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努力做到这5条,理性消费,让自己逐渐走向财务自由
2021-10-13上一篇 : 提醒 小规模纳税人应该知道的事|下一篇 : 实务 个税年度汇算开始啦!APP操作全攻略!
国庆假期,很多朋友都出门看人去了。我选择了把两岁送回老家,宅在郑州,读书看报写东西。
京东花100多买了个很精致的咖啡杯,用来泡茉莉花茶也别有一番趣味。我把自己平日闲暇工作的地点从电脑桌搬到了飘窗,楼下的车水马龙尽收眼底,微风阳光,让人沉醉。
今天10月4号,好好的国庆假期,到现在就算一半已经过完了。真想以后的日子就像现在这样,不用去上班,不用为业绩目标达不成而焦虑;不用看领导脸色、揣摩领导心情;不用为解决形形色色的客户问题绞尽脑汁;更主要的是,不用为每月的房贷车贷从何处来发愁。
在去年,有个很火的段子。说一个HR问求职者工作的理想是什么。求职者说,别跟我谈理想,我的理想是不上班。今年似乎回答高明了一些,叫实现财务自由。
过去一直以为财务自由就是想买什么买得起,不用为了钱而发愁。当然我想买的衣服化妆品、包包单件贵了也不过千元。在买郑州这套房子之前,我有一段时间觉得自己是实现了财务自由的。老家一千多的房贷还起来不疼不痒,每月逛一次商场,买日用品一直在公司楼下的进口超市,可以说生活很小资很惬意了。
直到去年鬼使神差想在郑州买套房子,而且是说买就交定金那种。首付加税费一共花了50多万。人生第一次感到伤筋动骨了。手中的积蓄、信用卡,还有老爸赞助了万块钱才算搞定。接下来开启为期一年的还债计划,信用卡的负债、拿老爸的钱,还有又增加的6000月供。
每天一睁眼就是今天必须赚够八百块钱,这个月的基本生活才能不受影响。过去月入两万过的是赛神仙的日子。供第二套房开始,2万已经是一个起码的生活线了。
年初郑州划归中国新一线城市的时候,在杂志上看到了一个关于一线城市财务自由门槛。胡润的界定门槛还是比较高的。胡润在今年1月发表的关于财务自由的报告中称,如果生活在中国的一线城市,实现财务自由的标准约是2.9亿人民币。数了数九位数。我目前不算负债,假设房子均为全款,也不到百分之一。
想想还是算了。好好工作吧,每月兢兢业业、努力赚钱,这样,在每月发工资的时候,就会有心理安慰:你会发现,你能买得起什么呀?什么也买不起。
在这个人比人气死人的时代,财富自由真的没有什么严格的界定。因为永远是百万富翁羡慕千万富翁、千万富翁羡慕亿万富文、亿万富翁想当世界首富的状况。
网上也有关于财务自由的层次界定:
1:菜场自由在菜场只要自己愿意买哪种菜就买哪种菜,不看菜的价格。
2:饭店自由在饭店吃饭只要自己愿意去哪个饭店就去哪个饭店,不看饭店的价格。
3:旅游自由只要自己愿意去哪里旅游就去哪里,不看旅游的价格。
4:汽车自由只要自己愿意选择买什么车就买什么车,不看车子的价格。
5:学校自由只要自己愿意选择什么学校就读就选择什么学校(这主要可能是为子女),不看学校的学费高低及其其他成本。
6:工作自由只要自己愿意选择什么工作就选择什么工作,没有这个工作就自己创造一个这样的岗位,不计较这个工作是否能赚钱。
7:看病自由只要能看好病不计较医疗费的高低。
8:房子自由只要自己愿意买什么房子就买什么房子,不计较房价的高低。
9:国籍自由自己愿意选择哪个国家作为国籍就哪个国家,不计较成本高低。
我觉得有些界定是有点扯的,比如说,工作自由,不计较工作是否赚钱,既然都不在乎钱了,为什么还要工作呢?还有,看病自由,在中国,你是不计较医疗费的高低,可是你得考虑有没有床位、专家能不能亲自诊断好不好?况且,实现看病自由的人,99%是通过完善的疾病保险实现的,不见得是特别有钱的人,只能说是很有规划懂得未雨绸缪的人。瞬间觉得我这种身体健康也有500万医疗保障的人,还是怪值钱的。
我觉得,财务自由是需要包邮一颗平常和自由心的。
一个人要有多少资产,才能达到心灵的自由?这是因人而异的,并没有标准答案。我爹一个月三千块钱退休工资,跟我妈住着单位分的100平的福利房,健健康康的就觉得自己过得赛神仙。
一个真正财务自由的人应该是,手有闲钱,人也闲庭若步,保持有一个平常自由心。
钱不一定能使人自由,单但没钱一定不自由。若要达到财务自由,既要身往之,还要心往之。
不为衣食的节俭而感到羞愧,因为你不需要用大腹便便来证明你的富有;
不必为得到尊重而炫耀财富,因为人格已竞显光辉;
拥有财富,只为让爱你的和你爱的人过上舒适有尊严的生活。这样的财富才能达到真正的心灵自由,
大概这就是实现真正财务自由的真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