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不出门服务行千里——我县持续深化政务服务“集成办”“网上办”“就近办”
2021-04-01上一篇 : 会计凭证包括哪几种,有什么要求?小规模纳税人销售标准是多少?|下一篇 : 会计师事务所出借资质被举报,2名合伙人被警告!
政务服务“集成办”“网上办”“就近办”是我县重点推进的改革任务之一,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各政务服务窗口单位涌现出不少好经验、好做法。政务服务不断优化,让群众办事更便捷,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
审批环节做减法 企业服务做加法
在前不久,位于桐琴镇的顶康科技公司生产项目,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项目立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三个阶段的开工前审批。“这次整个审批过程只用了半个多月,相比以前,审批时间大大缩短,也为我们企业项目投产赢得先机,可见效率之快。”企业相关负责人说。
“投资项目审批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最难啃的‘骨头’之一,特别是企业密集地,它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我们还推进‘审批流程再造’工作,即企业开工前审批‘最多50天’、 竣工验收审批‘最多30天’,让企业更充分感受到了改革红利。目前两项工作实现率均为100%。” 县发改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县发改局按照“审批环节最少、企业获得感最强”的要求,全力打好“标准地+区域评估+最多80天”改革组合拳,实现“网上跑”、“数据跑”、“政府跑”代替“企业跑”。
做好简化审批环节的基础是减事项、减材料。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县发改局共梳理形成投资项目审批事项68个,比2018年版的投资审批事项减少10%以上。同时县发改局依托大数据中心,全面应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3.0版的材料包和证照包功能,项目单位提交过的材料、政府部门出具过的文件,由平台自动关联和共享,无需项目单位重复提交,申报材料减少50%以上。
为了能够缩减审批用时,我县将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化,全流程分为项目立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按照一个阶段、一个牵头部门、一次性审批原则,项目开工前审批时间不超过50天,竣工验收阶段审批时间不超过30天。1-8月,全县共有16个今年赋码的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完成施工许可证核发,其中政府部门审批平均用时3.1天,开工前审批“最多50天”实现率为100%;今年启动竣工验收项目9个,部门审批平均用时2.17天,竣工验收审批“最多30天”实现率为100%。两项用时均低于金华市平均审批用时。
今年,我县通过浙江省“标准地”数字地图,面向全社会公开透明地提供工业项目“标准地”准入要求、出让信息、政策规划等服务,打造“标准地”招商模式,推进土地资源和项目资源精准对接、高效配置,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及快捷性等优势,拓宽招商引资范围,推动招商引资模式从规模数量向质量效益的转变。今年1—8月,我县新供一般工业用地12宗,出让面积361.82亩,其中“标准地”标准地招商2宗。此外,我县还积极推动区域评估全覆盖。除负面清单外,落户在已实施区域评估区域的投资项目,原则上不再实行单独项目评估,或者依法依规简化相关审批流程,优化简化了项目审批流程,为企业节约审批成本和时间。目前,开发区区域环评、能评、水保、地质灾害、防洪、水资源论证、雷电灾害等七项区域评估已全面完成。
打造“五心”窗口 提升办税体验
走进县税务局的办事大厅,可以看到自助办税区整齐地置放着许多自助办税终端机,前来办理纳税事宜的群众可以再终端机上完成清卡解锁、税盘发行、扫描认证和证明开具等常见业务,减少等待时间。今年来,县税务局围绕“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规范化”服务提升要求,打造办税大厅“五心”窗口,提高纳税服务水平,建设智慧型办税大厅。县税务局在自助办税区引进综合办税机、自助办税终端,改造原有自助售票机,受理一些常见业务,提高纳税人自助办税效率,打造便利化办税服务。在办税大厅还可以看见配备12台平板电脑,那是县税务局为实现一窗两机,台式机和平板电脑同步操作,提高纳税人电子税务局操作认知度而设立的,增设线上办税区能提升纳税人“非接触式”办税体验感。县税务局通过引导纳税人通过“掌上办”、“网上办”等线上途径办理涉税业务,将原本的“面对面”服务转化为“肩并肩”服务,致力打造智慧型办税大厅。
在自助办税区,县税务局还贴心地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放置便民雨伞、饮水机、爱心充电器、便民药箱等物品。虽然都是一些小物件,却大大增加了办事群众的幸福感。“今天赶过来办事,出门急了一点,到办税大厅了觉得口渴,刚好这边就有饮水机,解决了我的需求。”市民李女士说:“现在的办事大厅真是越来越贴心了。”
为更好地营造温馨舒适的办税环境,县税务局还建立党员工作室,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建与业务的融合,通过个人答疑、团队化下企服务、线上线下齐推进的工作方法,解决纳税人涉税难题。同时,设立税收违法案件举报接待室,接受纳税人监督,凸显办税大厅特色亮点,实现纳税人安心办税。此外,县税务局加强纳税服务规范化建设,健全管理制度,做到服务规范上墙,营造服务优质、办事高效的大厅氛围。进一步落实办税大厅首问责任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度,提高窗口人员业务水平,以专业规范服务,促进纳税人放心办税。
“党建+红小二代办” 便民服务新模式
“我们也不太懂这些手机操作,跑城里当面缴又不方便,多亏红小二,直接上门用手机帮我缴纳相关费用。”近日,桃溪镇章岸村村民给村干部的“跑腿”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最多跑一次”改革进入深水区,村级层面既是受众最广的部分,也是改革最难的部分。为进一步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解决偏远村居交通不便、群众对政策程序知之甚少的问题,桃溪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创新“党建+红小二代办”新模式,真正把便民服务落到实处,让数据“多跑腿”,让代办人员勤上门,让服务效果更精准。
桃溪镇以“红小二”品牌建设为工作抓手,完善了镇级“红小二”服务站和16个村级“红小二”代办站,组建优化了以网格员、文书、第一书记、红领新青年为主的85名“红小二”代办员队伍,定期组织人员开展培训,深化便民服务理念和相关业务知识。并先后梳理就近办事项三百余项,“最多跑一次”事项二十多项,高频办理事项21项,“无证明”事项直接取消六十余项、部门核验一百多项、数据查询七十余项、申报承诺四十多项,切实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任务和“无证明城市”创建活动。今年上半年来,桃溪便民服务中心共受理群众办理事项七百余项,受理代办事项六十多项,办理无证明事项两百多项,各村红小二代办站为群众代办共四百多项。
服务水平的提高需要过硬的业务能力,为了让每一村民都能获得满意的服务,桃溪镇进一步加大业务培训和政策传达力度,制定发放镇村两级便民服务办事指南,提高“红小二”业务水平,提高便民服务能力。同时,代办员们坚持以“宁可自己麻烦百次,不让群众麻烦一次”为服务理念,持续动态梳理更新各类便民服务事项,持续简化优化办事流程,持续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能,优化服务态度,努力让群众有更强的获得感。
为激发“红小二”服务动能,全面完善镇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代办员考核机制和“两本一站运行机制,桃溪镇以“两本”登记情况、件数作为代办站工作考核检查依据,树立鲜明导向,充分调动镇村两级“红小二”履职尽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增强使命意识、担当意识、争先意识,主动作为,真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便民利民。
桃溪镇便民服务中心始终以“强化使命担当,勇做模范标杆”为工作目标,全力提升镇村两级“红小二”服务能力和水平,着力塑造“程序最简、办理最快、服务最优”的便民服务新形象,把方便让给群众,把满意留给群众,奋力为桃溪便民服务“重要窗口”。
记者:俞鸽
审核:何灿
监制:吕观德
编辑:饶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