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餐费允许全部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你知道吗?
2021-09-25上一篇 : 实现财务自由的第三步|下一篇 : 九 芝 堂:2016年度财务决算报告
财务自由是指家庭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主动投资,而不是被动工作,是一种让你无需为生活开销而努力为钱工作的状态。你的资产产生的被动收入至少等于或超过你的日常开支,你的投资收入可以覆盖家庭的各项开支。在双十一结束,大家都“剁完手”之后,财学堂专家觉得有必要说说这个问题。
物质上的财务自由
净现金流入
除了工资收入外,财产性收入是达至财务自由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即保证不工作的时候也有净现金流入。
比如买了房用来租赁,但每个月下来收入的租金还不够覆盖银行的按揭供款,现金流是负数,像这样的资产在财务负债表上是一个债务,而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资产。作为一个企业的股东也是一样,如果每年从这个企业分不到红利,而只是不断地追加投资,那这份股权也很可能是一个债务。
保有一定量的净资产
如果要给“财务自由”一个定量的概念,即净资产。
一个资产管理人常用的概念:高净资产投资者,即:总资产-总负债≥100万美金。这是现在的水平,如果你的目标是定在20年后,考虑到通胀的因素(年均2%),这一定量标准应该是:一线城市446万;二三线297万;小城镇149万。
精神上的财务自由
一个人要有多少资产,才能达至心灵的自由?
这是个因人而异的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因为需求的不同有不同的答案。但是当达到物质上的财务自由之后,才有足够钱和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个真正的“财务自由人”应该是,一个既有钱,又有闲,和保持了一个平常自由心的人。
普通人如何实现财务自由?
多元化核心竞争力
随着信息时代甚至数据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基础性工作会被替代。普通的工作可能会在短短几年内被科技淘汰,即便是专业化人才,在科技发展的今天也有可能会被时代抛弃。一个人在职场的收入高低,其实并不是因为其工作的多寡而进行按劳的分配,更多的则是采用稀缺化程度来衡量,一个人拥有的能力越是稀缺,一个人就越有可能获得高额的收入。
学会储蓄,延迟享受
一直以来社会中的大部分舆论都在鼓励大家消费,虽然消费对经济增长意义巨大。但是当自己的能力还没有到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而工资提升空间有限的时,随意的买买买恐怕不是什么好习惯。
我们的工资一般而言是线性增长的,但是我们的消费欲望呈现指数增长,工资远远满足不了自己的消费需求。现如今极度发达的金融又给了你各种超额的超前消费的,比如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等。碰到双十一这种活动还给你提额,但是你买的时候算了算,没事还得起。结果到了还款日,两眼都是泪。对于每个职场人而言,现阶段最需要做的是学会量入为出,学会储蓄,延迟享受。
科学的资产配置
前十几年,房地产是中国人资产增值的主要途径,很多的财务自由人群都是依赖于房地产实现了财务自由。但是在如今,地产能否继续保值增值成疑。
我们需要通过科学的多渠道资产配置,实现被动收入的提升。在此之前一定要学习,明晰市场上主要的投资品种的特点,尽快的建立自己的资本意识,学会用资本创造财富。很多人觉得投资是有钱人才能做的事情,但是钱少也不能放弃治疗啊。投资往往都是聚少成多,加上时间以及复利的威力,最后才能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