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经济“毛细血管” 政企联合服务中小企业
2021-10-14上一篇 : 完整版:《个税新政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解读》|下一篇 : 退役军人奏响“军绿税蓝”交响乐
脱贫路上,农行金融不缺席。
记者从福建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2020年6月末,福建全省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277.7亿元;个人及产业精准扶贫贷款余额202.87亿元,同比增长67.65%。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作为三农服务的“生力军”,中国农业银行福建分行打造利器,创新金融扶贫模式。中国农业银行福建分行农户金融部负责人黄心田表示,中国农业银行福建分行通过深度探访贫困地区,为贫困地区研究创新金融扶贫模式,设计金融扶贫产品,为脱贫构建金融服务长效机制。
激发生产动能 开启线上扶贫
——帮扶一个人,发展一个村
被称为“中国第一贫困村”的赤溪村位于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磻溪镇,2019年底,福建省现行标准下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2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摘帽,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退出。这其中,有一位90后的返乡创业大学生杜赢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有人叫他脱贫致富的“新农村人”,也有人称他为带头创业的“领路人”。“总有人问我为什么毕业后会选择回来创业,我觉得在家一样有机会,所以就选择回乡创业了,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我们赤溪的白茶。”杜赢挠着头红着脸说,产品入驻农业银行的扶贫商城后,短短几个月所取得的成效大大超过他的预期。
据中国农业银行福建分行农户金融部负责人黄心田介绍,扶贫商城是中国农业银行为贫困地区搭建特色农产品展销平台,农户将产品入驻扶贫商城,进行线上销售,农业银行联手百余家中央和国家机关单位、央企开展合作,今年以来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140万元,线上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999.09万元,线下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1156万元。
农业银行福建福鼎支行客户经理在福鼎赤溪村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教客户使用线上服务。
此外,中国农业银行福建分行摸准脉络,进一步加大金融精准扶贫力度。为解决贫困地区产权不明晰,缺乏有效抵押物的贷款难题,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专门为农民设计的一款线上化、批量化、便捷化、普惠化的贷款产品——惠农e贷。采用信用方式发放贷款,支持政府增信、法人保证、抵质押等多种担保方式,系统自动审查审批,贷款快速到账。
中国农业银行福建分行积极推进惠农e贷进村,掌银示范村建设、智慧生态场景、聚合码一条街、银村共建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在赤溪村升级了惠农通服务点,安装了“惠农e站”、智慧收银机“e福通”等自主研发的新设备,今年以来已经在赤溪村发放惠农e贷103户、860万元。上线“暖到家”商户1家、专业化服务金融小店5个、入驻总行扶贫商城1个、上线智慧旅游、智慧党建场景各1个,为当地农民提供更为便捷的综合金融服务。
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金融力量已成为脱贫攻坚的有力支持。黄心田告诉我们,金融扶贫不是大水浇灌式的形式,而是应该精细滴灌,通过发挥金融市场特有的功能和机制,做到可持续扶贫,使农户通过勤奋劳动获得有保障的基本收入,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赤溪村越来越多的村民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独具“赤溪”特色的产业品牌,加上农业银行的精准金融“助攻”,如今的赤溪村已改头换面,贫穷已成为过去式。
老区苏区”大“扶贫 同心保稳菜篮子
——立足县域,精准化、重点化
以农为本,服务三农,农业银行把老区苏区作为全行金融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先后出台十条意见,针对老区苏区基础设施的项目、大客户项目、法人小微企业的客户、农户项目,实施优惠政策。
在政策的指引下,去年到今年为止,中国农业银行福建分行为老区苏区的贷款投放增加256亿,对省级贫困县精准扶贫的贷款达到22亿,其中法人、产业扶贫是14亿,比较年初增加1.62亿。今年更是率先对生猪养殖产业,突破以往常规的产业支持。
农行福建漳州南靖县支行服务团队到生猪养殖场了解生产经营及金融需求情况。
作为我国大多数居民最主要的肉类食品,猪肉价格是民生大事。稳定生猪生产、保障猪肉供应,将是今年猪肉保供稳价是关键。随着中央、地方各部门随之纷纷出手,中国农业银行福建分行加大对生猪产业的支持,与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进行合作,将规模超过500头的名单逐户调查,符合条件的予以信贷支持,截止6月末,生猪全产业链授信户数2422户,比年初增加1635户;授信金额49.9亿元,比年初增加27.5亿元;贷款余额33.8亿元,比年初新增26亿元,增幅达333%,增量在全国农行系统排名第二。
化解返贫风险 建立长效机制
—— 既抓脱贫,又防返贫
在脱贫攻坚工作推进过程中,边脱贫边返贫边致贫现象长期存在。尤其是脱贫不稳定户及边缘易致贫户,中国农业银行福建分行优先保障贫困地区信贷规模,加大对2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信贷资源、战略性经济资本配置力度,向边缘户提供金融帮扶防止返贫,做好脱贫不稳定户金融服务,对已脱贫享受政策的不稳定户,继续执行与未脱贫户相同的支持政策,帮助已脱贫人口实现稳定脱贫。从源头防控、融资保障、产品销售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构建防范返贫致贫长效保障机制。
农业银行福建福鼎支行客户经理团队向太姥山镇方家山村农户李照铁了解白茶生产经营情况,上门办理快农贷业务。
方家山村位于福鼎市太姥山景区,是省级贫困村,也是少数民族畲族村,总人口约866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36人。全村共计有茶企24家,村里的村民大多以“茶”为主要产业。
为解决方家山村茶企茶农融资担保难问题,农行省市县三级行上下联动,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为该村量身定做惠农e贷(福鼎方家山村)专属金融服务方案,对该村24家茶企的主要实体形式经营的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差异化授信,用于茶企种植、加工、销售、储藏等产业经营,支持乡村白茶产业发展。根据茶企茶园基地的种植规模、年销售收入、SC认证、厂房面积等条件,给予差异化授信,最高额度可达30万元。对从事茶园改造与新建生态茶业基地、茶叶种植的农户,符合信贷准入条件的,以农业银行“茶农贷”进行信贷支持。如今,在方家山已支持茶企法定代表人22户,贷款金额350万元;普通茶农惠农e贷36户,金额198万元。
方家山村产业扶贫显成效,一名农户告诉记者,在政策补贴及中国农业银行金融扶贫的支持下,有更多的村民首先选择“茶农贷”来发展新产业,防止返贫。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决胜之年,“接下来我们也将帮助村里低收入的村民,鼓励他们创业增收,给他们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和就业政策,让他们有稳定的收入,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防止返贫,确保“一个不落下”。中国农业银行福建分行表示,将继续铆足干劲,坚持“四不摘、两不脱”政策要求,建立健全脱贫攻坚长效机制,推动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高质量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陈文婷 邱悦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