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小微企业如何解决融资困境!
2021-10-08上一篇 : 打击发票腐败,中国政府试水区块链|下一篇 : 深度好文:怎么快速从财务报表中判断公司的问题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政府及监管部门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金融机构应不断深化金融创新,规范民间融资秩序,以寻找新的突破口,解企业资金之“渴”。
小微企业迫切希望政府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帮助其渡过难关。首先,政府应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调控向市场调控转变,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服务。其次,可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援助、成立专项风险基金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对小微企业的资金支持。最后,建设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组建政策性银行,改善政府、银行、企业之间的关系,适当放松金融管制,为小微企业融资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不断推进金融创新,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1、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来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首先,应积极探索和完善股权融资渠道。虽然大部分小微企业达不到上市条件,但股份制的小微企业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形式直接融资。目前,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地正在积极探索通过场外交易市场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例如,北京中关村推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天津提出建立OTC(柜台交易方式)市场。其次,债券融资方面,小微企业虽难以通过发行债券直接融资,但可尝试采用集合债券的方式,把同一行业的小微企业的贷款资产债券化,为小微企业融资开辟新的道路。2008年浙商银行发行的“浙元一期”债券就是将盈利较好的45家企业80笔共6.963 7亿元的贷款证券化。此外,还可鼓励境外风险投资公司为小微企业提供资金,建立风险投资基金,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2、改革现有的银行体系,构建为小微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体系。我国小微企业迅速增多,且融资需求越来越复杂,相应的银行体系也应多元化。但现行的银行体系以综合性银行为主,主要是为大中型企业、政府和居民提供金融服务。因此构建为小微企业服务的金融企业十分必要。第一,组建政策性银行。发达国家有专门针对中小(包括微型)企业的政策性银行,如德国的复兴信贷银行、日本的中小企业金融公库等。我国可以在现有的三大政策性银行中成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部门,也可以专门设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第二,组建合作银行。小微企业的经营发展依赖于本地资源、市场和人脉,可组建由本地人出资、本地人经营、服务于本地小微企业的合作银行。如美国的社区银行、日本的信用联合。我国以前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本具有合作银行的功能,但现已纷纷被改制为商业银行。第三,调动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的积极性。2012年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措施,提高了商业银行(特别是小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的积极性。截至2013年5月底,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2.22%,比年初增加1.1万亿元。第四,积极发展小银行。截至2011年底,我国虽已有农村商业银行212家,农村合作银行190家,农村信用社2 265家,村镇银行635家,农村资金互助社46家,但仍不能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还需要大力发展小银行。第五,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经营小额贷款业务,利率高于金融机构,但低于民间借贷,并多采用信用贷款方式,有利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3、商业银行应积极推进信贷创新,提高服务效率。银行贷款是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银行应不断推进信贷业务和信贷产品创新,以更好地为小微企业融资服务。
第一,信贷业务创新。一方面,研究小微企业信贷市场结构,对小微企业进一步细分,针对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信贷策略。其次,创新信贷技术,开发适合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估模型,以自动过滤劣质企业。另一方面,创新信贷业务流程,实现信贷业务流程化、电子化,以缩短授信时间,满足小微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如建设银行打造“信贷工厂”模式,成立专门为小微企业服务的小企业经营中心,实现小微企业贷款一站式服务,大大提高了企业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有效地控制了风险。
第二,金融产品创新。银行不断创新金融产品,设计、开发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首先,改变贷款方式。改变以往对小微企业只发放抵押、担保贷款的方式,对优质的小微企业开发推出信用贷款产品。其次,对信贷产品进一步细分,如按行业设计产品,对“三农”小微企业采用林权抵押。再次,加大质押范围。小微企业可通过仓单质押、商铺经营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新型融资工具获得融资帮助。例如,美国70%以上的中小企业靠动产质押融资,而70%的动产质押又是应收账款质押。再如中关村的知识产权质押试点反响极好,通常是“第一周审查、第二周审批、第三周资金到账”,实现了科技型企业无抵押的融资梦。再如农户贷款,浙江绍兴试点推出农村住房抵押创业贷款、农村林权抵押创业贷款等,累计为1千多户小微企业发放小额贷款近1亿元。最后,推行小微企业联贷联保业务,通过组建企业联合体来实现联合贷款、联合担保,保证优质小微企业实现融资。
4、引入保险机制,为小微企业融资保驾护航。保险业要想为小微企业融资发挥社会保险功能,一要积极探索信用管理方式,为小微企业提供风险保障服务。二要加大产品创新,努力为广大小微企业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保险服务。三要加强与有关方面的合作,共担市场风险,共享市场信息,共享市场利润,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良好的环境,合作模式有:一是保险与银行相结合,如贷款抵押物保险、信用保险等;二是保险与担保机构相结合;三是保险与融资租赁相结合;四是保险与贸易融资相结合。
(三)规范民间借贷,帮助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我国民间资本充足,可借助民间资本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目前我国民间借贷仍存在诸多不规范的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给予引导和规范。首先,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民间借贷的法律地位。其次,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地方金融,以增加小型及微型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再次,逐步推进民间借贷利率市场化,降低民间借贷的风险。最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四)小微企业应不断修炼内功,提升自身素质
一方面,小微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健全内部治理结构,以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益及资信水平,这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根本之道。另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应做好产业规划,建立小微企业产业园,促进小微企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和小微企业抵押担保物不足等问题。目前产业集群在浙江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