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的三个维度是哪些?
2021-10-14上一篇 : 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下一篇 : 2020年管理会计师 中级 第一期全国统考,现火热报名中!!!
管理会计的萌芽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第一次世纪大战后在美国许多企业中推行,泰罗的科学管理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与工作效率;为了配合科学管理“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和“预算控制”等方法开始引进到会计中来,成为成本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时有学者提出了“管理的会计”这个词汇,并主张将管理的重心放在加强内部管理上,但当时没有受到会计界的普遍重视。到了20世纪40年代,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应付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广泛实行职能管理与行为科学管理,借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扩大企业利润。与此相适应,“责任会计”与“成本一业务量一利润分析”等专门方法也应运而生,并加入到原有的会计方法体系中来。1952年会计学会年会上正式通过了“管理会计”这个名词,标志着管理会计正式形成。于是,传统会计被称为“财务会计”。
在国外,管理会计应用以及非常普遍了。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受到世界500强企业的大力推崇。据美国劳动部2006年调查显示:90%以上美国的财务人士从事着管理会计职位,他们70%以上的时间用于决策性工作。比如会计师、成本会计师、管理会计师、财务经理以及首席财务官(CFO)等。而国内企业超过85%的财务人士担任财务会计(核算会计)职位,他们80%以上的时间用于记录与核算,充当着“账房先生”的角色。
管理会计在我国起步以及应用比较晚,约开始于本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短短二十年时间,通过和一次次和国内外的管理会计团体的合作,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我国管理会计已逐步从数量、定额管理过渡到成本、价值的管理,从项目、部门管理演变为全面管理、战略管理。随着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人们的目光已从过去转向现在和未来,开始用全局的观点、战略的眼光进行财务活动管理。
2020年3月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管理会计师职业技能评价项目开始了,作为专业企业财务管理提供服务的国家级协会,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汇集了全国知名科研院校和管理会计专家、教授、学者与企业高层管理者,根据《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财会〔2010〕19号)及《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等文件要求,紧密围绕中国管理会计事业发展,通过财政部《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中对管理会计领域的应用要求,提出“管理会计师职业技能评价”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的培训和认证标准,以加速推进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工具与方法的广泛应用,助力管理会计事业在全国可持续发展,发挥管理会计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利器作用,推动管理会计成为全国企业提质增效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