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多张证书的会计面试财务总监,为何被老板无情拒绝?
2021-04-01上一篇 : 公司缺少成本企业所得税压力大,核定征收来解决!|下一篇 : 7月份全球融资最多的26家创业公司
科班出身的知识结构是否够用?如果够用?是够一时还是够一世?
财务讲师:李建华老师
2018年我服务的一家具有军工资质的高新技术企业,需要招聘一名财务总监、一名运营分析专员,我给介绍了一个小亚财税的会计学员去应聘,当时这名学员,已经具备税务师、会计中级职称、注册会计师3张很硬的财务证书去面试,本以为十拿九稳的,结果却被老板无情拒绝了。为什么呢?
我对这名会计比较了解,我说你还是先应聘运营分析专员吧,你需要通过业务磨练,慢慢才能具备财务总监的能力。但是她却认为,自己手拿这三张财务方面的证书怕什么,市场上同时具备这三个证书的会计不多,非常自信地应聘财务总监,但她没有想到在经过简历关、两轮面试关之后,在最终与老板交流的时候就被淘汰了。
她后来尴尬地跟我说起当时的情景:
老板把企业近三年的发展战略、公司现有的财务制度、一份财务报表给到我,让我完善财务政策、管理制度,制订企业的年度经营计划和财务预算方案,让我结合公司的采购、销售环节做一下财务分析、建议和措施。我平时光做核算了,哪里懂业务,结果我没答上来……
大部分的会计在平时只关注下面几个方面:
1、表格如何做得漂亮,但分析不出数据背后存在的业务风险和问题隐患;
2、只关注记账、核算,如何站在企业管理角度进行财务分析,提供决策支持,没有实际操作过,不知道怎么把课本上的知识导入到企业;
3、不懂业务,更不知道如何深入参与业务创造价值
……
近几年的求职市场中,一个明显的感受是:以前去找工作,有证是优势,而现在,高端岗位求职者个个都有证,有证只是及格线,没证才是劣势。
证书是通往高端财务职场的入场券,一张有含金量的财务会计证书,是财务人能力的证明,是一个优秀会计的从业资质证明,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张通往高端财务职场的入场券。
不是获取了证书,就一定认为获取了知识,这个是表面现象;不是获取了知识,就一定掌握了如何去用,这个需要去实战;不是你认为会用,就一定能够把工作做好,这需要综合能力;不是你认为做得好,就是真正的做得好,可以给企业创造价值。证书可以证明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却不一定能证明一个人的工作能力。
往大里说,会计证书千千万,哪张不是敲门砖?毕竟,没有哪张证书能够赋予你“年薪百万”的金钥匙,它有的仅仅是为你敲开更广阔人生的钥匙,财务会计从业者也很难解释清这张证书的具体效用,毕竟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证书、学历、经验都是傍身砝码,开门进去之后,你能不能留下来、最终走到什么位置,还是取决于持续不断的学习和努力。
保持学习,才是在会计行业立足的根本;持续前进,才是在变革大浪中逆流前进的关键。
一个真正优秀的财务总监,你必须具备:
1、为日常的运营管理提供建议;
2、有效的业务控制、成本控制;
3、企业税务筹划、资金筹划;
4、负责数据管控,监督业务,要成为老板的参谋长;
5、全面的战略管理、绩效管理、成本管理、投融资管理、风险管理、预算管理、营运管理、经营分析能力;
6、良好的文字功底,可以做一份很好的财务报告;
7、具备业财融合思维,能够站在企业经营角度提供决策支持,为企业降成本、控风险、增效益。
每年都有很多人报考会计类考试,能够坚持到走入考场参与考试的人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能够通过考试的又是少之又少。不可否认,证书的含金量确实高,但是财务会计的工作难就难在,虽然所有企业都要依照会计准则、国家税法,但是每家企业的财务状况又都不同,对财务管理的要求也是千差万别的,实务中企业的问题并不是教材上的案例分析题目。成功的财务总监就是既能帮大企业上市融资,又能帮小企业扭亏为盈,为自己服务的企业提供专业的、唯一的、有针对性问题的解决方案。国家的财税政策只是为广大的财务人员提供了一项工具,然而如何使用这项工具却考验着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
所以有梦想做财务总监,或者有梦想做一个优秀的财务总监的人,不要只顾低头考证,也要抬头看看天、看看周围,不断的学习,才能更好地服务企业,实现财务价值最大化。证书代表的是过去,持续不断的学习才能为我们的职场晋升保驾护航。
来源:小亚财税(李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