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公司为啥失败那么多?
2021-04-01上一篇 : 汇算清缴的相关账务处理应该怎么做?有哪几种情况?|下一篇 : 金税四期新动作?反洗票系统即将上线
近日,O2O洗车巨头博湃养车宣布关闭。未料到这家已成功融到B轮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曾经号称是国内规模最大的O2O汽车养护平台的公司,最后还是逃脱不了倒闭的命运。
博湃养车,2015年完成了AB轮融资,融资额一共为A轮的1.1亿元人民币加上B轮的1800万美元,而这么多钱烧到今年4月就没了,让人不禁感叹互联网的烧钱速度之快。
这里,借“我爱洗车”曾经的用户评论来看看它的烧钱模式。
“我用过一次,给他们7块钱,洗1次车,还送1瓶玻璃水,两个人足足洗了40分钟,这傻子都能算出来,成本远远大于收入。”这是用户评价之一。
有人给他们算过一笔账,拿“我爱洗车”效益最好的一个月来看,洗车收入14万元,而总开支达200万元,日均洗车为320单左右,平均下来,每洗一辆车亏损200元左右。
目前看来,整个互联网汽车后市场似乎都是在沿用这套并不成功的模式:用钱烧流水烧业绩,烧到不错的流水吸引融资,融资后继续烧钱,就这样一轮轮地烧下去,烧到没钱时便到了项目终结时。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每天都有创业公司获得融资,同样,也几乎每天都有创业公司倒闭或者面临倒闭。在笔者看来,成功的公司各有各的成功之道,而失败的公司败家之道则近乎相同。
经历过身边非常熟悉的创业公司的创立与倒闭,颇有感慨,纵观这一次互联网创业潮,它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创业公司成功概率非常低,据媒体数据成功率还不到1%,可是,这样的成功率仍然有越来越多的人走上这条路,他们为什么要创业?
一位做了20年传统行业的企业老板认为,中国缺乏目标明确,坚持清晰方向的创业者,随大流捡便宜、抄袭者多,他把这称为“创业功利主义”。在他看来,最近两的年互联网创业公司,很大一部分都会死掉,因为大部分创业者没资源没门槛没核心技术,也没有死磕的心。
这一拨互联网创业的主导者是“80后”,目前一批“90后”也已赶来,并且,他们非常“坚韧不拔”:失败后不甘心而卷土重来者不在少数。
在笔者看来,创业必须想清楚几个问题——自身的竞争优势、项目的核心价值及盈利点,但很多创业者缺乏对这些问题的梳理。
笔者的一个“90后”同事聊起他身边一些同学的创业现象:他的几个同学,还没毕业,就寻思着创业的事,原因是他们一心只想当老板。所以,他们中有的人就专门去练口才,练习怎样做、怎样讲PPT,学习怎样包装点子。
去年,笔者进入一家互联网汽车公司,因为当时汽车后市场似乎是个非常被看好的市场。在这个行业中,有些企业已经获得一些大型投资机构的巨额融资。
笔者所进入的这家公司,办公室选在深圳南山一个很知名的大厦,而且办公室很大,看着似乎很有实力。与老板聊了聊,看他似乎信心十足,老板的口号是:我们不差钱,明年要拿下行业第一!
具体内情怎样,因为与老板面谈只有较短时间,笔者当时真的不是很清楚,只是以为这家公司可能真的不差钱。就在笔者去这家公司前后,公司在同一个大厦又租了一层楼,人员也在继续扩招。
“烧钱要烧出流水,即使作假也要做出我们要的数据……”每次开会,这几乎是老板必说的话。
不到一个月,笔者就辞职了,因为十几年的媒体经历以及在企业进行深度采访与合作的经验,我很快就能判断出这家公司没有前途,很难熬得过春节。做这个判断的依据有二:所有的高管不能提建议,每天召集公司全体员工一起开会,讨论却从来没有结论和具体的执行措施;每天开会,但没人做事,产品一直出不来。
果不出所料,三个月后,这家公司已经开始拖欠工资了。
因为各种原因,笔者还接触过多家互联网创业公司,有成功有失败,但失败的多。观察那些失败的创业公司,其失败的原因,有许多的共性,大致可归结为几点:
一、项目及盈利模式不清晰
这是我与几家创业公司深度接触后发现的最大问题,很多公司均是只是有了点子而已,创始人连项目的很多主要问题都没有想清楚就大张旗鼓搞起公司来。
创业公司一定要有钱赚,只想靠不断融资来烧钱的公司不可能存活太久,其实,在这里真可以套用一句话:不赚钱的创业就是耍流氓!
二、产品不够强大,创业者却盲目乐观
虽然说人们在生活中应该足够乐观,但是在创业时应是另外一番景象,初创期,低调攒人品更对路。在部分创业公司中,老板总以为他们的点子够牛,最为专业,理想很美,富有情怀,虽然,很多时候他们都没想出产品具体怎样体现。这样的创业者就是盲目乐观。
三、老板太把自己当回事
创业公司的有些老板本身并没有多少资源,钱不是自己的,产品还没开发出来,可是有些人特别爱以领导自居,高高在上。
在笔者看来,创业公司老板还是应该多和大家在一起工作,共同探讨和研究公司的发展以及遇到的问题。平常随和而谦卑,遇到问题又能够马上严厉并处理得当,执行力强。这才是创业公司一个老板应具备的。
四、外行领导内行
很多创业者很年轻,缺乏经验,在创业过程中,除了产品和研发,还有很多其他工作,比如品牌建设、公共关系以及市场营销等,老板可能只涉足过较少的领域,可他却仍然要全面掌控这些部门。如果遇到过于强势的老板,很容易会使一些部门的内行无法按照这个行业的方式方法来做事,从而影响工作效果。
另外,还要建立真正适合的管理制度;努力而且专注,尤其是在早期,没有专注是不会成功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创度(ChuangDo)
长按下方二维码可关注创度公众号,合作联系
hezuo@chuangd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