,以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对其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公司内所有重大往来余额、交易及未实现利润在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时予以抵销。
子公司的股东权益及当期净损益中不属于本公司所拥有的部分分别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及
少数股东损益在合并财务报表中股东权益及净利润项下单独列示。子公司当期净损益中属于
少数股东权益的份额,在合并利润表中净利润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损益”项目列示。少数股东
分担的子公司的亏损超过了少数股东在该子公司期初股东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仍冲减少数
股东权益。
当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的控制权时,对于剩余股权,按
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
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之间的
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在丧
失控制权时采用与被购买方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即,除了在
该原有子公司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导致的变动以外,其余一并转为当期投
资收益)。其后,对该部分剩余股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或《企业
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相关规定进行后续计量,详见本附注四、11“长
期股权投资”或本附注四、8“金融工具”。
本公司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的,需区分处置对子公
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的各项交易是否属于一揽子交易。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的各项
交易的条款、条件以及经济影响符合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通常表明应将多次交易事项作为
一揽子交易进行会计处理:①这些交易是同时或者在考虑了彼此影响的情况下订立的;②这
些交易整体才能达成一项完整的商业结果;③一项交易的发生取决于其他至少一项交易的发
生;④一项交易单独看是不经济的,但是和其他交易一并考虑时是经济的。不属于一揽子交
易的,对其中的每一项交易视情况分别按照“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部分处置对子公司的长期
股权投资”(详见本附注四、11、(2)④)和“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
子公司的控制权”(详见前段)适用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
制权的各项交易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将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处置子公司并丧失控制权的交易进
行会计处理;但是,在丧失控制权之前每一次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享有该子公司净资
产份额的差额,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在丧失控制权时一并转入丧失控制
权当期的损益。
7、合营安排分类及共同经营会计处理方法
合营安排,是指一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方共同控制的安排。本公司根据在合营安
排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将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共同经营,是指本公
司享有该安排相关资产且承担该安排相关负债的合营安排。合营企业,是指本公司仅对该安
排的净资产享有权利的合营安排。
本公司对合营企业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按照本附注四、11(2)② “权益法核算的长
本公司作为合营方对共同经营,确认本公司单独持有的资产、单独所承担的负债,以及
按本公司份额确认共同持有的资产和共同承担的负债;确认出售本公司享有的共同经营产出
25
份额所产生的收入;按本公司份额确认共同经营因出售产出所产生的收入;确认本公司单独
所发生的费用,以及按本公司份额确认共同经营发生的费用。
当本公司作为合营方向共同经营投出或出售资产(该资产不构成业务,下同)、或者自共
同经营购买资产时,在该等资产出售给第三方之前,本公司仅确认因该交易产生的损益中归
属于共同经营其他参与方的部分。该等资产发生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等
规定的资产减值损失的,对于由本公司向共同经营投出或出售资产的情况,本公司全额确认
该损失;对于本公司自共同经营购买资产的情况,本公司按承担的份额确认该损失。
8、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
本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以及本公司持有的期
限短(一般为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
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9、外币业务和外币报表折算
10、金融工具
在本公司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
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金融
负债,相关的交易费用直接计入损益,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
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1)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确定方法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
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金融工具存在活跃市场的,本公司采用活跃市场中的报价确定
其公允价值。活跃市场中的报价是指易于定期从交易所、经纪商、行业协会、定价服务机构
等获得的价格,且代表了在公平交易中实际发生的市场交易的价格。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
场的,本公司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包括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
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金融工具当前的公允价值、现金
流量折现法和期权定价模型等。
(2)金融资产的分类、确认和计量
以常规方式买卖金融资产,按交易日进行会计确认和终止确认。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
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
项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①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A.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
为了近期内出售;B.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
本公司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C.属于衍生工具,但是,被指定且为有效
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
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符合下述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可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
期损益的金融资产:A.该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金融资产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
26
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或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B.本公司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
文件已载明,对该金融资产所在的金融资产组合或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
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
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以及与该等金融资产相关的股利和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
② 持有至到期投资
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本公司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
衍生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在终止确认、发生减值或摊销时
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
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支出的方法。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
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
使用的利率。
在计算实际利率时,本公司将在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有合同条款的基础上预计未
来现金流量(不考虑未来的信用损失),同时还将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合同各方之间支付
或收取的、属于实际利率组成部分的各项收费、交易费用及折价或溢价等。
③ 贷款和应收款项
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本公司划分为
贷款和应收款的金融资产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及其他应收款等。
贷款和应收款项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在终止确认、发生减值或
摊销时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④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包括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
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外的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投资的期末成本按照其摊余成本法确定,即初始确认金额扣除已偿还
的本金,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
成的累计摊销额,并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后的金额。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期末成本为
其初始取得成本。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
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与摊余成本相关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外,确认为其他综合
收益,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但是,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
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以及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
的衍生金融资产,按照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及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计入投资收
益。
因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或公允价值不再能够可靠计量,或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十六条规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限
已超过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使金融资产不再适合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时,本公司将可供出售
金融资产改按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重分类日,该金融资产的成本或摊余成本为该日的公允价值
或账面价值。
该金融资产有固定到期日的,与该金融资产相关、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利得或损失,
在该金融资产的剩余期限内,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计入当期损益;该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
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在该金融资产的剩余期限内,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计入当期损
27
益。该金融资产没有固定到期日的,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利得或损失仍保留在股东权益中,
在该金融资产被处置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3)金融资产减值
除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外,本公司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
对其他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计提减值准备。
本公司对单项金额重大的金融资产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对单项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或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单独测
试未发生减值的金融资产(包括单项金额重大和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
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再进行减值测试。已单项确认减值损失的金融资产,不包括在具有
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
① 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减值
以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将其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金
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在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
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原确认的减值损失予以转回,
金融资产转回减值损失后的账面价值不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
的摊余成本。
②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
当综合相关因素判断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下跌是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时,表
明该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减值。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将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
失予以转出并计入当期损益,该转出的累计损失为该资产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和已
摊销金额、当前公允价值和原已计入损益的减值损失后的余额。
在确认减值损失后,期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
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原确认的减值损失予以转回,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减值损失转
回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可供出售债务工具的减值损失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或与该权益工具挂
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不予转回。
(4)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依据和计量方法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予以终止确认:① 收取该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
终止;② 该金融资产已转移,且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
③该金融资产已转移,虽然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
报酬,但是放弃了对该金融资产控制。
若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且未放弃对该
金融资产的控制的,则按照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确认有关金融资产,并相应确认
有关负债。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是指该金融资产价值变动使企业面临的风险水
平。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将所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及因转移而收到
的对价与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将所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在终止确认及未
终止确认部分之间按其相对的公允价值进行分摊,并将因转移而收到的对价与应分摊至终止
确认部分的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之和与分摊的前述账面金额之差额计
入当期损益。
本公司对采用附追索权方式出售的金融资产,或将持有的金融资产背书转让,需确定该
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是否已经转移。已将该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
28
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的,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
风险和报酬的,不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
的风险和报酬的,则继续判断企业是否对该资产保留了控制,并根据前面各段所述的原则进
行会计处理。
(5)金融负债的分类和计量
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
金融负债。初始确认金融负债,以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
益的金融负债,相关的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其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计入
初始确认金额。
①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在初始确认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
金融负债的条件与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在初始确认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
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条件一致。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
值的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以及与该等金融负债相关的股利和利息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② 其他金融负债
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
算的衍生金融负债,按照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其他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终止确认或摊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③ 财务担保合同
不属于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财务担保合同,以公
允价值进行初始确认,在初始确认后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确定的金额和
初始确认金额扣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原则确定的累计摊销额后的余额之
中的较高者进行后续计量。
(6)金融负债的终止确认
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已经解除的,才能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本
公司(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签订协议,以承担新金融负债方式替换现存金融负债,且新金
融负债与现存金融负债的合同条款实质上不同的,终止确认现存金融负债,并同时确认新金
融负债。
金融负债全部或部分终止确认的,将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对价(包括转出
的非现金资产或承担的新金融负债)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7)衍生工具及嵌入衍生工具
衍生工具于相关合同签署日以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除
指定为套期工具且套期高度有效的衍生工具,其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将根据套期
关系的性质按照套期会计的要求确定计入损益的期间外,其余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
当期损益。
对包含嵌入衍生工具的混合工具,如未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嵌入衍生工具与该主合同在经济特征及风险方面不存在紧密关系,且
与嵌入衍生工具条件相同,单独存在的工具符合衍生工具定义的,嵌入衍生工具从混合工具
中分拆,作为单独的衍生金融工具处理。如果无法在取得时或后续的资产负债表日对嵌入衍
生工具进行单独计量,则将混合工具整体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
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8)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抵销
当本公司具有抵销已确认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法定权利,且目前可执行该种法定权利,
29
同时本公司计划以净额结算或同时变现该金融资产和清偿该金融负债时,金融资产和金融负
债以相互抵销后的金额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除此以外,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资产负债表
内分别列示,不予相互抵销。
(9)权益工具
权益工具是指能证明拥有本公司在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中的剩余权益的合同。本公司
发行(含再融资)、回购、出售或注销权益工具作为权益的变动处理。本公司不确认权益工具
的公允价值变动。与权益性交易相关的交易费用从权益中扣减。
本公司对权益工具持有方的各种分配(不包括股票股利),减少股东权益。本公司不确认
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额。
11、应收款项
(1)单项金额重大并单独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本公司将单笔金额达某类应收款项余额 10%且应收账款金
单项金额重大的判断依据或金额标准 额为 500 万元以上、其他应收款金额为 100 万元以上的款
项确认为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
本公司对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单
独测试未发生减值的金融资产,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
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单项测试已确认减
值损失的应收款项,不再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
应收款项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
(2)按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组合名称 坏账准备计提方法
账龄组合 账龄分析法
组合中,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的:
√ 适用 □ 不适用
账龄 应收账款计提比例 其他应收款计提比例
1 年以内(含 1 年) 1.00% 1.00%
1-2 年 5.00% 5.00%
2-3 年 10.00% 10.00%
3 年以上 100.00% 100.00%
组合中,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的:
□ 适用 √ 不适用
组合中,采用其他方法计提坏账准备的:
□ 适用 √ 不适用
30
(3)单项金额不重大但单独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本公司有客观证据表明单项金额虽不重大,但因其发生了
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理由
特殊减值的应收款应进行单项减值测试。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结合现实情况分析法确定坏账准备计提的比例。
12、存货
(1)存货的分类
存货主要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