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实用!2018年度汇算清缴–税前扣除梳理
2021-04-01上一篇 : 网上开发票,邮政寄到家!疫情期间,晋城人办税也很方便|下一篇 : 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27号公告)
一年一度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已拉开帷幕,虽说部分企业会委托事务所去做,但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都是财务人员自己揽下了这份活儿,本期给大家提供一个着手做这项 “工程”的思路,重点梳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
问:做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总共分几步? 答:三步!
第一步:填报企业基础信息表,以及其他一般类报表。(直接取会计报表数据)
第二步:了解税前扣除,把需要做纳税调整的项目列出来,填报调整类申报表。
(公式: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根据会计服从税法的原则,把会计处理和现行的税收法律政策不一致的地方做纳税调整。不能在税前扣除的项目,就是公式中的纳税调整加号项;而在税法上可以加计扣除的项目,就是公式中的纳税调整减号项。)
第三步:了解税收优惠政策,填报相关的报表。
(本系列会有详细的报表填报讲解,理论实操相结合)
接下来用一张图搞懂税前扣除 ↓↓↓
一张图不过瘾?那就用例子来说话。
举例:业务招待费——2018年度销售(营业)收入500万,业务招待费合计10万,需要纳税调整多少金额?
① 实际发生额的60%:10万*60%=6万
② 销售(营业)收入的0.5%:500万*0.5%=2.5万
① 和 ② 之间取小数作为扣除限额:2.5万
所以,需要纳税调增:10-2.5=7.5万
举例:职工福利费——2018年全年实发工资总额为60万,职工福利费6万,需要纳税调增多少金额?
工资、薪金总额的14%:60*14%=8.4万
实际的职工福利费6万<工资、薪金总额的14%=8.4万
所以,无需纳税调整。
通过这两个例子是不是已经摸到限定比例扣除的脉了,而按照实际发生额扣除更简单,根据业务以及上图的指引判断是否可以税前扣除,把不能扣除的挑出来作为纳税调增就行了。
到这里税前扣除就攻下啦!给自己点个赞!
本文作者:畅捷通用户运营中心 吴亚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