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税务注销要几个月?别人只要一天!企业不经营趁早注销,否则风险转嫁

2021-10-16上一篇 : |下一篇 :

蓝字

我们常常说,现在努力工作是为了今后的财务自由。在我们身边不乏这样一些人,他们拼命工作,跟时间赛跑,甚至连吃饭时间和周末都在加班中度过。但是却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努力,收入回报都不尽如人意,房价物价涨的永远比收入快。

努力工作却离财务自由越来越远,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根据小学弟的观察,很多人对财务自由都存在着不少误解,以至于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其中最典型的一个误解便是:等我赚到了多少钱,就能够实现财务自由了

挣多少钱才算财务自由?

挣多少钱才算财务自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把原来城乡结合部的小两房换成靠近市中心的大四房;”

“能请个小于五十岁的保姆每天干家务活,烧饭洗衣;”

“能够每天睡到自然醒,醒了就找点感兴趣的事做;”

“每个季度一次出国游;大部分资产都用来买保险和理财产品,理财只要选择风险比较小的货币基金产品,年收益基本足够我们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

虽然每个人的衡量标准不一样,但简单来说,财务自由就是提前退休或者不工作(靠被动收入)就能养活自己(覆盖日常开支)的一种自由。

非工资收入 >总支出

在这个基础上,又有人将财务自由划分成了三个阶段:

初级起步阶段:非工资收入>当前所有日常生活支出

品质生活阶段:非工资收入>两倍当前所有生活品质的增长需求支出

价值实现阶段:非工资收入>三倍及以上当前所有生活品质的增长需求支出

所以你会发现,财务自由不是一个客观数值,而是多个因素的综合结果,其中最重要的核心因素是:

1.过去所积累的存量财富

2.钱生钱的速度

3.你对物质的欲望有多大

第一个过去积累的财富很好理解,就是我们已经拥有的财富资产。

第二个钱生钱的速度,代表了被动收入,比如理财投资收益、房租收入都包括在内。当然,如果是技能带来的收入,比如版税、专利使用费等,也属于被动收入的范畴。

第三个对物质的欲望,则代表了你对理想中的生活状态的预期,你的价值观,也决定了你的幸福指数。根据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的幸福感,和现实中的状态与理想状态的差距成反比。物质欲望越小的人,达到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实现财务自由的目标,相对物质欲望极大的人要更容易些。

为什么大部分人努力工作,却离财务自由越来越远?是因为很多人不仅误解了财务自由,也误解了“勤奋努力”。

为什么勤而不富?

1. 你的勤奋是有效的么

你身边有没有一种人,整天忙忙碌碌,表现地很勤奋:

比如学英语,他们会上课记笔记特别认真,生怕错过任何知识点;不论课上还是课下,总有问不完的问题;不管老师提到哪个参考资料,就必须得到。可是一到考试成绩却很差,非常令人诧异。

类似的行为,就是我们所说的“伪勤奋”,或者叫“劣质勤奋者”。只是一味地追求一种努力的状态和感觉,而忽略了真正的目标。

“劣质勤奋”不只存在于学生群体,职场中也很常见。有多少人勤奋工作数年,起早贪黑赶地铁,周末节日全加班,但工资就是不见涨。对于职场人,如果把升职加薪作为结果,那么就要思考一下,每天花那么多时间做的事,究竟给自己带来了多少收获?你有没有学到新的技能,让自己匹配得上升职加薪?

通常我们可以把努力的行为分成三种:

– 第一种努力是有明确的目标,并且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些人其实不在乎努力,他们只在乎这些目标是否能够达成;

– 第二种是暂时没有明确目标,但想生活得更积极向上些的努力;

– 第三种则根本不想要努力,只想要一种努力的感觉,以缓解自己的焦虑。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属于第三种,只是在用时间的度量,给自己制造勤奋的假象而已。

2. 过于循规蹈矩

过于遵守规则可能会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赚钱的方式过于保守单一,除了工资收入外,没有想过利用兼职、创业、投资等其他的渠道赚钱,以达到家庭增收、改善生活和财富积累的目的。所以,赚钱的速度自然要比别人慢很多。

循规蹈矩还有另一个明显特点就是不敢冒险,胆子太小,不敢有半点行差踏错,反而将自己一直局限在原地。比如财富管理,在这通货膨胀严重的时代,如果还不敢去选择其他更好的财富管理平台,那确实不够明智。

当我们认识到对财务自由的误解,以及对努力的误解,就会发现,我们之所以离财务自由越来越远,不完全是因为房价物价等客观因素,更大程度是因为我们自身。

一方面没有弄清财务自由的本质,一味追求物质上的增长,忽略了自己想要真正的生活;另一方面,过于强调努力的行为和状态本身,不考虑对目标的实际意义,导致无效的勤奋,反而离目标越来越远。希望大家能认清财务自由的本质,脱离无效勤奋,这两点着手改善,走上属于自己的财务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