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告诉你CPA真正的样子
2021-09-26上一篇 : 还在为注册公司东奔西走?找我们,省心,省力,省钱!|下一篇 : 你的财务报告该换个高级的套路了——财务分析驾驶舱
财务报表是一个公司对外展示自己非常重要的工具,虽然不同报表使用者,看报表时所关注的侧重点会不一样。但是在实际分析财务报告时,通常都会采取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就单张表进行分析,把握企业的基本情况,然后,将所有财务报表结合起来计算相关比率,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最后,则是数据的横向和纵向对比。
财务分析既是对财务预测的前提,也是过去经营活动的总结,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尽调中进行财务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企业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以及现金流动的状况,可以合理评价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同时在尽调时通过财务分析,我们在了解企业的获利能力以及偿债能力后,可以进一步预测投资后的收益水平和风险程度,可以促使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一、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的三大主表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有人说:利润表是面子,资产负债表是里子,现金流量表是过日子。针对报表的的分析,是要借助报表了解企业的经营现状。
(1)资产负债表分析
看资产的结构:资产负债率,负债的总额与资产的总额的比率,如果资产负债率超过其正常范围的值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注意其的逾期风险。正常来说,资产负债率不应该高于70%,资产负债率的过高与资产总额的过小与负债总额的过高有关,资产总额的过少可重点关注流动资产项目,负债总额的过高可重点关注流动负债项目。
看短期偿债能力:(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流动比率的增加可能与负债总额的增加与资产总额的减少有关,而其中负债总额的增加这一项我们应着重注意其他应付款这一项,关注其关联方,弄清楚为何存在这么多应付款,在资产总额减少这一项,同样我们应着重注意其流动资产的科目,弄清楚其中的预收账款、货币资金以及限制性货币资金的去向,为何减少。
(2)速动比率:速冻比率是速冻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速冻资产为流动资产减去变现能力较差且不稳定的存货、预付账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和其他流动资产等之后的余额。速冻比率过小则表明短期偿债较弱,则会出现较高的风险,速冻比例的减少则可能是因为速动资产的减少与流动负债的增加有关,速动资产的减少,则要注意其中流动资产的去向,为何减少;以及其中预付账款以及不稳定存货的来源,为何增加。
(3)现金比率: (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现金比率的过小,也表明其短期偿债能力较弱,当现金比率减少时,可能是因为货币资金加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减少,也有可能是流动负债的增加,当前者减少时,我们应该弄清楚货币资金的去向,以及交易性金融资产是否被交易掉。
(2)利润表分析
看获利能力:(1)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率是指企业的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营业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反之,此比率越低,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弱。营业利润率的走低可能与营业收入的增加与营业利润的减少有关,这时我们便应该去调查,是什么原因促使在收入增加的情况下利润却减少了,是否跟过多的营业成本有关等问题。当营业利润率为负数时,我们更应该进行调查,企业为什么亏损,亏损的原因以及是否具有长期持续性重大的影响。
(2)净利润率:净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当净利润率减少时,我们应该考虑是否其经营成本过高,以及资产减值过于严重,要调查其中营业成本增加的原因以及为何资产进行了如此大的减值,是否其公司遭受了巨大的亏损。
(3)成本费用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期间的主营业务营业利润与成本、三项费用总额的比率。体现了经营耗费所带来的经营成果。该项指标越高,利润就越大,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好。当此项指标过于小甚至为负数时,我们就应该考虑其的营业成本了以及营业利润的情况了,是否公司遭受了巨大的变化以及业务的变化使得成本增加,资产减值的增加以及营业利润的减少,这种情况是否会存在很长的时间,是会对公司未来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3)现金流量表分析
利润表反映的是公司的收益情况,而现金流量表呈现的是公司的风险。在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收益和风险的偏好程度,也间接反映了对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重视程度。
一看各项现金流量的净额:公司经营、投资、融资三项经济活动,经过在现金流量表中的分别列示,最后能分别得到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的净额。将三者进行组合,可以初步判断公司所处的阶段,以及需要关注的风险。
二看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与收入的匹配关系,对一个成熟金融机构来说,最经常性地带来现金流入的应该是主营业务。在公司政策不发生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收入与现金流入应该是匹配的,利润表的累计主营业务收入,应该与现金流量表主营业务现金流量收入相匹配。
二对比分析
孤立地、静态地去看一个公司的财务指标,得到的结果可能会有局限性。在实际的尽调财务分析中,还会结合行业数据数据进行横向对比,与公司过去的数据进行纵向对比。
横向对比,判断的是公司在整个行业中的位置。比如,在分析一个公司的毛利率指标时,需要把这个数据带入到同行业去看。需要知道这个行业过去数据是怎样的,最好的公司大概是什么水平,最差的公司大概是什么水平,行业平均是什么水平,当前公司的数据在行业中是什么水平。
纵向对比,则是跟公司的过去对比,判断指标的变化趋势,是向好还是向差。如果变化的幅度超过了预期,就要寻找背后变化的原因。
三尽调中财务分析的作用
财务报表分析是用来发现问题的,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不能以结果倒推原因。会计数据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反映,是经营活动的结果,但造成该结果的原因有很多种,不能通过会计数据的波动,去臆断企业的经营活动。也就是说,可以说“由于公司发生了某某活动,因而某报表项目发生了某某变动”,而不能说“某报表项目发生某某变动,这表明公司发生了某某活动”。
报表项目出现“异常波动”时,要通过询问、查阅等方法寻找相互印证的证据,再审慎得出结论,而不能简单地臆断、猜测。报表分析是发现问题的第一步,是寻找证据的起点,而不能通过报表分析简单下结论。
四尽调中财务分析应注意事项
财务报表分析必须与公司业务调查紧密结合。会计数据是公司经营活动的反映,业务活动变化是会计数据变动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报表分析最好先于业务分析,即,先通过报表分析发现问题,然后业务尽职调查中解决问题。
财务分析不能仅仅局限于财务报表数据的分析,非报表信息的搜集分析也很重要,尤其是市场,业务数据的分析,报表分析更关注历史财务数据的分析,而非财务信息可以验证财务数据的合理性以及对公司所处的竞争格局和行业地位有所了解,更容易对未来的财务预测和公司发展起到决策作用。尽调除了看数据也得分析数据,财务指标的分析,核心是比较;跟行业平均水平比较,可以看出好坏;跟企业自身几年数据比较,可以看出变好还是变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