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财务人需要做好这几项会计基础工作
2021-10-02上一篇 : 买房赚到多少钱算财务自由|下一篇 : 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延伸,让你“家门口办政事”
2月21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西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五场),通报我市有序稳妥推进企业开复工以及正常出行保障等有关情况。
如何让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不误
看看这些“硬核”举措
——
经开区:
复工产能占到全区70%
据西安市委常委,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西安高铁新城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玉苏甫江介绍,截至目前,经开区复工企业和连续生产企业累计208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02家,复工产能占到全区的70%。
为了保障企业安全复工复产,经开区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一是突出产业优势,全力保防控、保民生
建立复工企业 “白名单”,鼓励、支持医药研发、物流配送、食品饮料等企业先行复工复产,有效保障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供应。
二是坚持一企一策,全力抓服务、促复工
针对陕汽、吉利等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按照“一企一策一专班”要求,由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牵头成立工作专班;针对中小企业,实行派驻专员制度,帮助企业解决招聘用工、原材料保障、物流运输等困难和问题,推动企业“能复尽复、能复早复”。
三是强化政策支撑,全力增动能、激活力
用足用好西安市“21条”等各项政策措施,打好政策“组合拳”,从金融信贷、员工返岗、物流配送、协作配套等方面落实好相关政策措施。设立2000万元专项资金,增强企业抗击疫情、稳定发展的信心。征集企业信贷需求,协调指导金融机构开辟绿色通道,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服务支持力度。
四是加快手续办理,全力优环境、提效能
全面推行线上审批、不见面审批,通过“网上办”“预约办”等方式,累计完成网办事项450件,现场预约急办事项20余件,处理企业咨询事项2000余件。对29个市级重点项目实行“一对一”服务,实施针对性的指导。
高新区:
“五大服务”助力企业安全复工复产
截至2月20日,高新区累计复工复产企业505家,到岗职工7.6万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2家,复工企业的产值贡献度达到95%以上;累计复工重点项目61个,到岗人数6900人。
西安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航天基地党工委书记钟洪江表示,高新区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以下五方面的服务举措:
第一,实行“一企一案制”
制定出台企业疫情防控报备和复工审批工作指南,明确由企业所在园区负责、行业主管部门指导、街镇配合、审计部门全流程监督、5~6名防疫专家全程参与,组成复工审批服务团队,上门为企业提供专业指导。目前有33个组、132人,24小时进行现场审批服务。
第二,实行“三个责任制”
按照“谁出租、谁负责” “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出租房和用工企业两方面的主体责任,夯实街镇、园区属地责任和行业部门的监管责任,筑牢疫情防控责任链,分区分级精准防控。
第三,实行“三专现场服务制”
一是为企业提供“三专服务”,为3000人以上的企业派驻服务专班,为1000人以上3000人以下的企业派驻服务小组,为1000人以下的企业派驻1名服务专员,共向企业派驻专员352人。
二是开展为企业送信心、送政策、送奖励、送服务、送慰问的“五送”活动,对2019年度突出贡献企业提前兑现表彰,把奖励送上门。
三是强化政策支持,出台应对疫情“科研攻关重大专项政策”,单项最高支持500万,对28个攻关项目给予2000万元支持;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十条”,为中小企业减免房租,对租用高新区自有物业免收2个月租金;出台“复工企业用工专项政策六条”,对返回的员工,省内的每人补助交通费200元,省外补助300元;出台“保供应惠民生5项政策”,给大型超市在社区设立便民蔬菜供应点每天补贴3000元;出台“扩大蔬菜生产专项政策”,在每亩新建蔬菜大棚补贴6000元基础上,鼓励农业合作社有组织地发展设施农业,每组织新增一亩蔬菜大棚,给予合作社500元补贴;出台“金融支持企业发展十条政策”,设立1亿元疫情防控专项资金,统筹安排用于区内企业复工涉及各项工作支出。
四是帮助企业招工,派出16个招工小组,分赴省内各市,以及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山西省等地区招聘工人。
五是帮助企业解决返岗职工的交通运输,协助企业组织定点包专车、包专列、包专机等方式,把返岗职工转接回来。
第四,实行“一人一档制”
充分利用“进知解”疫情防控数字化平台,按照“一人一档”,免费为企业返岗职工进行 “电子体检”,帮助企业建立职工健康信息档案。
第五,实行“双重关爱制”
全面落实政策性补贴,积极做好企业返岗员工隔离关爱工作,指定10家“三返”人员定点宾馆(约2000张床位),妥善解决返岗留观人员后顾之忧。
西咸新区:
推行项目“不见面”审批,开展“云招商”
西咸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康军表示,当前,西咸新区范围内重点项目和企业已展现出积极复工的良好态势。截至2月20日,已累计复工规上工业企业75家,累计复工人数近万人。十四运小轮车运动项目、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中国国际丝路中心大厦等一大批市级重点项目已经实现全面复工。
一、 打好政策组合拳,支持企业复产复工
第一时间出台关于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的16条政策措施,在金融服务、延期缴费、房租减免、援企稳岗、员工培训等方面给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比如,在用地保障方面,优先保障工业等产业类项目用地需求,降低土地出让竞买保证金标准,允许分期缴纳土地出让价款,缴款期限最长可延长6个月到一年,并免收利息及滞纳金。在降低企业负担方面,对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可申请缓缴建设工程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三个月。在金融支持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应急转贷服务,缓解中小企业续贷资金压力,
同时,与省国开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对接,为新区企业提供百亿规模的贷款置换或贷款延期5~8年的信贷服务扶持。同时,严格落实西安市关于稳定就业方面的政策,给予企业新招录员工每人2000元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助、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社会保险补助。
二、 做好服务多面手,营造复工复产有利环境
按照“一人一企一策一方案”全覆盖的原则,对产值过亿元的重点工业企业和省、市级重点项目,提供管家式服务,抽调32名处级干部作为驻厂联络员,帮助企业制定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方案,协调解决存在困难。
三、 探索工作新路径,保障项目加快推进
在手续办理方面,对于公益类、民生类及产业类项目可以容缺先行办理规划、建设手续。加快手续办理进度,上半年开复工的项目,2月底前实现所有手续清零。在审批服务方面,大力倡导网上办事、网上审批、网上交易,进行审批资料的电子化收集,推行项目“不见面”审批。在招商引资方面,开展“云招商”,采取电话、定向邮件、网络视频等方式,加强意向项目的网上对接力度,已经通过云端服务签约项目12个,近期西咸新区将组织42个重点项目网络集中签约,实现项目集中签约从“面对面”到“屏对屏”。在项目推进方面,筹备召开西安国际足球中心项目设计方案的全球视频评审会,确保项目不受疫情影响,如期推进。
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推动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西安
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