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分录怎么分清谁是借方,谁是贷方? 附会计科目明细表
2021-10-10上一篇 : 会计分录大全,背诵不重要灵活运用才重要!|下一篇 : 注册会计师考前逆袭法宝——会计、审计
会计分录不同于记账凭证,记账凭证要求要素齐全并有严格的审核与编制程序,而会计分录则只是表明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科目与金额,是记账凭证的最简化形式。
刚开始学习编制会计分录不能心急,用心去琢磨其中的规律和技巧结合实际业务 通过反复练习相信你也会成为编制会计分录的高手!下面就先传授给你几个入门级别的小技巧,希望能帮助到你。
(文末有电子版文档及视频教程,需要的速领!!)
一、编制步骤:
初学者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 涉及的账户,分析经济业务涉及到哪些账户发生变化
第二: 账户的性质,分析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
第三: 增减变化情况,分析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金额是多少
第四: 记账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确定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
二、格式和要求:
第一:先借后贷;借和贷要分行写,并且文字和金额的数字都应该错开;在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情况下,要求借方或贷方的文字和金额数字必须对齐。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台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台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带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三、3大编制方法:
第一:层析法
层析法是指将事务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利用层析法进行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其步骤如下:
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
3、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
4、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货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第二、 业务链法
此种方去对于连续性的经济业务比较有效,特别是对容易搞错记账方向效果更加明显。
第三、记账规则法
所谓记账规则法就是指利用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货,借贷必相等”进行编制会计分录。
篇幅有限,先和大家分享到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