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若有以下任一迹象,就要格外当心了
2021-04-01上一篇 : 2019年度个税汇算清缴来了,3类人可以免申报|下一篇 : 中牟刘集镇办税服务“不打烊”
创业公司为什么会死?而且大多是死在团队上了,那么到底是死在团队的什么上?如果你发现你的公司有以下任一迹象,就要格外当心了。
资本寒冬从来都不是创业失败的原因
每次大家提到寒冬就是很负面的情绪,其实大家不需要这么去看待它。
因为创业寒冬通常每3-5年一次,它伴随着资本热潮的消退而产生。
比如2008年视频网站寒冬,对应的是2005年-2007年资本对视频网站的追捧;2011年-2012年,电商寒冬,对应的是2009年-2011年的电商热潮;今年的寒冬大部分集中在生活服务类的O2O产品上。
寒冬过后会是什么情况。2008年视频寒冬之后的两三年,在2011年前后,土豆、优酷、乐视分别上市,很多公司被并购。2012年电商寒冬之后两年,大概2014年上半年,聚美、京东上市。
所以寒冬过后必然会有一个收获期。
对于很多创业公司来讲,经济寒冬往往也是未来的机会所在。
今天的经济确实碰到了一些困难,但是和你一起碰到困难的还有很多行业巨头。只有当巨头碰到困难的时候,市场才会转而选择效率更高的创新公司。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带来了电商的繁荣。
资本寒冬从来都不是创业失败的原因。那么什么才是创业失败的根本原因?
团队自身的缺陷才是创业失败的根本原因。
创业公司陷入困难的五大原因
1、放弃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转向更大或者更正确的事情
这点我也比较意外,但是在我投过的曾经陷入困难期的公司里面,有超过一半的公司都犯了这个错误。
2007年的时候投过一个类似Facebook的社交网站,这家公司非常擅长社交类小游戏,不到半年时间把南方学校基本占领了。大概三四个月以后,他们来找我,给我详细讲了Facebook的发展过程,你看,Facebook经历过一次高速增长以后,进入了大概半年的增长瓶颈,再一次增长是什么时候呢?他们推出Facebook开放平台的时候。所以我们要成为Facebook这样的网站,也必须做开放平台。
我想想也对,就干吧。于是公司的主力就放到了开放平台开发这个项目组上。但事实是半年以后,开放平台没有研发出来。开放平台是件非常难做的事情,远远超出了当时这个团队的能力,虽然他们为了做开放平台,做了很多努力,但是毕竟是小公司,能获取的资源很少。并且在同一时间,人人网却用非常简单的方法,基本上把所有的渠道都占领了。
上面这个案例,简单来讲就是五个字“力所不能及”。创业者一定要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到底我们最强的能力是什么?我们有没有在行业里把它做到最强?
当你最强的能力还能够让公司再快速发展的时候,千万不要随便改变你的节奏和策略。
只有当你的能力已经发挥到极致了,当你觉得成长吃力的时候,才应该去寻找新的方向,或者是锻炼自己新的能力。
2、只有大的目标,没有具体的分解,而且大部分时候这个大的目标都做不到
我之前投过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有一年给我发了一个有10页长的年度计划讲明年要推出一个重要的新产品,里面全是团队、产品、市场、推广相关的通用描述,只有最后一页有数字,说的是新产品计划在二季度推出,全年计划做500万用户,日活50万,成为中国最大的什么什么。
第二年显然也是没有做到的,但是用非常简单的语言总结了一下原因,由于市场、团队、资金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这个年度计划没有完成。然后今年我们要做这样的改进,准备年底做到1000万用户,还是只有一个大的目标,没有分解。第三年,他们已不需要再做年度计划了。
这个案例是个非常极端的案例,因为这个情况其实在很多创业团队都会出现,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为什么要把一个大的目标做分解?
一是重新思考的过程,自己过一遍流程,有可能发现很多问题。
二是做好分工,让每个人都清楚自己要做的事情。有目标分解的团队执行力和不做目标分解的团队执行力,是千差万别的。
三是事后总结的依据,只有分解了的目标才具备总结的价值。
在座的每一个创业者都可以想一下,你们公司的现金余额是多少,你每个月花多少钱,你的用户增长和成本是什么关系。
我见每个创业者都会问他这个问题,从我的实际结果来看,60%以上的创业者都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当然完全不知道答案的是少数。大部分的时候是说,你等一下,我问一下我的财务。也就是说,财务给你讲的时候你可能没有放在心上,只大概有个印象,而且这个印象多半是滞后的。
创业公司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有至少9个月的现金储备,而且你在这个时间点上,你一定要去想,如果扣掉六个月,我只有三个月钱的时候我该怎么办。
4、速度太慢
第四种创业失败的现象叫做速度太慢。
导致速度太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执行力不够。
有两种情况我觉得在速度过慢的环境下可以相对避免的。一种叫完美主义,永远在测试版。第二种叫过渡依赖外部资源,时间不可控。
有一个小方法可以帮助大家测试:找一个投资人的朋友,每个月给他发一个消息,讲讲自己的最新进展,看看他什么反应。如果他不回答,或者回复两个笑脸,基本上说明你的进度有点慢。如果他跟你很多互动,说明你的进展还是不错的。
5、闭门造车,拒绝交流
公司战略转型的时间,高质量的交流是非常必要的。之前遇到过的一个面临转型的公司,我们前面花了大概一两个月的时间讨论到底应该怎么办,但是迟迟没有结论,当时公司账上就剩下三四个月的钱了,所以当时面临一个很大的困难。
最后我们就做了一件事情,就把当时我们投过其他公司CEO召集起来,和他一块开头脑风暴会,那次交流确实非常有效果,把我们很多之前纠结想不通的问题都想通了,所以他们转型非常成功,从亏损的公司到第二年的三千万。
而且今天的创业越来越难单打独斗,十年前你创业是单打独斗还OK的,因为在那个年代,输赢完全是以产品的好坏来决定的,因为是用户说了算。
但是今天其实市场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资源平台,阿里系也好,腾讯系也好,当别人用这个资源平台,而你是一个人,你的竞争难度就一定会加大。
关于商业计划书
三个方面讲一下商业计划书的准备。
1、商业计划书最好自己写
商业计划书其实是最能真实反映一个创业者想法的东西,所以我的建议是最好是自己写。
写商业计划书的过程,其实就跟我刚才讲分解目标一样,其实是你自己在重新思考的过程。并且你的个人特点会很明显地表现在商业计划书里。
如果你是技术出身,你的商业计划书里,可能对于技术部分的描述就会比较多,如果是市场能力强的人,关于市场的观点就会很多。
2、好的商业计划书其实是一个故事
举个例子,两年前我在广州一个咖啡厅里面偶然听到了一个创业者和我的一个朋友聊关于自己创业的故事。因为他们是朋友,所以讲得非常精彩,为什么要创业,然后发现了一个什么机会,就把我打动了,后来我联系到这个人,说我要投你。
但是到了A轮的时候,他跟我讲了三四遍商业计划,我一点感觉都没有,我就说你当初那个感觉去哪儿了?后来改了三四遍才慢慢找到感觉,最后总算拿到了投资。
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反映出,一份好的商业计划书就是创业者讲的一个故事。
与其按照规范的模板来写,按照投资人的节奏来走,不如讲自己的故事,用自己的节奏来打动别人。
3、六个简单的问题说清楚就行
我是谁,我要做什么事,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是我做这件事,怎么才能做到,做到以后我会是什么样的公司。这几件事情说清楚就行。
来源:专家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