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博览财富》 百姓金融服务认知情况及满意度调查 上
2021-10-03上一篇 : 指南 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形,整理全了!|下一篇 : 公司记账报税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服务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无”到“有”再到“强”。
对老百姓来说,金融服务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并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让人们可以7×24小时轻松享受到无微不至的金融服务。
那么,对于我国金融服务的发展,人们的感受如何?满意度怎样?有哪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为此,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联合《金融博览·财富》杂志对全国6000位受访者进行了在线调查。
数字100的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对于近几十年来我国金融服务发展的总体评价较高。其中,35%的受访者给出了9-10分的评分,而给出7-8分的人则占到了44%。在我国金融服务发展的整体满意度方面,选择满意(49%)和很满意(16%)的受访者占比超过了6成。
一、支付:金融服务变化最大
在问及受访者“近几十年来我国金融服务发展变化最大的领域”时,调查数据显示,支付领域以67%的绝对优势获得第一。然后是银行、住房金融、基金、保险、央行的金融服务(如征信、反假币、反洗钱等)等,比例都相差不大(见图1)。
数据来源:数字100数据研究院
回想起我国支付的发展历程,从计划经济下稀缺的粮票、布票等,到改革开放初期塞满钱包的现金,再到21世纪初各大银行发行的银行卡,以及如今的移动支付,支付行业的巨变让世界为之瞩目。
与此同时,支付行业的创新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及消费习惯,而不断改变的支付介质则反映了民众对方便快捷以及高安全性支付方式需求的不断提升。
更进一步,站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上,当问及人们希望下一个百年金融服务在哪些领域有更大的发展变化时,调查数据显示,44%的受访者选择了住房金融,然后依次是央行的金融服务(如征信、反假币、反洗钱等)、支付、保险、银行和基金,占比分别为37%、36%、36%、33%和30%(见图2)。
数据来源:数字100数据研究院
从数据可以看出,住房作为居民的头等大事,使得住房金融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而伴随着房价居高不下,居民住房贷款的灵活性和便利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银行:75%的受访者评分在7分以上
银行业是金融体系的基础和“老大哥”。百年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银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从初建时期的弱小和不健全状态一举变成世界上比较强大的和初具现代化特征的银行体系,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金融支持。
那么,百姓对银行业金融服务的印象如何呢?调查数据显示,13%的受访者表示“很满意”,47%的人表示“满意”,而28%的人选择了“一般”。在具体的打分方面(满分为10分),28%的受访者选择了9-10分,47%的人选择了7-8分,18%的人选择了5-6分。总体上,人们给予银行业金融服务的评分比较高(见图3)。
数据来源:数字100数据研究院
● 国有大行最受欢迎,首要考虑服务质量
当问及受访者喜欢去哪类银行办理业务时,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等大型国有银行依然是大多数人的选择(63%),然后依次是城市商业银行(33%)、农村信用社(24%)、股份制银行(21%)和外资银行(11%)。
另外,在选择银行服务所考虑的因素方面,受访者表示,排在前几位的因素分别是业务的办理效率和服务质量(50%)、银行品牌和知名度(43%)、离自己较近(37%)和ATM分布广泛(33%),除此之外,业务和金融产品吸引力程度、能满足个性化需求和个人爱好或从众心理,也分别占比33%、31%和18%。
从受访者所考虑的因素来看,大型国有银行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对人们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在品牌、知名度和服务质量等方面都有较强的优势。
● 对手机银行最满意,合理收费最迫切
一直以来,银行都是金融改革的起点。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金融体系基本就中国人民银行一家机构,占全国金融总资产的93%,它既是一家商业银行,也是一家中央银行。直到1984年1月1日,剥离商业银行业务,中国人民银行才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几十年间,我国银行业金融服务发生了巨变,对此,人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手机银行服务(55%)和跨行支付(51%)发展变化最大(见图4)。其中,50岁以上的人群感触颇深,选择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人群,有72%的人都选择了手机银行服务。
数据来源:数字100数据研究院
与此同时,人们对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的满意度也是所有银行服务中最高的,分别达到了49%和40%。不过,普惠金融服务、存管服务和贷款服务的排名则相对靠后,只有12%、13%和14%的人表示认可。
对银行所提供的金融服务改进方面,31%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在收费合理方面进行改进,然后依次是柜台服务(26%)、跨行支付服务(22%)、贷款服务(22%)和理财服务(22%)。
从上述几个数据来看,银行业金融服务离老百姓的生活最近,也是人们感触最深的方面。另外,对于排名前两位的需要改进的金融服务,也是这些年人们呼吁最多的内容,值得银行业进一步关注。
三、证券:6成受访者评分在7分以上
相较于银行业,我国证券业的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我国资本市场在短短30年间就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和跨越式发展。
对于我国证券金融服务,6成百姓给出了7分以上的评价。对所在地区证券服务的评价中,11%的百姓表示“很满意”,表示“满意”和“一般”的受访者占比分别为36%和39%。
● 资本市场30年,发展成就显著
回顾资本市场30年,在人们眼中,我国证券金融服务发展变化最大的方面依次是移动终端越来越便利(37%)、投资渠道越来越便捷(36%)、市场容量逐步扩大(35%)、制度建设越来越完善(31%)、机构投资者逐步增多(29%)、科技创新越来越强(29%)、投资者保护力度更强(27%)、投资顾问越来越专业(26%)、退市制度更健全(19%)和注册制渐行渐近(18%)(见图5)。
数据来源:数字100数据研究院
对证券服务,百姓最满意的方面同样也是移动终端越来越便利(41%)、投资渠道越来越便捷(37%)、制度建设越来越完善(32%)、科技创新越来越强(30%)、投资者保护力度越来越强(30%)和投资顾问越来越专业(27%)等方面。
更进一步,对于相同选项的比较,其满意度指标总体高于发展变化。这也恰恰反映出,普通百姓对于资本市场在制度建设、市场体系、市场主体、对外开放、风险防控、监管等方面所取得成绩的认可。
● 交易体系安全稳定为重中之重,呼吁保护投资者
对于证券服务,在老百姓看来,交易的安全稳定性最为重要(47%),然后是投资者保护措施的完善(41%)以及实现资产保值增值(38%)(见图6)。
数据来源:数字100数据研究院
其实,在证券服务中,如何更好地帮助百姓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以及更有效地保护投资者,一直是证券业各方关注的焦点,也是难点。
当问及受访者需要改进的证券服务内容时,调查数据显示,投资者保护力度遥遥领先,占比为41%。然后是投资顾问的专业度(30%)、制度建设(27%)、投资渠道的便捷性(27%)和移动终端的便利性(25%)。
可以看出,投资者保护力度仍然是人们高度关注的内容,也是人们期望有更大改进的方面。虽然这几年投资者保护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但是相关的配套制度仍有待完善,投资者保护的效率也有待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