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六大知名物流管理系统TMS盘点!
2021-09-25上一篇 : 开公司需不需要找会计代理记账?|下一篇 : 全国教育系统财务管理干部培训 实施方案 2018—2022年
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其中对冲疫情的财政刺激政策力度是市场关注焦点。5月14日,《人民日报》刊发了财政部部长刘昆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一文,透露了今年财政政策最新动向。
其中提到了,2020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大力提质增效,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通过适当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等,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内需潜力,激发市场活力,培育内生动力,有效应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短期冲击和挑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的主要内涵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大力提质增效,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效对冲疫情影响;有保有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扩大政府投资,对冲经济下行压力。通过抗疫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多种渠道,增加政府投资,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有效支持补短板、惠民生、促消费、扩内需。
刘昆表示,财政资金进一步优化使用结构和方式,聚焦民生以及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
目前专项债明确的基建领域包括,交通、市政建设等传统基础设施领域,5G、大数据等新基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
财政刺激力度加大,政府债务将明显增加。国投信达认为,地方基建项目融资问题一直是制约基建投资增速的重要环节,仅依靠财政资金投入不具可持续性,必须要创新投融资机制、提高社会资本长期参与基建项目的热情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