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退税我补税,个税年度汇算到底咋回事?
2021-04-01上一篇 : 带你了解12366纳税服务热线——走进山西省税务局纳税服务和宣传中心|下一篇 : 年轻人早点进入创业公司,是不是会更有“钱途”?
随着全国个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浩浩荡荡的开展,相信读者朋友也都在朋友圈、微博等其他社交网站上听闻此事。小编身边有很多人都笑称国家发钱啦!消费券只有10元,但是退税额低则几块,高则成百上千都有可能。
但也有小伙伴向小编抱怨,自己2019年已经预缴了两千多元的税款,而同事只缴纳了两百多元,但是汇算清缴时自己还要补税,同事反而退税!
没道理!这里小编结合近日几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给大家解释几个个税基本概念。
朋友能退税
已缴更多税的我竟需要补税?
01 退补税与缴税金额大小是否有关?
不同纳税人已缴税款多少是没有可比性的。朋友2019年度交了1000元个税,您缴了2000元个税,只能说明您收入很大可能比他高,并不能说明他要补税,您要退税。
是否退补税因人而异,与已缴个税多少、个人自身的收入以及计税方式等有关。
02 是否可以放弃退税或补税?
有朋友问小编:我做个税年度汇算提交申报时显示要补税,但不想补税,卸载了个人所得税app是不是就不用补税了?
这里小编需要明确,就如你使用支付宝花呗,卸载支付宝没用一样,卸载个人所得税app并不能免除补税义务。除下列两种情形外,其他补税情形必须办理综合所得汇算,进行补税操作:
第一类 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
纳税人只要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则不论综合所得年收入的高低,均不需办理年度汇算。
第二类 年收入不超过12万元
纳税人只要综合所得年收入不超过12万元,则不论补税金额多少,均不需办理年度汇算。
未及时补税可能产生个税滞纳金、个人信用降低等不良影响。
那么,如果是退税,是否可以放弃呢?
可以放弃退税。
不论您是否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您本年应交个税和实缴个税数据已在税局系统。若大数据计算显示您是退税情形,那么您可以选择在个人所得税App、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网站等办理退税,也可以选择视而不见,放弃退税金额。
温馨提示:若纳税人对个税计算原理和个人收入、税款缴纳情况并不清楚,小编建议大家务必下载个税App或登入网站确认综合所得计税情况,按照操作指示办理,多退少补,切莫忽视个税年度汇算这件人人相关的大事。
03 什么情况可能导致退税?
1. 年度中间离职跳槽
因离职跳槽,可能存在个别月份无收入,未充分利用每月5000基本扣除的情形。
如小明每月10000元工资,社保公积金2000元,因家中有事,离职在家休息5个月,实际工作7个月。日常预缴个税630元。
综合所得汇算时计算个税时,因应税收入未超60000元(10000*7-2000*7=56000),个税缴纳为零,实际可退个税金额为630元。
2. 未填列扣除事项,如专项附加扣除、捐赠等
未充分填列扣除事项而导致日常预缴个税金额偏高的情形。
如小红每月工资10000元,社保公积金2000元,合计缴纳个税1080元,但小明有一项专项附加扣除未在日常填列扣除(家中父亲年龄超过60周岁,符合赡养老人扣除标准),则综合所得汇算时计算得出本年应缴纳个税金额为360,应退税720元。
3. 计税方式不一致导致的退税
年度中间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适用的预扣率高于综合所得年适用税率的情形。
如小蓝每月工资10000元,社保公积金2000元,合计缴纳个税1080元,除日常工资外,帮朋友公司提供代账服务,公司支付其劳务报酬合计10000元,代扣个税1600元,全年实际缴纳个税1080+1600=2680元。个税汇算计税较日常预缴有所不同,汇算全年应纳个税为1880元,实际可退税额800元。
4. 低收入情形
平常预缴过个税,但综合所得年收入额不足6万元。
例如:工资月度之间波动较大情形产生的退税:小绿1月领取工资1万元,社保公积金2000元,假设没有其他扣除事项,需预缴个税90元,其他月份每月工资均为4000元,无须预缴个税,全年来看,因年收入额不足6万元无须缴税,可申请退还预缴的90元。
04 什么情况可能导致补税?
1. 两处工资收入
部分人员存在两家工资,平常预扣预缴个税两家公司分别计税,年度综合所得汇算将两边收入合计计算后,因个税计算机制,收入越高,税率越高,合并将导致税率跳档,税款增加。
2. 日常存在未计税收入情形
劳务报酬、稿酬所得未超过800元,无需缴纳缴纳。年度综合所得汇算需合并全年所得,包括800以下所得,直接导致合并计税收入增加,个税也会相应增加。
快速学会个税综合所得汇算操作
首先,登录个税App后有两种操作方式:
1. 点击左下角的“首页”或“办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开始申报。如下图:
2. 任意选择其中一种方式进入,然后就区分“简易申报”和“标准申报”两个申报方式了。
01 简易申报
如果纳税人收入额未超过6万元且已预缴税款,则自动进入简易申报流程, 首先弹框显示“简易申报提醒”。
1. 勾选“我已知晓并同意”,点击“进入申报”,则进入简易申报主页面,如下图所示:
2. 提交申报以后,需要申报的添加个人银行账户(注意须为本人Ⅰ类账户)即可。
02 标准申报
如果不符合简易申报且没有境外所得的,可填写标准申报。
标准版申报表配备“懒人秘密”——预填服务,这让大家可以轻松不少。
“预填服务”就是将本年度的“申报收入、扣除项目、税款”等自动归集入报表中,如果纳税人对预填数据有异议,可以进行反馈。当然,纳税人也可以不选择“预填”,直接手工填写也可以。
这里提醒大家,选择手工填报千万不要自作聪明少填写收入哦,因为系统会将手工填写数据与税局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如果申报填写数据<税局系统中数据,是有比较大风险的。
1. 勾选“使用已申报数据填写”——“开始申报”——须知界面选择“我已阅读并知晓”。
2. 与简易申报一样先核实个人信息,点击“下一步”。
3. 核实界面的收入和各项减除费用等,这些都会涉及税款计算,所以大家要核实好自己的数据,确保申报正确。
提醒: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
4. 数据都没问题之后,再核对一下最后应补/应退税款,点击“提交申请”,并且要“声明”对数据的真实完整可靠性负责,勾选“我已阅读并同意”之后,提交确认。
5. 完成上述步骤之后,添加银行卡信息。
6. 然后补税或者等待退税就可以了。
其他重要提示
1. 没有申报成功,在申报过程中的某一个步骤退出了,后续都是可以重新填报的。如图:
2. 汇算清缴结束后,需要将与的收入、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捐赠、享受税收优惠、已预缴税款、补退税款等相关信息资料留存备查,保存期限为5年。
3. 纳税人如未依法如实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的,可能面临税务行政处罚,并记入个人纳税信用档案。
根据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采取隐瞒收入、编造虚假扣除等手段逃避缴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