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筹划是什么?
2021-10-02上一篇 : 2018年大批会计集体跳槽!彻底崩溃,到底出了什么事?|下一篇 : 公司经营不下去了,到底零申报好?还是注销好?
看到很多小伙伴在咨询税务筹划,对这个词语概念不是很清楚,亦或者不太了解这种行为是不是违法?
今天,作为一名“大神”,我来给大家好好说说。
首先,从初级入门开始,学习一下税收的概念。
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依照税收收入归属和征管管辖权限的不同,中国税务部门可分为国税和地税两个不同的系统。
国税主要是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如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关税以及关乎国计民生的主要税种的部分税收,如增值税;
地税则主要负责合适地方征管的税种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如营业税、耕地占用税、车船使用税等。
可以这么说,税收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础;税收和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但对于税收筹划这个活动来说,大多情况下针对的是企业层面的税务活动。
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就是企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事项的事先筹划,最终使企业获取最大的税收利益。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在税法及相关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企业对经营中各环节,如组织结构、内部核算、投资、交易、筹资、产权重组等事项进行筹划,在众多的纳税方案中,选择税收负担最低的方式。税收筹划及其后果与税法的内在要求一致,它既不影响和削弱税收的法律地位,也不影响和削弱税收的各种职能和功能;它的原则是在不违反税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进行的,是在对政府制定的税法进行精细比较后的优化选择。真正意义上的税收筹划是一个企业不断走向成熟和理性的标志,是一个企业纳税意识不断增强的表现。
划重点:
法律允许范围内:税收筹划一定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的,超出了法律规定的范围,纳税筹划就失去了意义。
企业成熟和理性的标志:一个企业,税收筹划做的越全面,越细致,则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使得企业更科学的发展,更是企业税务意识、税务科学化的象征。
那么,有人会问了,既然税收是国家的基础,那岂不是缴纳的越多越好,国家税收增加,就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什么还要税收筹划,减少税收呢?
这些想法的朋友,内心一定是爱国主义者,时刻为国家大义考虑,为你点赞。
但这样的想法是有些片面的,税收当然是越多越好,但税收越多,意味着企业承担的税务压力越大,参考历史上一些事迹,有多少王朝最终都因为苛捐杂税过重,引起民众不满,而走向衰亡。因此,合理、科学的税收政策,在既能满足国家税收需求,有不对让民众、企业造成过大负担的税收方案,才是有益于社会稳定、持续、科学发展的。
税收筹划的意义
(1)税务筹划有助于纳税人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纳税人通过税务筹划一方面可以减少现金流出,从而达到在现金流入不变的前提下增加净流量;另一方面,可以延迟现金流出时间,利用货币的时间价值获得一笔没有成本的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帮助纳税人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2)有利于减少企业自身的“偷、逃、欠、骗、抗”税等税收违法行为的发生,强化纳税意识,实现诚信纳税。税务筹划的存在和发展为纳税人节约税收开支提供了合法的渠道,这在客观上减少了企业税收违法的可能性,使其远离税收违法行为。
(3)有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尤其是财务和会计的管理水平。如果一个国家的现行税收法规存在漏洞而纳税人却无视其存在,这可能意味着纳税人经营水平层次较低,对现有税法没有太深层次的掌握,就更谈不上依法纳税和诚信纳税。
(4)有利于完善税制,增加国家税收。税务筹划有利于企业降低税务成本,也有利于贯彻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有机结合,从而增加国家税收。如税务筹划中的避税筹划,就是对现有税法缺陷作出的昭示,暴露了现有税收法规的不足,国家则可根据税法缺陷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对现有税法进行修正,以完善国家的税收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