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改革重点在于带来“获得感”
2021-10-15上一篇 : 315聚焦:A股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成“打假”重灾区|下一篇 : 问答 注册新公司核名已通过,但递交材料逾期了2个月,还能使用该公司名称吗?
关于个税汇算清缴,早已不算是件新鲜事,但很多小伙伴依然有很多疑问。针对小伙伴关注的5个热点问题,人力资源专家将为大家详细解读。
5 个热点问题解答,帮你消除心中疑惑
Q1:申报个人所得税不应该是公司的责任吗?
公司作为雇主,是工资薪金的扣缴义务人,需要履行预扣预缴义务。而个人作为真正的纳税人,对个人全年综合所得收入负有最终的清算义务。按照新的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办理汇算清缴。
Q2:公司已经每个月给我扣了个人所得税,为什么个人还需要做年度汇算清缴?
2019年个税改革发生的两大变化:
第一,2019年的新个人所得税,引进了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将四类劳动所得相关的收入,即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合并为综合所得。四类综合所得在月度预扣预缴环节仍然适用不同的预扣预缴税率,但在年度汇算时需要合并在一起,统一适用综合所得年度税率。
第二,在工资、薪金所得上使用了年度累计预扣法预缴月度个税。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让部分全年仅在一家企业工作,并且没有其他类型综合所得的纳税人,在年度终了之后,可能不再需要做汇算清缴了。
但对于许多年中换过工作,有多处收入来源, 或者全年没有充分就业的纳税人,就可能存在年度应纳税额不等于月度已经预缴的税款总额,从而导致需要做汇算清缴补退税的情形。
Q3:如果我不去做个税汇算清缴对我会有什么影响?
依法申请年度汇算退税,是纳税人的权利,纳税人可以自主选择依法提出申请或者放弃。依法年度汇算补税,是纳税人的义务。如果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或者虚假申报,情节严重的可能会面临税务行政处罚或信用惩戒。
* 对于需要补税的情况,逾期未申报造成少缴税款会被追缴税款并按每日万分之五收取滞纳金。
* 如年度汇算有退税金额,但截止期前未在个人所得税APP系统中办理汇算清缴操作,税务局可能会不予退税。
Q4:我没有税法相关的专业知识,怎么去完成汇算清缴?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通过个人所得税APP就可以比较容易完成个税汇算清缴申报。但对于一些收入情况比较特殊的纳税人,例如外籍个人、居民取得境外所得的个人, 可能需要咨询HR或者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帮助计算汇算清缴的应补应退税额。
* 在苹果或安卓应用商城搜索“个人所得税”即可下载APP
Q5:提交申请之后发现申报有误还可以修改么?
情形一
对于申报成功后并且已补缴或已退税,可通过更正申报进行处理。
情形二
退税流程还在税务机关受理、审核等环节的,可以先撤销退税申请,再更正申报。
撤销退税操作步骤:进入个税APP【我要查询】—【申报查询】—【已完成】—【退税记录】—【撤销退税】
如果之前已经提报的申报有错误,导致应补税款未补,或应退税款未退,过了申报截止期之后,预计无法通过个税APP再做修改了。所以大家需要在截止期前,及时查漏补缺。
3大雷区,提醒你千万要注意
雷区一:收入少报的情况
虽然个税APP提供了汇算清缴预填报的功能,可以在年度汇算时自动带入全年已经申报过的工资薪金收入和已预缴的税款等信息。但对于劳务报酬和稿酬所得,系统并不提供自动预填报的功能。
如果在2019年取得过劳务报酬或者稿酬所得,需要通过“新增”的方式查询导入(针对已经在月度预缴过个税的收入)或者手工填写(针对未预缴过个税的收入)劳务报酬所得或稿酬所得。
而一部分纳税人抱着侥幸心理,去少报或调减已经申报过的收入,从而少补税或者多退税,这种行为都会被税务机关监管到,并可能影响个人的纳税征信。
雷区二:虚报扣除的情况
有不少人听信了一些网络传闻,多填报专项附加扣除、捐赠等税前扣除项,就可以轻松在汇算清缴时申请退税。网络传闻不可信,每个纳税人都需要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收入、扣除和税优信息。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公安、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应当协助税务机关确认纳税人的身份、金融账户信息。教育、卫生、医疗保障、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公安、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应当向税务机关提供纳税人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有关部门依法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遵守本法的情况纳入信用信息系统,并实施联合激励或者惩戒。
通过多部门的协同,税务机关已经较为全面的掌握了纳税人的基本扣除情况。即便有漏网之鱼通过汇算清缴虚增扣除退税成功,税务机关依然可能在汇算清缴申报期结束之后,通过定向或者随机的税务稽查,彻底查找出这些漏网之鱼,届时纳税人面临的可能将是更加严重的惩罚措施。
人力资源专家提醒大家,“金税三期”已经为个税征税提供了全国一体化的平台,大家切勿怀抱侥幸心理而影响自己的纳税诚信。
雷区三:乱报减免税额的情况
个人所得税对于一些特殊人群,例如残疾、孤老和烈属给予了税额减免。如果不符合这些身份却填报减免税额项目,均属于虚假申报,会给纳税人的纳税诚信带来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