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人告诉我中级会计没过,可谁能告诉我到底是多少分?
2021-09-30上一篇 : 注意 2019年第二批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开始的通知!|下一篇 : G7再迎重量级高管,张杰龙出任首席财务官
每每谈及公司财务部,人们一贯的认知与见解,都会给财务人员几个基本的“角色定位”,而这些浅层的认知导致财务人在工作过程中总是会遇到一些“不得不解释却又解释不通的事”,时间长了,懒得去辩解,反而更让同事觉得公司的财务大多都是这样的:
然而,一家企业的财务人员,真的如大众理解的那些形象吗?关于这些点,你们真的误会财务了……
误区一:
发工资的≠算工资的
每月到了发薪日,如果薪资和个人预期有出入,同事纷纷踏上财务部的门,或者消息疯狂轰炸:我这月工资就这么点儿???
或者遇到公司发薪延迟,大家都会疯狂@公司财务:
“工资怎么还没发?”
“到底什么时候发工资?”
“你们都在干啥,发工资就没个准点儿吗?”
然而,财务每月仅仅只是负责给你的工资卡里打卡入账而已,而对于薪资的结算,绩效的评定,考勤考核,发薪时间的确认……等等一系列与你薪资相关的,都归于人事行政部比对核算,而财务人员只是完成了一个发薪的动作而已……
他们打钱,却顺道承担了所有与钱有关的所有职责……
你们真的误会了。
误区二:
管钱的≠薪资高
让我们来看一组某招聘网站在北京地区对“会计”一职的招聘薪资区间:
不难看出,在北京地区,企业对会计岗位的招聘薪资区间,最高不过8000元/月,而最低仅3000元/月…..
更不用说其他二三线城市甚至四线城市对会计岗位的薪资标准了……
然而,人们大多理解为,但凡公司财务部的人员,均属于“关键岗位”,而他们的薪资自然也不低。
“管钱的怎么可能工资低嘛……”
这其实是对财务人员最大的一个误解了。
误区三:
会做账≠能做假账
很多在财务管理方面不是很理智的老板,往往都觉得可以依靠财务通过“做假账”来填补企业财务漏洞,可以让税务合理化,可以让报表很好看……
然而,任何一名从事财务方面的工作人员,都深深明白一点:做假账是违法的。
所以,恳请各位“非理智理财”的各位老板,在“做假账”这件事上,还是对财务人员高抬贵手吧……
误区四:
做财务≠数学好
让我们来看一组大学会计专业为同学们开设的课程列表:
看到没有……
所有的课程里面,能够与“数学”挂钩的课程几乎寥寥无几,现实工作中,财务人员往往忙碌到甚至连两位数以内的加减法都需要依赖计算器……
所以也就不要再惊讶于为何每一位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位上必不可少的就是一部计算器了。
误区五:
能开票≠什么票都能开
认真讲,财务人员没有强大到这种程度。
部分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的企业甚至都无法自主开票,发票的开具要根据企业服务类目向税局申请开票才能拿到发票。
再者,并不属于发票报销范畴内开具的发票,会被税务机关认作“虚开发票”,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有被税务机关稽查的风险!这会对企业产生严重的影响,更不用说,发票开错(企业抬头不对,税号不对,项目不对,类目不对,甚至开具个人发票等)这种最基本的错误会给财务工作带来多大的影响了。
所以,请在财务人员告知你所开具的发票无法报销时,不要抱怨他们,他们是在守住企业最基本的风险防线!
误区六:
做财务≠铁饭碗
随着企业的业务发展模式的拓展,企业财务人员所需要涉及的工作内容也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做账做表。
他们除了每天处理那些堆山码海的报销单据以外,还要兼顾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员工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合同审核,资产清算,财务报表等一系列跟企业业务挂钩的工作…..
同时他们得跟企业员工,老板,法务,税务局,董事会,投资方等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毫不夸张的说,企业每一位财务工作人员,都是超能赛亚人。
然而,在面对更多的事务时,他们当然不得不无休止的进行学习,税收政策时刻在变,企业业务在不停转变…..每一个可能牵扯到企业资金变动的工作,他们都得不断进行学习,才能满足企业需求,一旦在某个方面形成短板,就随时会面临被淘汰的可能…..
当然,以上这六点,也仅仅只是大众对财务人员的一些普遍认知的误区,实际工作中,他们所面对的误区远远不止这些……
路漫漫其修远,人们总是在被误解中慢慢成长。也许职场的艰辛总会让每一位辛勤付出的财务工作者感到疲惫,但也正是你们的不苟严苛,才得以每个成长的企业蒸蒸日上!愿你们可以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请善待每一位财务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