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019年中级会计实务必备知识点
2021-10-10上一篇 : 重磅 监管引领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下一篇 : 会计准则又变了!发票新规更严!稍不注意就会被罚!
加入2017山西会计交流群 586105286
获取更多备考资料
和小伙伴们共同备考吧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方法》
【考点】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方法
【考频】一般
【难度】较难,不易掌握
存货跌价准备通常应当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但是,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期末对存货进行计量时,如果同一类存货,其中一部分是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另一部分则不存在合同价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区分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和没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存货,分别确定其期末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分别确定是否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例题·单选题】20×3年年末,甲公司库存A原材料账面余额为200万元,数量为10吨。该原材料全部用于生产按照合同约定向乙公司销售的10件B产品。合同约定:甲公司应于20×4年5月1日前向乙公司发出10件B产品,每件售价为30万元(不含增值税)。将A原材料加工成B产品尚需发生加工成本110万元,预计销售每件B产品尚需发生相关税费0.5万元。20×3年年末,市场上A原材料每吨售价为18万元,预计销售每吨A原材料尚需发生相关税费0.2万元。
20×3年年初,A原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3年12月31日对A原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是()。
A.5万元
B.10万元
C.15万元
D.20万元
【答案】C。解析:B产品的可变现净值=30×10-10×0.5=295(万元),B产品的成本=200+110=310(万元),B产品发生减值,故A原材料发生减值,A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295-110=185(万元),甲公司20×3年12月31日对A原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0-185=15(万元)。
《审计目标》
【考点】审计目标
【考频】高频考点
【难度】易掌握,要求考生重点掌握
审计目标包括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以及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相关的审计目标两个层次。
一、审计总体目标
(一)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二)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发挥着导向作用,它界定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范围,直接影响注册会计师计划和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决定了注册会计师如何发表审计意见。
二、认定
管理层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可归纳如下:
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认定的分类 | 各类认定的含义 | 具体审计目标 (注册会计师需要确认的事项) |
发生 | 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 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 |
完整性 | 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 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 |
准确性 | 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 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 |
截止 | 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 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 |
分类 | 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 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 |
2.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认定分类 | 各类认定的含义 | 具体审计目标 (注册会计师需要确认的事项) |
存在 | 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 | 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 |
权利和义务 | 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 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 |
完整性 | 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 已存在的金额均已记录 |
计价和分摊 |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
三、管理层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示例(请重点掌握,教材P156)
管理层认定 | 审计目标 | 审计程序 |
存在 | 资产负债表列示的存货存在 | 实施存货监盘程序 |
完整性 | 销售收入包括了所有已发货的交易 | 检查发货单和销售发票的编号以及销售明细账 |
准确性 | 应收账款反映的销售业务是否基于正确的价格和数量,计算是否准确 | 比较价格清单与发票上的价格、发货单与销售订购单上的数量是否一致,重新计算发票上的金额 |
截止 | 销售业务记录在恰当的期间 | 比较上一年度最后几天和下一年度最初几天的发货单日期与记账日期 |
权利和义务 | 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确实为公司拥有 | 查阅所有权证书、购货合同、结算单和保险单 |
计价和分摊 | 以净值记录应收款项 | 检查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评估计提的坏账准备是否充足 |
【例题1·单选题】有关具体审计目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财务报表中没有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列报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违反了准确性和计价和分摊目标
B.如果已入账的销售交易是对确已发出商品、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交易的记录,但金额计算错误,违反了准确性目标,但没有违反发生目标
C.如果财务报表中将低值易耗品列报为固定资产,违反了准确性和计价和分摊目标
D.如果财务报表附注中没有分别对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等存货成本核算方法做出恰当的说明,违反了分类和可理解性目标
【答案】B。解析:选项A,违反了分类和可理解性目标;选项C,违反了分类和可理解性目标;选项D,违反了准确性以及计价和分摊目标。
【例题2·单选题】对于下列应收账款认定,通过实施函证程序,注册会计师认为最可能证实的是( )。
A.计价和分摊
B.分类
C.存在
D.完整性
【答案】C。解析:对于应收账款函证来说,主要与存在认定相关,另外与计价和分摊、权利和义务有一定的关系。
《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及管理》
【考点】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及管理
【考频】较少
【难度】简单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简称一般纳税人)资格实行登记制,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的纳税人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几个要点:
1.向谁登记: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
2.申请时间
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规定标准的,在申报期结束后20个工作日内按规定办理资格登记或身份选择手续;未按规定时限办理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在规定期限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制作《税务事项通知书》,告知纳税人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相关手续。
3.资格登记的程序
4.书面说明
【例题·单选题】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规定标准的,在申报期结束后规定时间内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资格登记,规定的时限是()。
A.10个工作日内
B.20个工作日内
C.30个工作日内
D.40个工作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