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纳服提升,优化营商环境 任城区税务局纳服提升在行动
2021-10-01上一篇 : 这次实习,小白体验到这样的税务服务|下一篇 : 慌了!国家已经动手!9月1日起,严查个人银行账户避税的!
两会是对自1959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由于两场会议会期基本重合,而且对于国家运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的高,故简称做“两会”。从省级地方到中央,各地的政协及人大的全体会议的会期全部基本重合,所以两会的名称可以同时适用于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
5月21日~28日,全国两会召开,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特殊背景下的全国两会,中小微企业最关心哪些热点?代表们会提出怎样的提案、建议?各部门又将如何回应?
01 优化营商环境
对近2000名民营企业负责人建议取保候审,审结一审涉“放管服”行政案28万余件。
最高法报告提出,各级法院审结一审商事案件453.7万件。依法审理涉“放管服”改革行政诉讼案件,支持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4万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有司法解释进行清理,废止103件,废除一切对民营企业的不平等规定。
最高检报告提出,对1971名依法可不继续羁押的民营企业负责人建议办案机关取保候审;对既未撤案又未移送审查起诉、长期搁置的“挂案”组织专项清理,排查出2687件,已督促结案1181件。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文新表示,世界银行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世界排名有大幅跃升,这与平等保护企业和企业家人身、财产合法权利,审慎对待涉及民营企业案件等做法是分不开的。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检察院检察长冯键表示,一些企业家反映,当前基层办案仍有长期拖延、搁置的现象,影响企业正常经营。他建议落实服务民营经济检察政策,切实做到慎捕、慎诉。
02扶持数字技术为中小微企业纾困减负
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就拟从灵活用工、金融扶持等角度提出针对中小企业的建议。
在《关于进一步稳定就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中,姚劲波提出:进一步降低公积金和社保缴纳比例,减轻企业经营负担;积极推动灵活用工等新模式,有效分担企业用工成本;引导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合作,解决企业融资需求。
“疫情期间,推行灵活用工和共享用工模式,可实现企业间快速高效的人力资源互补,分担公司成本,增加就业容量,缓解临时性供需矛盾”,为此,姚劲波建议一方面政府以定向补贴等方式,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搭建灵活用工和共享用工平台,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吸引更多有需求的企业通过平台发布信息,促进供需信息精准对接。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出台社保缴纳指导性政策,如社保缴纳部分可由双方用工企业共同缴纳,并约定分摊比例。
针对中小企业融贷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的问题,姚劲波认为,大量中小微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与用户达成交易,在线上沉淀了海量数据,因此建议在政府指导下,金融机构与拥有大数据资源的互联网平台深度合作,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深度分析其生产经营信息,从而生成企业风险报告,计算出可贷款额度,确保安全高效地提供融贷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则认为,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金融扶持是必要举措,但关键要着眼于长效机制建设。张近东建议引入产业力量,实现对小微企业的综合扶持,“从长远来看,要加强产业链协同,通过数据、资金、人才等环节的打通共享为小微企业创造更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形成产业协同合力。”
马化腾同样在建议中呼吁以数字技术、创新模式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如马化腾在建议中指出,短期“人力上云”“共享用工”等新模式,可以缓解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境,强化金融服务的数字化升级,提升金融服务精准性,可疏通帮扶中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中长期而言,做强云平台,推动传统中小微企业进行全面化数字化升级,有利于提升中小微企业的整体实力。
03政府工作报告中帮扶中小企业的举措,如何落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回应:
去年我们对中小企业在内的广大企业降低了税费,今年还要延续执行这个政策。另外针对今年疫情的防控形势,又出台了一系列财税、金融、社保、用能等等方面的政策。中央政府大概一共出台了有90条各项政策。下一步的工作,第一,发挥好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督促各相关部门把这些好政策尽快能够制定细则,落实下去。第二,进一步督促各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发挥作用,能够结合当地的实际,为本地中小企业制定相关的政策,也推动中央层面的这些政策能够落地见效。第三,今年下半年,我们将组织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各地落实这些政策的情况做一个第三方评估,使政策尽快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