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低价的代理记账机构毁了你的公司

2021-10-16上一篇 : |下一篇 :

你有多少朋友财务自由了?

王大锤财务自由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里咯噔一下,这已经是第八个朋友,实现财务自由。

我的心里拔凉拔凉-在看得到的未来里,我毫无希望达到财务自由。而这几年,总要有张三或者李四,用很平淡的语气,对你说:xx早就财务自由了。 张三李四提起“财务自由”那平淡的语气,令你感到,他们的财务自由也近在眼前。

这很让人沮丧。

但又让人愤怒-在30年前,谈及万元户,总要细致计算一下家财,而今天,则懒得跟你说了,轻描淡写一句话,财务自由,至于到底有多少钱,呵呵,你自己琢磨吧。

财务自由仿佛是一个暗语,一句黑话,告诉你财务自由了,你就该知道是多少钱,你若不知道,那你就是个low逼,离自由很远。

可是,到底有多少钱才算财务自由? 没有人敢问。

有多少钱算是财务自由?

于是,世上的人只分两种,一种是财务自由的,一种是财务不自由的。比尔盖茨是财务自由的,王大锤也是财务自由的。

我很想知道,王大锤以及另外7位朋友,到底有多少财富。我又不是很想知道,怕对自己打击太大。

10年前,也就是2006年,一个朋友提出问题:“家里有房有车,存款200万,是否算是财务自由?” 当时,几个朋友就这个问题认真讨论了一番,我没有发言,因为我当时连他妈2万也没有。

而这个问题今天再看,则200万成了笑话。原因不需要解释了吧?

今天的财务自由,需要几百万,几千万,或者一个亿?没人知道,也没有权威机构,制定一个标准线。

我对财务不是很懂,但对自由,却有很大的兴趣。

“自由” 通常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状态。实现自由,即意味着人们按照自己的决定和计划去行动,不受他人意志的强制和支配。

那么“财务自由”从字面上看,应该是说人们不必遵从“财务”-也就是金钱-的强制和支配,可以不再考虑财务上的收入,而随意按照自己的决定和计划行事。

简单说,就是不用挣钱了,还能过的很爽。

这个状态里,有两个决定因素:一个是已经拥有的财富,另一个是自己的计划,也就是要做的事,要过的生活。

这两个因素就构成了天平的两端。 而中间的那个支点,则是:无需继续工作,无需继续挣钱。

从这个角度来看,财务自由这个概念,却是没有硬杠杠了。

比尔盖茨看上去已经自由了,他退休了,坐拥810亿美金,做做慈善,等着慢慢把钱都捐出来。

但亚马逊的杰夫·贝佐斯,地球上第二富有的人,拥有670亿美元,却并未达到财务自由,他还在继续忙活-全球建云中心,无人机送货,发射火箭…..

而另一个极端中,故事中的那个渔夫,只要控制好自己的欲望,每天晒晒太阳,也可以凭借少得可怜的家财,获得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的核心,乃是无需继续工作

说到底,财务自由的概念结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天平的一端是人的欲望,而欲望是各人不一的,而且是可以改变的。

财务自由的这架天平中,唯一可取的是那个支点:无需继续挣钱。

“无需继续挣钱”,“不必继续为金钱而工作”,这确实是一种值得艳羡的状态。中国古代所谓的“读书不为稻粱谋”。

这不是鼓励懒惰,“无需为金钱奔忙”也并不一定要“吃喝玩乐游手好闲”,人们在摆脱了金钱的压力后,能够为社会带来更大的利益:

首先,自由的人,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更具创新的事业。 其次,在对自己所控制的资源的支配上,更具探索精神。最后,社会中有一些事业,总需要抛却物质利益的考量,才能进行下去。

凯恩斯在36岁,下定决心,要实现经济独立,不再受打工的苦,因为他有很多话要向世界去说,他需要充分的保障。他玩命的挣钱,果然挣了50万镑,之后,他就自由了,研究学问,四处演讲。

极端的说,拥有一定资产的人,他们无需继续工作,即便真处于一种闲散的、无所事事的状态,也并非一定就是坏事。闲散的人群中,最容易出思想家,即便是浅薄的花花公子,在一个自由的社会中,也能将玩乐消遣的活动,推向繁荣。

但是,即便十分控制了个人的欲望,“无需继续挣钱”这种财务自由状态,也是很难达到的,尤其在我们喧嚣热闹的北上广深。敌人不仅是你的欲望,还包括飙升的房价,超发的货币,稀缺的优良资产等等。

所以,每个人都得玩命的工作,为了挣钱而工作。连思聪少爷,都在继续投资,你一个程序员架构师就想歇着了,做富贵闲人? 做梦去吧。

即便努力工作,都未必能够买得起一套小房子,你怎么财务自由?

2006年的财务自由,和2016年的大不相同。 王大锤小心控制自己的欲望,他今年财务自由了,未必明年还能保持。

财务自由这架天平的财富端,并非一个托盘,而是一个漏勺,财富在不停的漏掉。你要对付的,不仅是自己的欲望,还包括这个漏勺。

在2016年,梦想挣个几百万或者上千万,就在北上广深实现财务自由的,就歇了吧,你的梦中自由没戏。

工作自由

但还有一种,次一级的自由,我们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依然可以追求,这就是工作自由。

这里说的工作,不是“job”,而是“work”。获得“工作自由”,意思是你可以自由的进行工作,挣得收入,而不必受各种强制和支配,在工作的方式上,不必遵从他人的意志。

简单说,就是还需要继续工作来获取收入,但工作的时间和地点是自己可以安排的。

只要你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地点,还能靠自己的工作挣到钱,那就是实现了“工作自由”。“工作自由”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你的工作报酬,是在自由市场中获得,而非来自公司官僚或者老板的签字,你无需kpi。

在今天的社会中,自由工作是一种很稀少,很难达到的状态。公司的老板们,通常都是自由工作的。除此之外,那就是少量的自由职业者了。

而在历史上,工作自由的人,一度是社会主流。 在19世纪初,约有80%的人是独立经营者,而到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则只有20%的人依然保持独立经营。今天,我们可以确切的观察到,恐怕只有不到5%的人是工作自由的,95%的人都受雇于某个公司或者组织。而受雇,则意味着必须朝九晚五,在固定的地点,按照约定的规则,进行工作。

这种趋势的背后推动力,主要是技术的变革,同时还有劳动法公司法的作用。

但今天,情况再次发生逆转,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新革命,正冲击着旧有的工作组织模式。人们可以远程配合工作,交流通讯的便利正在消解大组织的必要性。

Uber 等共享经济模式,更进一步打破了企业的边界,令自由职业者、独立经营者,再次走上市场的舞台。

自由工作,最重要的是,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你可以自行安排工作时间,你可以在任何地点工作。

有了这两点,即便收入不高,所获得的自由感,也大大超过在公司里受雇佣。

尤其对于我们北上广深的情况,这种自由尤显珍贵。有了这种自由,哪里还用顾虑户口、房价、学区房、孩子教育等等恼人的麻烦?

自由工作者,大部分属于独立经营者,但并不完全一致。 独立经营者,若是自行运营一家咖啡馆或者餐厅,则很难实现工作自由,除非管理得当,可以做甩手掌柜。 而工作自由的人中,也有可能并非独立经营者,比如某个摄影师,可能受雇于某家出版社,但工作上拥有时间和空间的自由。

最容易实现工作自由的,是作家写手、程序员、设计师、电商经营者,以及小企业主、自由投资者等。

最不容易实现工作自由的谁? 答案很容易:那些体制中的人。 他们可能收益高,权位重,但离自由最远。但是,他们的家人,则很容易实现自由,道理是大家都懂的。

猪八戒网上、各种威客网站上,一大部分都是自由职业者,不管他们收入高低,一定程度上,都实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

一个朋友,是计算机的博士,在京十年,但没有北京户口,孩子便无法择校。好在,他自己经营着小公司,为客户提供互联网技术服务,收入稳定,时间和空间自由。于是,他飘然回乡,和北京说再见。

这就是挥手自兹去的自由。

与其去抱怨社会不公,还不如自己用脚做出选择。

对于实现了工作自由的人来说,你走到那里,都该受到欢迎,而不是受歧视受限制。

户籍也好、学区房也好,其实都是用来控制平民大众的。王思聪会介意户籍么? 省部级高官会需要学区房么?

而缺少财富和权势的平民,要逃脱“工作桎梏”和“歧视与控制”的烂泥塘,最容易的方法,就是争取实现工作自由。

稳定的收入、自行支配的时间、任意挑选的居住地点,在自由这件事上,你还需要更多么?

而在物质享受上,有一位经济研究者提出了一种中产概念:别墅奔驰留学。也就是说,独立且空间充足的住房,性能优良的汽车,孩子去英美接受教育的学费,这三者构成了中产的物质标准。

达到以上标准,就是中产了。而在当前的中国,若是身处北上广深,则第一条和第三条最难,房价高昂,教育畸形,大部分辛勤工作的家庭,都深陷这两者的泥潭中,穷尽一生的收入和精力。但若是实现了工作自由,可以任意迁移,可以摆脱北上广深的“居大不易”,那么对于受过高等教育、凭技能吃饭的人来说,实现这三条并不难。

若只论物质享受,在铁岭住别墅开奔驰,与在伦敦住别墅开奔驰,又有何区别? 当然,环境不一,带来自由的感觉有区别,所以经济上能够支撑肉身翻墙的,自然不要犹豫了。

现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实行的种种控制,种种歧视,不过是二桃杀三士的伎俩,而无奈、可怜又愚蠢的大众们,乐此不疲,沉溺在房子学区户籍构成的恶臭宴席中饕餮不已,顺带你歧视我,我歧视你,获得一些低下的快乐。却全然不知,自由早已无影无踪,而这一切,竟都是自愿的。别怪我小人之心,我总要怀疑一定有人在偷偷的笑。

与虚幻的、缥缈的、稍纵即逝的财务自由比起来,工作自由更具现实意义,它给予一个人免遭控制、免遭歧视的机会。

尤其在今天的环境下,工作自由,更显得如此珍贵。

王大锤们已经财务自由,或者自认为已经财务自由,祝贺他们。

但深爱自由的人们,你们也许永远实现不了财务自由,但祝愿你们能够实现工作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