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include_once():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www/wwwroot/business/aifina.cn/two/wp-content/plugins/wp-super-cache/wp-cache-phase1.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www/wwwroot/aifina.cn/two.aifina.cn/:/tmp/) in /www/wwwroot/aifina.cn/two.aifina.cn/wp-content/advanced-cache.php on line 22

Warning: include_once(/www/wwwroot/business/aifina.cn/two/wp-content/plugins/wp-super-cache/wp-cache-phase1.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Operation not permitted in /www/wwwroot/aifina.cn/two.aifina.cn/wp-content/advanced-cache.php on line 22

Warning: include_once(): Failed opening '/www/wwwroot/business/aifina.cn/two/wp-content/plugins/wp-super-cache/wp-cache-phase1.php' for inclusion (include_path='.:') in /www/wwwroot/aifina.cn/two.aifina.cn/wp-content/advanced-cache.php on line 22

Warning: include():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www/wwwroot/business/aifina.cn/two/wp-content/plugins/wp-super-cache/wp-cache-base.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www/wwwroot/aifina.cn/two.aifina.cn/:/tmp/) in /www/wwwroot/aifina.cn/two.aifina.cn/wp-content/plugins/wp-super-cache/wp-cache.php on line 113

Warning: include(/www/wwwroot/business/aifina.cn/two/wp-content/plugins/wp-super-cache/wp-cache-base.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Operation not permitted in /www/wwwroot/aifina.cn/two.aifina.cn/wp-content/plugins/wp-super-cache/wp-cache.php on line 113

Warning: include(): Failed opening '/www/wwwroot/business/aifina.cn/two/wp-content/plugins/wp-super-cache/wp-cache-base.php' for inclusion (include_path='.:') in /www/wwwroot/aifina.cn/two.aifina.cn/wp-content/plugins/wp-super-cache/wp-cache.php on line 113

Warning: include_once():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www/wwwroot/business/aifina.cn/two/wp-content/plugins/wp-super-cache/ossdl-cdn.php)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www/wwwroot/aifina.cn/two.aifina.cn/:/tmp/) in /www/wwwroot/aifina.cn/two.aifina.cn/wp-content/plugins/wp-super-cache/wp-cache.php on line 136

Warning: include_once(/www/wwwroot/business/aifina.cn/two/wp-content/plugins/wp-super-cache/ossdl-cdn.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Operation not permitted in /www/wwwroot/aifina.cn/two.aifina.cn/wp-content/plugins/wp-super-cache/wp-cache.php on line 136

Warning: include_once(): Failed opening '/www/wwwroot/business/aifina.cn/two/wp-content/plugins/wp-super-cache/ossdl-cdn.php' for inclusion (include_path='.:') in /www/wwwroot/aifina.cn/two.aifina.cn/wp-content/plugins/wp-super-cache/wp-cache.php on line 136
过多的资金有可能是一味毒药,创业公司融资过多竟然会受伤? - 北京代理记账

过多的资金有可能是一味毒药,创业公司融资过多竟然会受伤?

2021-04-01上一篇 : |下一篇 :

过多的资金有可能是一味毒药,创业公司融资过多竟然会受伤? 资讯 第1张

“我该融多少钱?”这是创始人时常会问的一个问题。

当然,他们都非常喜欢这样一个想法:

当然是越多越好了!

出于本能,创始人想要尽可能多地筹集资金,因为他们认为手里的钱越多,自己的资源就越多,竞争优势也就越大,撑到下一次融资的时间也就越长。

但其实,融资并非越多越好,钱太多,会使人丧失一些在窘境中的爆发力。对于创业者和投资人,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1. 无论你融资150万美元还是400万美元,你都会在同样的时间段里把它花光

这是一句真理,融资越多,你的招聘速度就会越快,你会在外部承包商、公关公司、参加活动、法务工作(商标、专利)等等方面花越多的钱。

你会开发新功能,或者登陆新平台——这时往往还没来得及收集足够的市场反馈以确保质量。

所以有人说,“无论你的公司融资多少,你都会在12到24个月里花光”,甚至,这个数字还可以修正为12到18个月。

人们会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有钱就会花。而花太快是会产生后果的。

“餐前小吃托盘来到你面前时,拿两个小吃,一个放在口袋里待会儿再吃,不要把整个盘子都拿走。”

有些市场资金筹集起来相对容易,因此你可以稍微多拿一点,但你应该设定一个预算,即未来18个月里你只花募得资金的70%。

但人们从来没有这样做。

2.更多的资金往往意味着要拥有一个更大的团队,而团队变大,更多的精力将花在团队管理,而非项目本身

团队领导人从一开始就需要设定目标、制订时间表、分配任务,并追踪项目进展。这就迫使团队当下就必须做出抉择,而不是开放所有的选项。这和一支创新团队在早期应该做的事情恰好相反,创新团队在早期应该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发现和实验上。

锁定某些创意并以此制订计划来落实某一个项目,这恰好是创新过程的对立面。创新过程就是保持开放的头脑、尝试新的可能性、找出死胡同、从错误中学习,并在未知的森林中漫步以期有所发现。

一旦你的创新团队被那些需要方向指引和团队支持的雇员所拖累,团队的领导人就成为一个经理人。你最不想看到的应该是你的核心创新人员变成了项目经理,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

团队变得越大,那些经理和雇员们也就愈加不愿意调整方向,哪怕数据显示他们正行走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快速地调整路线方向是创新的核心,这也正是你如何才能在学习中完成艰难突破的方式。预算越大,承诺也就会越重,路线的调整也就变得愈加困难。

只要看一下那些典型的初创企业,绝大多数最重要的创新都是在公司根本没有任何预算的时候做出的。一旦资金开始涌入这些初创企业,它们通常会停止创新并开始关注如何扩大它们的企业规模。

如果这些初创企业已经找到了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式,那么这样做还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商业模式还未定型,那这种做法就会阻碍商业模式走向成熟。

例:

Color 是一家初创企业,它为一个新的照片分享 APP 融资了4100万美元,这个照片分享 APP 是围绕着各种活动或会议而设计的。

问题是 Color 在当时实际上并没有一项能行得通的创新方案,它只有一个大的愿景,所以它融资过早了。

大多数初创团队会很兴奋,因为他们银行账户上有了4100万美元,但实际上这笔钱却害了 Color,他们已经无法自由地去做各种尝试。

在投入了这 4100 万美元的现金后,风险资本期待着 Color 能具体实现他们的愿景,而不是坐在这些钱上面,但最终结局却是,在一连串的方向调整失败后,Color 最终将其资产以低价卖给了苹果公司。

3. 融资规模决定你的估值

这听起来有些本末倒置,但在公司成立的最开始,你的估值往往是由你的融资规模决定的。

投资人希望占多少股份存在着一般原则,通常为15%到30%,而在每个早期轮中,最常见的范围是20%到25%。

因此,如果你开口500万美元,只愿意给出20%股份的话,那么你融资前的估值就是2000万美元;如果投资人要求25%的股份,那么你融资前的估值就是1500万美元。

1500万美元或者2000万美元的估值听上去比800万美元估值要好,不是么?如果说,这句话还值得商榷,你一定认为我脑子秀逗了,但事实就是如此。

对于刚刚起步的公司而言,如果你的融资前估值是800万美元的话,你很有可能选择融资200万到300万美元,而不是500万美元。融资200万到300万美元绝对要比融资500万美元简单,这样你就拥有了较高的融资成功率。

4. 融资规模越大、价格越高,下一轮融资就会越困难

当你金库枯竭、需要更多资金时,将会怎样?

你以2000万美元估值融资500万美元时,感觉走向了人生巅峰,但当你打算溢价融资(up-round)800万到1000万美元,即融资前估值4000万到5000万美元时,你会有一种濒死的感觉,因为此时的融资难度要远远高过2000万估值时。

原因何在?

因为投资人需要想象至少10倍的投资回报率,而早期投资人甚至瞄准着更高的倍数。

数据显示,投资人要实现1亿美元到2亿美元产出要比实现4亿美元到5亿美元简单得多,因此在估值较低时向投资人做出承诺更加轻松。

而且假如你在估值2000万美元时融资500万美元,但没能成长至下一轮估值的话,你会陷入困境,因为风险投资人厌恶“流血融资”(downround,即下调估值)。

流血融资会损害你与早期风投的关系,当然,管理团队会想办法搞定他们,但他们最终会失去投资动力,而且在风投的世界里,永远不愁没有大好的投资机遇——何必在你这棵树上吊死呢?

5.钱多会掩盖真正的问题

我们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过这样的模式,初创企业过早地融到了太多的钱,但随后却又在众目睽睽下失败了。

Fab 就是一个这样的案例,这家从事在线零售的初创企业在烧了2 亿美元后,依然没有找到一个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如果他们手上没有那么多钱,很可能已经找到了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式,但他们手上的钱掩盖了企业正在走下坡路这一事实。

正因为支付得起在获取客户过程中所需的庞大费用,所以他们无须直面这样的现实,即他们的客户没有足够的黏性。

由于手上有足够的钱,他们雇用了一支很大的团队,而且他们对谁是目标客户以及客户会有什么样的具体需求等这些基本的问题显得毫不在乎。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停止研发并开始与潜在的客户进行沟通。但他们融到的钱越多,就越容易轻视真正的问题。他们会认为,到手的投资款是在向他们证明,真正重要的是他们有最好的技术。

6. 限制能够激发创造力

你可能体会不到这一点,但限制确实能够激发创造力。公司里的每个人都必须亲自完成更多的工作,而不只是领导其他人干活。公司里的每个人都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成果,因为你知道验证点(proof-point)对于融资来说至关重要。

而且重要的是——有限的资源会迫使你做出艰难抉择,哪些要做,哪些放弃。它会迫使你做出更加艰难的抉择,哪些人开除,哪些人留下。它会迫使你在租办公室的谈判中毫厘必争,选择更加省钱的办公地点。它会迫使你保持薪水合理性,多年来市场中的薪水通胀已成为常态。如同“把脚底板伸到火上烤”,它能够提醒你自己必须不断取得进展。

早期阶段公司的能力最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1、相对迅速地聘用出众人才、且不支出溢价薪水的能力

2、尽早推出产品、频繁推出产品的能力(在企业中,甚至推出内部代码或测试代码都很重要)

资金越多,迫使你前进的压力就越小,有限的预算可以真正鼓励创新思维。

资金上受到限制以及缺乏相关的资源将促使创业者,特别是那些雄心勃勃的创业者,以全新的甚至是有些激进的方式来思考问题。

他们常常动作更快,而且会去尝试那些其他人忽视或者认为根本不可能的方式。他们绝不会按常规来进行思考,因为他们没有时间或者没有资源来执行常规的计划。

当你想快速地在家里修理什么东西,但手上却没有合适的零配件而且情况也不允许你花时间去五金店购买的时候,你的感觉就和前面所提到的创业者面临没有预算和资源时的感觉是很相似的。但经过仔细的思考,你一般都能想到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进行维修。

你所受到的限制实际上在逼迫你进行创新。

初创企业同样如此。因为没钱,他们常常无力发明新的技术,也因此会更倾向于用全新的方式来使用现有的技术和工具,创新就源自这样的过程。

那些初创企业最终将现有的技术和传统服务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全新的产品,这些新产品与任何他们有能力独立开发出来的东西相比较,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便宜的价格推向市场。

7. 做出明智的选择

当你思考究竟要筹集多少资金时,显然你还要思考从谁那里筹这笔钱。

一些基金看重首次审查时的整体评估,但不喜欢跟进那些难以吸引后续融资的投资项目。这些基金认为“市场会说明一切”,如果他们不支持你,那么一定哪里出了问题。

另外一些基金认为,无论市场反馈如何,他们都能判断出这笔投资好还是不好。这种投资公司会把你的后续融资看作“收购所有权”的机会。

大部分投资公司的策略介于两者之间。了解合伙伙伴的风格,你就会知道当你的资金开始枯竭、且没有做好下一轮融资的准备时,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重要的是,每一家投资公司中,不同的合伙人的风格以及在各自公司里的名声地位都不相同,他们会在外部市场还没有来得及验证之前搞定交易。

了解投资公司以及合伙人的风格和名声或许会帮助你找到合适的数字。如果这家公司以支持持续时间较长的项目而著称的话,那么你可能愿意开始少拿一点投资。

“把脚底板伸到火上烤”的比喻仍然成立,哪怕投资伙伴非常支持你。你能把下一轮融资带入市场的话,你永远占据着有利位置,因为这样能够制造价格压力,帮助你获得合理的内部估值——如果你打算走这条路线的话。

如果你对外部融资没有兴趣,你仍然可以完成内部融资,只不过这样做可能价格要低一些。因此,如果你给自己施加压力,就像没有内部投资人支持那样,你就能在投资人需求和创始人需求中间找到一种健康的平衡关系。

总结

融资多少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答案,只有利弊权衡。

融资并不好玩,但它是一个重要过程。在融资这个市场中,你的想法能够得到挑战与验证,你上一次融资至今的进展能够得到评估。市场往往为人们提供了正确的激励机制。把脚底板放在火上烤会痛,但它也能提供灵感和创造力。

尽管拿到较多的投资可以让你现在更加轻松,但保持较低的估值可以让你将来笑得更加灿烂。那么,请你在创业过程中认真考虑这一利弊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