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 2020年中级会计职称三科电子版无水印官方教材快来领

2021-10-09上一篇 : |下一篇 :

几天前,一汽丰田在成都启动了一款新车型项目。据悉,这款新车型是TNGA技术平台的B级顶级轿车,计划2021年投产下线,年产10万辆。2022年达产后,四川一汽丰田汽车公司预计产值超180亿元。

对汽车行业而言,这算是持续一个多月的“战疫”中,释放出的乐观消息。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雪峰还透露,在疫情冲击下,他们不仅按照计划举行了开工仪式,而且新车型项目建设内容不变,投资额度也不变。

“坚持投资,是因为我们对成都充满信心。”张雪峰说。

的确,说起成都工业,很难忽略全球70%的iPad是成都造,全球一半的笔记本电脑芯片产自成都。

而在此次疫情中,成都工业展现了相当的韧性——2月26日,成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实际复工率就达100%,是全国较早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面复工的副省级城市。

截至3月10日17:00,成都358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1.69万户工业中小企业复工率双双达到100%,员工在岗率分别达92.7%、88.6%。

尤其是口罩生产。目前成都口罩生产企业由疫情初期的6家,已经增加至42家,日产能由30万只增加到600万只。截至3月5日,日产量突破300万只,基本实现自给有余。

这些数字背后,有哪些成都经验?

(1)“疫”有信心

复工的难点和问题:

80%以上集中在上游企业

其实,四川一汽丰田汽车公司也受到疫情的影响。

工厂正式复工是在2月24日,但春节期间,就有两个“熟人”联系上了张雪峰,主动上门帮助协调解决问题。两人分别是成都市经信局汽车产业处处长文彬和成都市龙泉驿区经信局局长杨亚锋。

据悉,他们是成都针对工业企业进行“一对一”服务的专员。疫情以来,成都对3588户规上企业实施“一户一专员”服务,蹲点驻点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对1.69万户规下中小企业实施行业协会专班服务行业不恢复正常,专班就负责到底,企业不恢复正常,专员不返回机关。

▲一汽丰田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雪峰

“复工前后,企业的事情都是和他们一起协商研究,有什么困难,他们也会主动大力协调。”张雪峰说。比如,在采购防疫物资时,企业自有平台的采购量偏低,专员就负责向有关部门沟通,畅通采购渠道,满足生产需要。而在进行复工备案时,专员也和企业进行了多次研讨,确保一次备案通过。

复工时,还有一个“变量”不容忽视——整车生产零部件的供应问题。张雪峰说,在公司现有产业链上,成都有26家零部件企业,如果复工,零部件企业需要和整车协同复工。

问题是,26家分散在成都的几个区县,协调复工时间成了大问题。几天时间内,成都市经信局协调相关区县,最终根据一汽丰田公司复工的时间表,在防疫物资保障,复工计划安排上,优先支持这26家在产业链、供应链上的企业复工复产,保障与整车厂的协同联动。

这也进一步坚定了一汽丰田启动新车型项目的信心和决心。新增投资既是企业对行业发展前景的看好,对疫后经济恢复的看好,也是对一座城市发展理念、营商环境、服务质量的充分肯定。

疫情期间,一汽丰田公司遇到的问题不是个例。成都市经信局局长陈志勇表示,截至目前,成都市经信局共收集到全市工业企业反馈的各类困难和问题2200余项,其中有80%以上都集中在上游企业推迟复工、招工难招工贵、原料断供、物流困难、生产成本上扬、流动资金压力大、市场销售低迷等方面,这也是当前影响企业复工满产的焦点、热点和难点。

但要说问题的解决,成都也进行了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除了专员,成都还搭建八大援企服务平台。针对企业发展需求,搭建产业链协作配套、原材料保障、关键环节(技术)创新攻关、金融服务、能源保障、交通物流保障、人力资源服务、信息化智能化保障八大援企平台。

同时,成都还开通工业政企互通供需对接平台,并主动链接成德眉资工作部门,实现“一个界面、服务同城”,9名处长“早八点半晚十点半”14小时手机热线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困难。

(2)“疫”中寻机!

这些领域的需求激增

成成都软件行业翻盘的关键

如果说制造型企业是在“疫”中寻找信心,那么软件企业则是在“疫”中寻机。

比如,这次疫情直接推动了远程办公、互联网医疗、在线教育、居家娱乐等网络需求的激增,成为了成都软件行业“翻盘”的关键。

成都市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程宏表示,即使是线上需求激增,但对大多软件企业,面临的困难相当严峻。比如,疫情造成企业无法正常开展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和现场服务等业务,下游客户未复工,项目招投标延迟、甚至取消,因此企业收入出现了明显减少。而有服务外包软件企业,项目交付、回款以及新订单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成都软件产业协会秘书长 程宏

但此次疫情推动企业生产方式和市民生活方式的变革毋庸置疑。用成都市经信局局长陈志勇的话说,全市在线教育、线上消费等新兴业态加快发展,数字娱乐、无人配送、健康诊疗、远程办公等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是成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服务提质扩能的良好契机。”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2月20日,市经信局、市财政局第一时间出台《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运行20条政策措施工业和信息化类项目申报指南》实施细则。2月26日,快速启动2020年成都市“首版次”软件产品认定及补助申报相关工作,疫情期间支持额度大幅提升,并且按月度多批次申报认定。

▲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志勇

疫情期间,在成都市经信局的指导下,协会联合移动互联网协会、电子商务协会、物联网产业联盟、人工智能协会和安全可靠联合会,围绕我市抗击疫情的迫切需求,共同向全市相关企业征集城市应用创新产品,分两个批次向社会公开发布了280余项创新产品,涉及分散办公、居家休闲、诊疗服务等三类应用场景,扩大了企业的影响力。

机遇还在继续。抗击疫情,国家推出万亿级新基建建设,全国24省开出共计48万亿大单,今年投资额度将超过8万亿元,并向西部地区倾斜。新基建七大投资领域,不再局限于铁公机的老基建,其中与软件产业直接关联的有4个,包括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

就在几天前,科技部正式批准支持成都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程宏表示,成都软件产业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春天将会来临。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邹悦 摄影记者 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