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会计信息化——回顾与展望
2021-10-06上一篇 : 个税6项专项附加扣除常见疑问50答|下一篇 : 软件公司2021年税收筹划,节税方案整理
2018年10月20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和《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众可以在今年11月4日之前在相应的几种渠道提出自己的意见。经过意见收集、再次修改后,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及新拟定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都将于2019年的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在说新政策之前呢,财金菌先为大家解析一些相关问题,让大家能从更全面的角度了解的这次的个税改革。
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新个税改革内容是什么?
自1980年以来的七次个税改革中,今年的改革方案是力度最大的一次。个税的改革内容无非是四块:收入、费用、“起征点”和税率,简单来说,就是将收入减去费用,再减去“起征点”,剩余的部分乘以税率,就是我们交纳的个税。以往的六次改革,大多聚焦于后两块,也就是调高“起征点”,同时调整税率级距,其目标是为了对冲价格上涨的影响。今年的个税改革与之前都不同,一次性对四块内容都进行了改革,力度不可谓不大。
新个税专项的附加扣除是什么?
专项附加扣除为何称为“附加”?就是计算个税时在扣除“起征点”、个人普遍支出的“三险一金”等之后,进一步考虑不同个体、家庭的生活支出,包括对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仅靠提高“起征点”,可以起到减税的效果,但未考虑纳税人的重要生活支出差异,容易造成纳税人之间的实际税负不均衡。
在以前的分类税制下,按照纳税人的分类收入征税,并不是按照纳税人的总体收入征税,没法衡量综合收入水平,因此就无法从总体上考虑个人负担的差异性。这次个税改革,建立起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制度,专项附加扣除也就水到渠成。
怎样上报个人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国税总局相关负责人强调,税务总局将抓紧研究制定配套操作办法。在具体操作中,初步有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申报就能扣除。纳税人只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申报就能享受扣除。申报时尽量减少资料报送、简化办税流程,相关资料和凭证尽量不用报送到税务机关。
二是预缴就能享受。个人还可以将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提供给单位,每个月发放工资、代扣个税时,单位就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扣除,这样大家在每个月的预缴环节就可以享受到改革红利。
三是未扣可以退税。 如果大家没有将自己的相关信息告诉单位,预扣预缴环节没有享受到或者没有享受到位的,可以到第二年办理汇算清缴的时候申请退税,税局部门将为大家提供快速、便捷、安全的退税服务。
四是多方信息共享。在这次个税改革中,税务部门将与多部门实现第三方信息共享,核对申报信息的真实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纳税人提供证明材料,“让信息多跑网路,让纳税人少跑马路”。
了解了以上这些问题后,大家是不是有些明白这次的税改红利基本背景了呢?根据暂行办法,个税专项附加扣除遵循公平合理、简便易行、切实减负、改善民生的原则。
在2019年将施行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中,除了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采取了根据老百姓实际支出来(6万元以内)扣税外,还可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
住房租金:按800元-1200元/月扣除
征求意见稿规定: 纳税人本人及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没有住房,而在主要工作城市租赁住房发生的租金支出,可按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承租的住房位于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年1.44万元(每月1200元);除上述城市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年1.2万元(每月10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小于100万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年9600元(每月800元)。
此外,扣除方式为依据住房租赁合同 扣除。根据规定,纳税人及其配偶不得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小明来举例:
首套房贷款利息:按1000元/月扣除
征求意见稿规定:纳税人本人或配偶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偿还贷款期间,可以按照每年12000元标准定额扣除。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
小明来举例:
赡养老人:按2000元/月扣除
征求意见稿规定: 纳税人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赡养人的赡养支出,可按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年2.4万元(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应当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年2.4万元的扣除额度。
小明来举例:
子女教育:每个子女按1000元/月扣除
征求意见稿规定: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年1.2万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其中,学前教育为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学历教育覆盖小学到博士研究生。
据统计,目前我国公办幼儿园年均收费约8000元、民办幼儿园年均收费约2000元到1.4万元;高中年学费和住宿费900元到3200元;高校本科年学费4200元到1.9万元;研究生年学费8000元到1.3万元。
小明来举例:
继续教育:每人定额扣除3600元到4800元
征求意见稿规定: 纳税人接受学历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教育期间按照每年4800元(每月400元)定额扣除;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年度,按照每年3600元定额扣除。
小明来举例:
大病医疗:对个人自负医药费用超过1.5万元的部分,按照每年6万元的限额据实扣除
征求意见稿规定: 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社会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记录的由个人负担超过1.5万元的医药费用支出部分,为大病医疗支出,可以按照每年6万元标准限额据实扣除。
据悉,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的医保体系,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等报销后,个人实际负担比例和数额较低。将扣除限额定为6万元,能够覆盖大部分大病医疗支出。
小明来举例:
实施专项扣除后,小明每年可以省多少钱呢?财金菌带大家来做道算术题!
一年可以省下5280元!!!做为一个平凡的小市民,财金菌表示hin欢喜,一年下来,多少规划可以添砖加瓦,多少事物,也许能轻松那么一点点了~
当然,长城不是一天砌好的,罗马也不是一天就能跑着到的。实施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既是个税改革亮点,也是难点。 此次公开征求意见旨在广泛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更好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暂行办法出台前,相关部门已经以无方案征求意见方式广泛听取了全国各地专家学者、“两会”代表委员和群众代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