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云财税:明确!个税年度汇算开始!4月30日之前!这样填报 人人必看
2021-09-28上一篇 : 服务再升级,定海全力当好“店小二”!|下一篇 : 宁德318家微商、代购办理了营业执照!还没“身份证”的网店老板们快看
柠檬云财税 2019-11-13 19:57
近日,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针对当下社会日益兴起的新业态劳动形式,发布了指导意见。指导意见的发布,将会切实保护广大新业态从业人员和新业态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新业态经济健康发展。具体公告如下。
01
灵活用工市场迎来春天!
11月4日,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了《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优化新业态劳动用工服务的指导意见》的公告。
目前,新业态经济的发展规模越大,同时灵活就业人员也急剧增加,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电商服务等就业人员的的就业保障问题也随之出现。所以,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该项指导意见也是顺应社会发展要求。
该指导意见主要从八个方面对于新业态劳动用工服务进行了说明,内容主要包括总体要求、用工方式、工时制度改革、社会保险体系、用工管理制度、技能培训、劳动纠纷、组织实施工作。
该项指导意见在11月4日已经开始执行!
接下来头条君就从一下几个方面整理归纳一下该项政策对于灵活就业人员的利处。
02
政策对于就业人员有哪些益处?
1、规范新业态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
《指导意见》提出了包容审慎、“双维护”、分类施策、协同治理的四项基本原则,具体内容如下:
包容审慎。包容审慎是指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新业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尊重新业态劳动用工的市场规律,对存在的问题要包容,出台管理政策要稳妥审慎,防止一上来就管死;对潜在风险大、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的,要严格监管,努力促进新业态劳动用工和谐稳定。
双维护。“双维护”是指我们要统筹处理好促进新业态经济发展和维护新业态从业人员利益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维护新业态企业依法享有经营管理的自主权,同时又要维护广大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分类施策。分类政策是指我们要合理界定新业态劳动用工的不同类型,分类进行规范和引导。对适用现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劳动用工,应当依法予以规范。对难以直接适用现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新业态从业人员,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与当事人协商签订书面协议,明确新业态企业和从业人员以及关联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协同治理。完善政府有关部门、新业态企业及工会、行业协会等多方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创新治理方式,强化各方责任,强化行业自律,鼓励社会监督,推动新业态经济健康发展。
2、依法保护新业态三方的权利和义务
采取灵活多样化的劳动用工方式这项规定,是从依法建立灵活多样的劳动关系、依法使用多样化的用工方式两个方面分别作出规定。属于劳动关系类的劳动用工,依照劳动法律法规进行调整。
新业态企业采取劳务外包、加盟协作等其他合作形式的,由相关当事人与从业人员签订民事协议,合理确定企业、从业人员、合作单位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之间发生的纠纷按照民事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指导意见》提出的电子劳动合同,是指经签订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同意,在确保劳动合同内容是双方的真实意愿,并确保劳动合同内容不被篡改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和新业态企业签订电子劳动合同。电子劳动合同能够消除传统书面劳动合同的弊端,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有利于保留证据,有利于劳动用工信息大数据的综合开发应用。
《指导意见》提出的可以建立多重劳动关系,是指新业态从业人员在不影响本单位工作任务完成,且原单位未限制的情况下,可以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这项规定既可以促进人力资源共享,又使从业人员在受到人身伤害时能得到有效社会保障。
3、深化特殊工时制度改革,减轻新业态企业压力
《指导意见》提出的深化特殊工时制度改革,主要是针对有效保障从业人员休息权、扩大特殊工时审批清单式改革试点范围两个方面作出了相应规定。
一是允许企业在保障职工身心健康的前提下,经过民主程序,征得职工同意后,可以根据生产任务情况灵活安排工作时间。二是明确规定各地可结合实际实施特殊工时审批清单式改革。
这项规定有利于企业减负,有利于稳定就业,有利于减少劳资纠纷。
4、引导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社会权益
引导更多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主要是针对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从业人员、家政企业从业人员、非全日制用工、以及未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从业人员的参保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即: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新业态从业人员,应当依法参加社会保险。
员工制家政企业从业人员不符合签订劳动合同情形的,从业人员可作为灵活就业人员按规定自愿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或城乡居民社会保险;非全日制用工和未与新业态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新业态从业人员,可以按规定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社会保险。
5、探索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机制
探索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机制,主要包含5方面的含义:
先行参保。新业态从业人员可以按规定先行参加工伤保险。
自觉自愿。平台可自愿选择是否参加工伤保险;参保的平台应自觉落实用工主体责任,规范用工管理;依法承担用人单位应承担的工伤保险责任。
平等统一。参加工伤保险的新业态从业人员依法享有并履行与用人单位其他已参保职工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保持工伤保险制度的统一性。
三方协作。考虑到平台经营方式的特殊性,允许参保的平台通过购买商业保险的形式,把应承担的工伤保险责任转由商业保险承担,构建政府、商保、平台三方协作的机制。
多重参保。建立多重劳动关系的新业态从业人员,各用人单位均需履行参保义务,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应保尽保。
这项规定为新业态从业人员特别是快递员、外卖骑手等高危职业人群,在发生职业伤害时,提供了一条工伤保险保障路径。
6、提供新业态就业技能和职业技能培训服务
切实做好新业态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工作,主要是对人才、就业创业、职业技能培训等优惠政策进行范围拓展,旨在促进新业态企业平等享有公共服务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