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财务思维的人,是怎样的?

2021-04-01上一篇 : |下一篇 :

拥有财务思维的人,是怎样的? 资讯 第1张

财务记录了企业全面的商业活动,具备财务思维的人对商业活动更敏感,更有全局观,更能敏锐捕捉数字背后的秘密。那么,财务思维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以下,Enjoy:

作者:肖星

来源:华章管理(ID:hzbook_gl)

01 企业开张三件事

我们首先来理解企业的经济活动。

每一家企业都有各种各样的经济业务,这些活动在会计眼中,归根结底就是三件事:经营、投资和融资。将所有经济活动抽象来看,企业是在不断地重复着一个“从现金到现金”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具体而言,企业三件事以及不断重复的循环都包括哪些呢?

公司开业,首先需要股东或债权人投入资金,这是一个融资活动;然后公司拿这笔钱盖厂房、买设备,这是一个投资活动;接下来招聘员工、采购原材料、生产产品、销售产品、回收货款,最后又收回了钱,这些都属于经营活动。

02 经营活动:一个从现金到现金的循环

虽然投资和融资活动也是一个从现金到现金的过程,但是它们循环一周往往需要若干年,且没有特别明确的含义。但是,经营活动的从现金到现金的循环是一个非常鲜活地描述企业经营状况的信息来源,下面我们来具体回顾一下经营活动。

1.企业采购,可能是预付款,可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还可能是先拿货、再付款,这三种采购方式的付款条件,在资产负债表中,通过预付账款、现金、应付账款的数额来表现。

2.购入的原材料,不会马上投入生产,而是先存放在仓库里。原材料在仓库的存放时间体现了一家企业的采购规划能力。

3.接下来将原材料从库房提出,投放到生产线上,再生产出产品。在这个过程中,资金是以在产品的形式存在的,至于存在时间有多长,则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

4.将产品生产出来后,通常又再一次放进仓库里。产成品在仓库中存放的时间,反映了企业的销售能力。

5.产成品销售出去后,大多数时候变成了应收账款,企业收回货款,拿到现金。当然企业也有可能会先向客户收款、再发货,这就形成了报表中的预收账款。

以上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对应的资产、负债项目的周转率,清楚地计算整个企业一个现金循环所需的平均天数。

我们用应付、预付款项的周转率来反映付款周期;用原材料的周转率来反映原材料平均的存放周期;用在产品的周转率来反映平均的生产周期;用产成品的周转率来反映产成品的存放周期;最后用应收账款的周转率来反映平均的收款周期。将以上这些周期加在一起,就是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完成一个从现金到现金的循环所需要的具体时间。

由此可见, 财务数据可以反映企业运营的全貌,甚至具体到每一个细小的业务,企业中任何一个部门的运营状况和效率,都可以从财务数据中看出。

财务数据的背后是鲜活的企业具体业务,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人人都要了解财务知识,人人都要具备财务思维。

财务思维让我们不止关注于眼前的那一项工作,而是看到这项工作与企业其他工作的关系,甚至了解这项工作对企业整体运营的意义。

财务思维给了我们一个俯瞰企业的视角,给了我们认识企业和经济运行的战略眼光。这无论对于企业的管理层,还是一名普通的员工,都会有莫大的价值。

03 经济活动的驱动力:

行业、战略选择和战略执行

财务报表的作用还不止这些。企业各种经济活动背后的驱动力首先是行业,行业分析有一个传统工具——五力图,它包括两大方面的因素:

一个方面是竞争,包括来自行业内部的公司,也包括新进入者,还包括替代产品。竞争首先会冲击公司产品的价格,由于成本不变,当价格受到冲击时,毛利率马上就会下降,进而会影响企业的净利润率。所以,竞争会冲击企业的盈利空间,这是从效益的视角来考察企业。

五力图的 另一个方面是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环境,即购买方和供货方,这会直接影响企业业务的运营。

比如,供货方的谈判能力会直接影响采购的付款条件,购买方的谈判能力会直接影响销售的难易程度以及回款周期。它们二者共同影响了企业从现金到现金的循环周期。这个业务运营周期,是从效率的视角来考察企业。

所以,行业会直接影响一家企业的盈利空间和业务的运营周期。虽然财务数据纷繁复杂,但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效益和效率这两个反映视角。虽然,行业是影响这两个因素的重要驱动力。但面对同样的行业环境,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应对方式,我们称作企业的战略选择。

企业有两种大的战略选择:

一种是成本领先,就是薄利多销,想方设法将成本降到比任何其他企业都低,于是就有能力用比别人都低的价格销售产品。一旦价格比别人都低,就会让我们的产品更有吸引力,买产品的人多了,就能实现薄利多销。

成本领先战略是一个牺牲一定的效益,来换取效率的战略,所以其表现是低毛利、高周转,即低效益、高效率。

与此相对的是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是想方设法地将产品做得富有特色,因为产品有特色,所以可以卖高价钱,因此毛利率高,但是高端产品通常需求量会少,所以周转率相对会低,即效率会受到一定影响。差异化战略是牺牲一定的效率来换取效益的战略,其表现是高效益、低效率。

因此,影响效益和效率这两方面表现的,不仅仅是行业,还可能是战略选择。不过,选择了了战略,同样还涉及执行的问题。如果能够成功执行,可以通过牺牲一部分而换取另一部分;但如果战略执行不到位,就有可能出现企业费了半天劲,还达不到自己的战略定位的情况。比如成本领先战略虽然牺牲了毛利,却没有换来高周转,或者差异化战略牺牲了周转率,却没有换来真正的高毛利,这些都是企业战略的执行失败。

因此,企业经济活动的背后,真正的经济驱动力是行业、战略选择和战略执行,而这些因素才是决定财务数据表现的内在因素。

这个表现可以分成效益和效率两个视角,二者最终共同决定了一家企业的投资回报,就是企业创造了多少价值,这是一家企业一定要追求的最终目标。

企业每个部门员工的工作都会体现在财务数据中,包括采购、生产、销售、人力资源、投融资,等等。财务数据不仅会描述工作的状况,还可以给出评价,让你知道你在这个工作中,效益如何、效率如何,而这样的效益和效率状况会为企业的最终盈利贡献什么样的力量。

所以,这些数据也在提醒我们去思考所做的每一项工作发挥的作用,是有提高效益的作用,还是有提高效率的作用。如果对于二者都毫无帮助,可能就说明你的工作是毫无价值和意义的。

04 报表解读:听数字说话

我们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存货以及负债中的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等项目来了解公司经营活动的运营情况。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这些项目的周转率水平来了解业务运营的运营周期,了解企业的效率情况。

我们可以通过利润表中的毛利率、三项费用、资产减值、净利润等数据了解企业的效益情况。

利润表可以让我们很清楚地了解企业的利润是来自于正常的经营活动,还是来自于投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或是资产减值的变化。在经营活动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知道企业业绩优劣,是成本还是费用方面的结果。

通过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结合,我们还可以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比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偿债能力是一个涉及风险问题的分析。

现金流量表是一张着重描述风险的报表,对其分析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现金流本身的结构分析,可以通过经营、投资、融资现金流的八种不同状态来推断公司的运营状况,以及最需要关注的风险点。

对现金流分析的另一个方面是分析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之间巨大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它背后的业务原因,这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引起企业不能持续经营风险的一些原因。

当我们拿到一家企业的报表时,应该如何去解读呢?首先看风险方面,其次看收益方面,最后看偿债能力,可以通过现金流量表角度分析。

这里我们重点介绍一下收益的方面,就是指赚钱,用财务指标衡量就是投资回报超过资本成本的程度。

我们主要讨论投资回报,通常用总资产报酬率这个指标来表示投资回报。总资产报酬率可以分解成两个指标的乘积:一个是净利润率,一个是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

净利润率用来衡量效益,总资产周转率用来衡量效率,由此我们将赚钱分成效益和效率两个方面。

在分析一家企业时,我们首先要看这家企业的投资回报在行业中处于怎样的水平,在整个社会中处于怎样的水平,然后再来看这样的一个投资回报水平是高是低,效益和效率两个方面中哪个方面起了主要的影响。

所以,我们用衡量效益和效率的指标与同行业的其他公司进行比较,看一看它在同行业中的水平,再根据这家企业自身的战略选择来判断这样的水平是否正常。

比如,如果一家公司的战略定位是成本领先,就应该预期到它的毛利率不会有太突出的表现,而它应该表现出较好的周转率。

也就是说,这家公司的毛利率可能处于行业的一般水平,甚至是中等偏下的水平,但它的周转率应该处于行业中较高的位置,至少是高于平均水平的。如果它的财务数据没有表现出这样的现象,就说明这家公司的战略执行可能出现了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结合企业自身的业务特征,寻找业务的角度来理解这个数据背后的原因。

当我们看到成本领先战略的公司毛利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时,不能就此认为一定合理,还应该去寻找关于它成本的相关信息,也将它的成本水平与同行业的公司进行比较,看一看它的成本状况在同行业公司中是否真的处于领先的地位。

如果我们发现它的成本并没有处于领先的地位,就说明这家公司虽然周转率较高,但它并没有实现成本领先战略的最根本的基础,就是成本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成本领先战略最重要的实现前提是,在行业中具有成本优势。

如果是一家差异化战略的公司,就需要了解这家公司的产品在行业中是否给人一种高端的印象,它的产品的价格水平是否真的比其他企业的同类产品高。

我们如果能找到相关的销量数据,就可以大致看到每一件产品的收入,用这个数据去与同行业的公司比较,就可以知道定价区间是否在行业中属于较高的位置。之所以关心这个问题,是因为差异化战略最终要落实到产品的独特性上,而这个独特性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标高价的能力,如果不能获得标高价的能力,那么产品的独特性就没有价值和意义。

当我们去分析公司的财务数据时,就是用衡量效益和效率的不同指标,与同行业的公司进行比较,并结合这家公司自身的战略选择,来判断财务数据的表现和战略选择是否相匹配,并且进一步推断这家公司的战略执行是否成功。如果不成功,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再进一步了解公司在业务上的举措。

以上就是报表解读的基本思路。

希望人人都具备财务思维,用财务的逻辑去理解自己的行业、战略,并最终洞悉行业和企业的未来。

关于作者肖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会计系系主任,清华大学全球私募股权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曾获得北京市师德先锋称号、 清华大学“良师益友”奖、清华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同时在慕课平台讲授“财务分析与决策”和“财务分析与估值”课程,在喜马拉雅FM讲授“肖星的财务课”。兼任全国会计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本文为“华章管理”(ID:hzbook_gl)首发,内容摘编自《肖星的财务思维课》,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出版,转载请与我们取得授权。

「延伸阅读

推荐语:财务不只是会计的事儿。财务,不只是管钱,最重要的是让你透过数据,洞察经营的本质、管理的真相,实现人、事、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财务无小事,从成本、采购、资产管理,到薪酬激励、并购、投融资、财务报表,都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哪一样都考验你的工作智慧。

小到普通员工的项目审核评估,大到公司IPO上市,不管你是不是老板,都不可避免和财务打交道,是不是具备财务思维,决定了你的天花板有多高,决定了你的商业格局有多大。

在作者看来,财务是职场的通用语,财务数据妙趣横生,浅显易懂,本书将让你具备“大财务思维”,读懂数据,透析经营的秘密,更好地创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