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第二篇)资产负债表(10)持有至到期
2021-04-01上一篇 : 看懂主动收入与被动收入,解决一辈子的财务问题!|下一篇 : 财务管理为公司带来的增值服务会计人你都了解吗
一、上期回顾
上篇给大家介绍了非流动有形资产中的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反映企业软实力的项目(研发能力、竞争力、资金人才实力),可以按无形资产+开发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进行比较。还要关注研发项目的进度及每年计提的减值准备,如一项无形资产迟迟研发不出或减值过大,则须警惕其真实性。同一行业内公司的比较(横向)、同一公司连续多年的比较(纵向)也是很有必要的。
本篇我们介绍下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两个科目,从名称看比较抽象,我会跟大家介绍些和损益相关的知识点。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
1、认识:
这个项目是核算有到期日和可以确定收益的债券的,比如公司购买的国债、其他企业的债券。这里面有几个小概念:面值(将来还给你的本金)、买价(实际花的钱)、票面利率(将来付你利息的利率)、实际利率(最终收回的本利和折现到买价时的利率)。
举个例子:我现在花95块钱买了1年期(只为方便计算,一般1年以上)国债,面值100元,票面利率5%,到年底我能收回100*(1+5%)即105元。相当于我现在花的95元在经济上等效于1年后的105元,实际上我的利率是10.5%(105/95-1)。
接下来看下折价和溢价,如果市场利率是10.5%,那发行国债的利率在5%的时候肯定是没人买的,这时候要降低债券的价格,95元就会有人买了(这叫折价发行);如果市场利率是5%,票面利率10%,这时候都抢着买,即便卖到104.7也是有人买的,因此债券定价要高于面值(这叫溢价发行)。
2、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披露
下图是招商银行17年年报披露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情况:年末共持有5582亿,主要为政府债券和银行债券,附注中披露了明细。
下图是际华集团17年报公布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明细情况,购买的是河南建投公司07年发行的15年期债券\”07豫投债券\”,面值与实际账面价值的差应该是交易费用(未查到更详细的信息)。
3、影响资产负债表的事项
溢价购买:多花钱,相当于我付款含有部分利息,随利息的支付则持有至到期投资递减;
折价购买:少花钱,相当于我预先收到部分利息,随利息的支付则持有至到期投资递增;
减值:计入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招商银行17年计提了9300万减值准备。
4、影响利润表的事项
投资收益:期末确认的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出售时款项与账面的差额入到投资收益。
减值: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影响利润。它的减值时可以往回转的。这部分会在年报附注中披露,如金额较大须关注。
5、年报数据统计:
16年所有上市公司共计持有17万亿持有至到期投资,17年增加至20万亿,增长近18%。17年前十名持有合计17万亿。下图为持有该项资产前50名明细: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认识:
既有债券类的,如买入的是持有目的不明确的债券;也有股票类的,如购入上市公司股票长期持有(区别交易性金融资产)但不参与管理或者购买的是非上市公司的股份。也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回收站,排除掉炒股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控制对方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债券类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剩下的就扔这里把。
2、披露:
该资产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会披露明细项目,来看看持有该资产最多的中国银行,2017年年报中的数据:总计1.8万亿,基本都是债券类的(1.7亿),权益工具、基金有0.8万亿。
3、核算:
按期应确认的利息或股利与持有至到期投资一致,也是入到投资收益里。
a.公允价值变动:
后续要按公允价值(市场价)核算的,这会导致每期末原账面价值与市价有差异,要把账面价值调为公允价值(如账面100万,公允价110万,调整后的账面价值增加10万),会计上是这样记账的: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 贷:其他综合收益 10。这里的其他综合收益是列示在利润表净利润下面的(暂挂),即不影响利润,在出售这项资产时,才转到对应的投资收益。(区别:交易性金融资产即炒股的公允变动是记到投资收益的)
b.减值:
这个资产也是会出现减值的,它的减值先冲减原来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到其他综合收益的部分,再计提到减值准备中,同时确认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利润表)。这里的减值损失后期也是可以转回的,如果是债券类的冲减资产减值损失,股票类的冲减其他综合收益。
c.出售:
出售的时候,如果前期在其他综合收益处有金额,转到投资收益中。(可能正也可能负)
收到的款项跟账面的价值之间的差额,也计入到投资收益中。
4、年报数据:
16年所有上市公司共计持有15万亿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7年增加至15.7万亿,增长近5%。17年前十名持有合计10万亿。下图为持有该项资产前50名明细:
四、小结
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般都是银行、非银金融企业持有的,而债券性质的相对风险较小:
1、 关注下它们的减值,计提之后是可以往回转的。
2、 关注下投资收益明细中这两类资产的收益状况。
3、 实在弄不清楚怎么账务处理的,不必把太多时间放这俩科目上。(财会专业除外)
五、题外
今年属多事之秋,房价调控手段层出不穷(冻结流动资金),P2P频频暴雷(每天都有,
很严重的),股市滑铁卢,长生生物引发的生物医药危机。提醒大家一定要提升风险意识、做好自己的资金规划,保护好自己的本金(独立清醒思考、追求抵御通胀要以安全为前提)。
今天送给大家一个思考吧: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们怎样能独善其身?
(公众号:投资1点点,教你学习财报,价值数据分析,欢迎来一起发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