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师CNMA快讯:蒙牛集团管理会计转型实践及启示
2021-10-07上一篇 : 十三五期间 上海税务部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结硕果|下一篇 : 跨周期成长,企业服务市场的火爆才刚刚开始
2014年10月,国家财政部发布《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开启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体系发展道路,明确了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方向和发展目标。
2016年10月,国家财政部发布关于印发《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通知,强调“实现会计工作转型升级取得实效,以建设管理会计体系为抓手,引导、推动管理会计广泛应用”,将中国特色管理会计发展应用上升到“十三五”国家战略,明确了到2020年由国家会计学院培养3万名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人才的目标。
2014到2020年,国家财政部陆续发布中国特色管理会计发展红头文件,《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及系列解读、《关于开展管理会计征文活动的通知》、《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及系列解读、《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等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等。财政部也是要求国家会计学院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面起主渠道作用
国家层面对于中国特色管理会计发展的重视程度很高,对于中国特色管理人才的培养极其重视,所以对于从事和今后将要从事财会行业的人来说,现阶段,积极主动学习管理会计,对接下来职业发展,是难得的机遇!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列的、着重为单位(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会计分支,其职能作用从财务会计单纯的记账、报账和核算扩展到解析过去、控制现在与筹划未来的有机结合,管理会计人员深度参与管理决策、制定计划与绩效管理,帮助管理者制定并实施组织战略。
管理会计,并不是管理本身,而是辅助管理、企业量化管理的工具和方法,通过精益化财务实现精细化管理,是实现转型升级、迈向稳健经营的关键。
一是在服务对象方面:
(1)管理会计主要是为单位内部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化决策的各种财务与管理信息,为强化单位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属于“对内报告会计”。
(2)财务会计虽然对内、对外都能提供基本的会计信息,但主要侧重于对外部相关单位和人员提供财务信息,属于“对外报告会计”。
二是在职能定位方面:
(1)管理会计重在“创造价值”,它渗透于单位管理的全过程,既有助于解析过去,通过对财务会计所提供的资料作进一步的加工,使之更好地适应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的需要;又有助于控制现在,通过及时修正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使单位的经济活动严格按照决策预定的轨道进行;还有助于筹划未来,充分利用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帮助管理部门客观地掌握情况,从而提高预测与决策的科学性,属于“经营管理型会计”。
(2)财务会计则是“记录价值”,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对单位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加工处理,提供并解释历史信息,属于“报账型会计”。
三是在程序与方法方面:
(1)管理会计为单位自身服务,采用的程序与方法灵活多样,具有较大的可选择性。
(2)而财务会计有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较固定的程序与方法,并受会计规范的约束。
通俗地说,财务会计着重“算”,而管理会计是“管”“算”结合;
财务会计面向“外界”,而管理会计面向企业“内部”,为内部决策控制提供资料;财务会计侧重“过去”,而管理会计“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
财务会计要遵循统一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而管理会计的方法和工具更灵活多样。
(节选自《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相比较而言,传统财务会计更容易被智能信息技术取代,而管理会计的工作方法更加灵活高效,能够及时了解企业产品和业务状况,通过管理会计的工具和方法,基于财务数据分析,为企业经营和发展提供决策与控制支持,逐步提升预算、成本、营运、投融资、绩效、战略等管理水平,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能够给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价值。
管理会计应用方向和工具方法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印发《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等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通知,中国特色管理会计应用方向包括:
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财政部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101号) ,是指对企业全局、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配置作出决策和管理的过程。战略,是指企业从全局考虑做出的长远性的谋划。
企业战略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包括选择可竞争的经营领域的总体战略、某经营领域具体竞争策略的业务单位战略(也称竞争战略)和涉及各职能部门的职能战略。
战略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一般包括战略地图、价值链管理等。
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 (财政部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200-201号) ,是指企业以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对未来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和相应的财务结果进行全面预测和筹划,科学、合理配置企业各项财务和非财务资源,并对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分析,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导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进而推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管理活动。
预算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经营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
经营预算(也称业务预算):是指与企业日常业务直接相关的一系列预算,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费用预算、人力资源预算等。
专门决策预算:是指企业重大的或不经常发生的、需要根据特定决策编制的预算,包括投融资决策预算等。
财务预算:是指与企业资金收支、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等有关的预算,包括资金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等。
预算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一般包括滚动预算、零基预算、弹性预算、作业预算等。
企业可整合预算与战略管理领域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 强化预算对战略目标的承接分解;整合预算与成本管理、风险管理领域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强化预算对战略执行的过程控制;整合预算与营运管理领域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强化预算对生产经营的过程监控;整合预算与绩效管理领域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强化预算对战略目标的标杆引导。
企业应用预算管理工具方法,一般按照预算编制、预算 控制、预算调整、预算考核等程序进行。
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财政部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0-304号),是指企业在营运过程中实施成本预测、成本 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成本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一般包括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
企业应结合自身的成本管理目标和实际情况,在保证产品的功能和质量的前提下,选择应用适合企业的成本管理工具方法或综合应用不同成本管理工具方法,以更好地实现成本管理的目标,实现企业最大效益。
营运管理
营运管理(财政部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400-403号),是指为了实现企业战略和营运目标,各级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激励等活动,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物料供应、产品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价值增值管理,核心制度包括内部流程控制和风险管控。
营运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一般包括本量利分析、敏感性分析、边际分析和标杆管理等。
企业应用营运管理工具方法,一般按照营运计划的制定、营运计划的执行、营运计划的调整、营运监控分析与报告、营运绩效管理等程序进行。
投融资管理
投融资管理(财政部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500-502号)包括投资管理和融资管理。
投资管理,是指企业根据自身战略发展规划,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对将资金投入营运进行的管理活动。
融资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在风险匹配的原则 下,对通过一定的融资方式和渠道筹集资金进行的管理活动。企业融资的规模、期限、结构等应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等的需要相匹配。
投融资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一般包括贴现现金流法、项目管理、情景分析、约束资源优化等。
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财政部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600-603号),是指企业与所属单位(部门)、员工之间就绩效目标及如何实现绩效目标达成共识,并帮助和激励员工取得优异绩效,从而实现企业目标的管理过程。
绩效管理的核心是:绩效评价和激励管理。
绩效评价,是指企业运用系统的工具方法,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营运效率与效果进行综合评判的管理活动。绩效评价是企业实施激励管理的重要依据。
激励管理,是指企业运用系统的工具方法,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企业员工工作动力的管理活动。激励管理是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重要手段。
绩效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一般包括关键绩效指标法、经济增加值法、平衡计分卡、股权激励等。
企业管理会计报告
企业管理会计报告(财政部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801号),是指企业运用管理会计方法,根据财务和业务的基础信息加工整理形成的,满足企业价值管理和决策支持需要的内部报告。
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目标是为企业各层级进行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管理活动提供有用信息。
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可按照多种标准进行分类,包括但不限于:
(一)按照管理层级可分为战略层管理会计报告、经营层管理会计报告和业务层管理会计报告;
(二)按照报告内容可分为综合企业管理会计报告 和专项企业管理会计报告;
(三)按照管理会计功能可分为管理规划报告、管理决策报告、 管理控制报告和管理评价报告;
(四)按照责任中心可分为投资中心报告、利润中心报告和成本中心报告;(五)按照报告主体整体性程度可分为整体报告和分部报告。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财政部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802号),是指以财务和业务信息为基础,借助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管理会计信息进行收集、 整理、加工、分析和报告等操作处理,为企业有效开展管理会计活动 提供全面、及时、准确信息支持的各功能模块的有机集合。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序一般包括输入、处理和 输出三个环节。
(一)输入环节,是指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采集或输入数据的过程。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需提供已定义清楚数据规则的数据接口,以自动采集财务和业务数据。
(二)处理环节,是指借助管理会计工具模型进行数据加工处理的过程。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充分利用数据挖掘、在线分析处理等商业智能技术,借助相关工具对数据进行综合查询、分析统计,挖掘 出有助于企业管理活动的信息。
(三)输出环节,是指提供丰富的人机交互工具、集成通用的办公软件等成熟工具,自动生成或导出数据报告的过程。
最终系统输出结果不仅可以采用独立报表或报告的形式展示给用户,也可以输出或嵌入到其他信息系统中,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管理所需的相关、及时的信息。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模块包括成本管理、预算管理、 绩效管理、投资管理、管理会计报告以及其他功能模块。
管理会计是以上各应用内容、工具方法的系统组合和综合应用, 不同级别的会计人员要积极主动学习掌握对应的管理会计理论和工具方法,以满足企业发展各阶段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为企业真正创造价值,成为企业发展核心人才,获得更高的报酬,而不是被智能化系统取代而淘汰的 边缘财务记账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