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支队召开社会审计中介机构座谈会

2021-10-16上一篇 : |下一篇 :

精简涉税事项 提升办税效率

积极规范行政审批行为,解决审批环节多、时间长、随意性大等问题,进一步提高税务工作效率和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水平。一是进一步减少和优化税务行政审批。不断简化税务行政审批手续,今年取消了非居民企业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机构场所审批事项;压缩行政审批时间,对纳税信用评价结果为A、B级和M级的纳税人,领用不超过10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即时办结,便利纳税人生产经营;并按照规定先后三批次取消60项税务证明事项。二是简化纳税人设立、迁移、清税证明办理手续。简化市场主体在省内跨市、县迁移税务处理流程,对非因注销解散原因省内迁移,不再办理清税证明手续,便利市场主体自由迁移;实现简易注销清税证明事项即时办结,实现市场主体退出便利化;全市各办税服务厅均设立注销专窗,方便纳税人及时便捷的办理注销事项。三是压缩纳税人报送资料清单。全面落实《纳税服务规范3.0》,运用“互联网+”思维,清理纳税人向税务机关报送资料,实行涉税资料清单管理,取消其他报送资料的兜底性描述,清单之外不得要求纳税人报送;减少纳税人报送资料 1895 份,精简 42%;办税时间更“短”,实现170个涉税事项“最多跑一次”;全面推行实名办税,实现一次采信多次多处使用,充分利用实名身份信息简并报送资料。

优化税收环境 整合办税资源

找准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薄弱环节,突出解决纳税人办事“堵点”“痛点”“难点”问题;认真倾听纳税人呼声,从纳税人角度推进改革、化解问题,坚持优化营商环境与提升征管效能相结合,努力谋划税收现代化改革发展新路径。一是推行新办市场主体“套餐式”服务。集中受理、一次办理涉税信息确认、存款账户账号报告、发票领用等11个涉税事项,将多次填表、多个流程、多次跑路转化为一次填表、一次流转、一次跑路。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纳税次数由7次减为6次;减少纳税时间30小时,减少21%。便捷发票使用,继续扩大小规模纳税人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试点范围。取消增值税发票认证范围扩大到所有纳税人。二是积极推行税务事项“一门办”。推进办税服务厅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实现办税服务与其他政务服务一门办、一厅办。强化政府协调沟通,优化配置,整合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为纳税人提供便捷涉税服务。不断加强和完善税务网站、12366热线、12366纳税服务平台建设,提升税收政策宣传推送精准度,根据税收政策的适用对象,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宣传辅导精准推送服务;建立电子税务局、自助办税服务厅和实体办税服务厅三大服务平台优势互补,提升纳税人满意度。四是加快推进电子税务局建设。坚持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提供个性化涉税服务,针对办税中的“堵点”“难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方式,推进办税事项“一网”办;完成电子税务局的深度整合,提供功能更加全面、办税更加便捷的网上办税系统,优化业务信息系统功能,提供预填或免填单服务,减少纳税人基础信息重复填写,让纳税人多跑网路、少跑马路。在电子税务局中实现纳税人申报增值税、消费税,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自动计算申报,纳税人一次性完成主税附加税申报缴纳。截至目前,全市税务系统已实现13类153项涉税业务“全程网上办”,6大类47项涉税业务全市通办,全市95%以上的纳税人每月通过省税务局电子税务局平台办理纳税申报、税款缴纳、发票领购、证明开具等涉税业务。

创新服务项目 提升服务质效

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富民兴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决策和要求,提振投资者信心,通过创新纳税服务举措,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为全省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个性精准的管家式纳税服务,让在甘在银投资企业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一是优化“项目管家”纳税服务工作机制。对应重点项目,各县区创新工作方式,优化服务质效,指定专人和团队,提供点对点、一对一、个性化的纳税服务,打造白银税务“项目管家”纳税服务品牌;积极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将“项目管家”工作与信息地图有机融合,将下户政策辅导与信息传递有机结合,构建区域重点项目服务信息化网络,助力重点项目转化为我市经济引擎和新的税源增长点。目前纳入“项目管家”服务的重点项目,省级项目10个,市级143个,县级320余个。二是拓展税务专邮,服务再提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组合优势,积极推进税邮“跨界合作”,借力邮政服务资源,为纳税人申领发票提供专项、高效、便捷的邮寄服务,达到减少纳税人上门次数,降低办税成本的目标,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全市各级税务部门积极推出发票“网上申领、线下配送”服务,这一服务推出后,纳税人可像网上购物一样,在自愿的前提下,选择网上申领发票,由白银邮政EMS将发票配送到纳税人指定地点、指定人员手中,实现纳税人领用发票“零跑腿”,压缩纳税人近30%的办税时间,而且所有费用由税务部门支付。让纳税人通过多走“网路”、“邮路”,少走“马路”,最大限度节约办税时间和办税成本。

科学信用评价 优化结果应用

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落实诚信建设制度化,努力营造“失信者处处受限制,诚信者时时便利”的环境。一是积极开展年度纳税信用等级评价工作。通过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个人所得税纳税信用建设、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实施联合惩诫,进一步规范纳税信用管理,促进纳税人诚信自律,提高税法遵从度,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2019年企业纳税信用评价中,我局共参评企业纳税人18064户,占总纳税信用管理户数93.04%;经评价,企业纳税人评价结果分布情况为:A级882户,占比4.88%;B级5565户,占比30.81%;M级7560户,占比41.85%;C级1944户,占比10.76%; D级2112户,占比11.69%。二是定期发布“红黑榜”名单。全市税务系统每年定期发布纳税诚信“红黑榜”名单,向社会公布红黑榜企业名单,提高了红榜企业社会形象和知名度,在涉税事项办理上,对诚信纳税红榜企业将对其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税收服务,让诚信纳税人充分享受到预约服务、上门服务、提醒服务、绿色通道、最多跑一次、不来即享、容缺受理、个性化的纳税辅导等具体激励措施,积极营造了诚信纳税的良好氛围。对黑榜企业实行联合惩戒,让其经营活动处处受限。三是深入推进“银税互动”工作开展。继续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沟通协作,完善“银税互动”工作机制,拓展“银税互动”线上平台功能,争取将更多的合作银行纳入,促进“银税互动”工作全面提速增效,扩大“银税互动”受惠范围,助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目前,我市各商业银行相继推出了“税易贷”“银税通”“税贷通”“税e融”等16个“银税互动”产品,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

规范执法行为 维护合法权益

按照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对税收执法主体、执法权限、行政处罚结果、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全方位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让税收执法在阳光下运行。一是落实“首违不罚”裁量制度。对纳税人一个年度内首次发生逾期办理纳税申报、首次应当开具而未开具不具有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功能的普通发票、使用税控装置开具发票未按期向税务机关报送开票数据的违法行为,在纳税人限期改正以后,不予行政处罚。坚持法治思维方式,规范税收执法权力运行,注重法律教育引导作用,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促进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二是加强税收执法监督。积极推进税收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保障和监督税务机关有效履行职责。加强和改进税务行政应诉工作,探索税务行政争议和解机制,主动积极预防和化解税务行政争议,降低征纳税双方诉讼成本。三是规范纳税服务投诉管理。落实好《纳税服务投诉管理办法》,提高投诉办理效率,及时发现和解决纳税服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形成“需求—响应—处理—反馈”闭环管理、全流程跟踪的纳税投拆工作机制,构建和谐征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