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科学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现状与发展方向

2021-10-17上一篇 : |下一篇 :

欢迎金融科技工作者积极投稿!

各抒己见!

——金融电子化

本文节选自《金融电子化》2019年05月刊

作者:中信银行电子银行部 王燕 曾庆祥

编者按

本文作者对中信银行在开放银行领域的思考与探索进行了介绍说明。

随着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银行服务已不再局限于物理场所,而是在一切用户需要的地方,这正是布莱特·金(BrettKing)在《Bank4.0》一书中描述的“金融常在,银行不再”(Banking Everywhere,Never at a Bank)的场景。开放银行这一“外来”概念,自2014年英国首次提出以来,借助蓬勃发展的金融科技这块“他山之石”,已在全球范围内完成了从思维模式到业态创新的高速发展。我国作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创新大国,与英国、欧盟等自上而下的监管驱动业务模式不同,部分银行以市场驱动加快商业模式创新,探索以账户、支付、理财、信贷等金融业务为核心的三方场景合作,布局金融生态,开展客群、流量的获取转化。中信银行积极迎接变化,顺势而为,基于“一个大脑,两大平台,三项能力”,在开放银行领域正在探索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

应势而生,厚积薄发

全球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数字化迈进,我国更是走在前列。在党中央的战略布局下,产业互联网快速推进。从技术层面看,5G为数字化前景带来了无限可能。在新技术催生的新经济模式下,银行必须应时而变,顺势而为。加入生态整合,联结终端用户和生态系统的不同参与者,将产品和服务无缝嵌入多维场景,让金融服务无所不在。在开放银行的实施层面,我们有四个方面的认识。

1.开放银行要坚守“以客户为尊”的行训。无论何种产品、技术或服务,都只是银行服务的表象,是“术”而非“道”。银行的产品和服务最终都要回归到人,落点在用户。中信银行开放银行定位为创新型电子渠道,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场景服务为载体,以平台生态为目标,以BtoBtoC或BtoBtoB为重点,作为传统电子渠道的延伸,将金融服务融入用户生活场景,变革传统“以银行产品服务自有客户”的模式,便是御术之道。

2.转变传统价值创造方式。用户年轻化、社会智能化是银行业面临的现状,用户希望获得怎样的金融服务?假设一个场景,用户正在网站选购一款新型智能手机,在支付时,收到提示“本次消费将影响您今年的欧洲7日休假出行计划,根据您的信用积分,建议您进行12期的分期消费”。在此场景中,服务的设计逻辑不是推荐银行的某款产品,而是基于场景,以用户即将产生的痛点为出发点,进行全面财富管理。中信银行开放银行以服务用户为目标导向,以用户痛点为切入,将用户作为共创服务模式的主体,改变了传统价值创造和获取模式。

3.价值驱动、技术赋能。中信银行在“十三五”信息科技规划中就提出API和服务开放的理念,囿于无合适的业务场景,并没有实质性突破。到2017年底,市场需求出现后,才有所进展。商业价值是真正的驱动力,但是没有技术赋能也难成势。中信银行开放银行依托于“中信大脑”、容器、微服务等技术,以及敏捷开发能力为基础,通过标准化的业务组件、技术组件设计,支持API/SDK/H5/小程序等多种方式嵌入用户应用场景,形成开放数字化生态系统。

4.开放银行涉及企业内部组织协同,需要战略共识。从经营客户到经营用户、从闭环经营到开放布局场景生态,开放银行既是APP运营向API运营的转变,更是银行战略、架构、流程的支撑,以及获客、运营、风控、科技等配套实力的综合体现。开放银行作为中信银行新三年战略的重点任务,基于“双轮驱动”和“三位一体”的工作布局,由行领导牵头统筹推进。在组织架构上,形成了以电子银行部作为业务牵头部门,零售银行部、私人银行部、个人信贷部、信用卡中心、公司银行部等业务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团队,梳理全行产品服务能力和优势资源,通过行业方案平台合作、公私联动、资负联动、私行联动,加快场景拓展。信息技术管理部作为科技牵头部门,建立业务与技术联合办公的“部落制”敏捷开发团队,以场景驱动,规划和应用并行推进。通过公私一体化、业务科技一体化、总分一体化,形成全行合力,加速开放银行布局。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在将金融、非金融服务嵌入合作方场景的过程中,中信银行以金融科技体系为驱动引擎,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持续关注全面风险控制能力的提升。与高流量、强专业、多场景、前沿数据处理的第三方合作,探索服务模式升级、服务品质升级、服务生态升级。

1.金融科技是开放银行经营发展的“新引擎”。中信银行开放银行基于“一个大脑,两大平台,三项能力”,构建了全方位的金融科技生态服务体系,将账户、投资理财、贷款、支付、身份鉴权、积分权益等金融/非金融产品以及信息安全、市场预测、风险评估、数据分析等服务能力封装,围绕用户衣食住行等生活场景,将金融与各行业连接,形成金融+教育、金融+医疗、金融+制造业、金融+社交等各种跨界金融服务生态圈。

“一个大脑”是中信银行在股份制银行中首推的AI金融服务平台——“中信大脑”。银行的经营管理、风险控制、市场拓展都建立在数据基础上,“中信大脑”以数字化为基础,具备支持银行智能化交易、智能营销、智能风控、智能服务、智能运营等多个领域的智能化应用和服务能力。

“两大平台”即中信银行开放银行API服务平台和营运平台。API服务平台通过标准化的业务接口、技术接口设计,可完成合作方服务的调用及总分行内部服务的接入,并提供网关安全、服务调度、服务治理、流量控制、故障隔离、监控及安全保障等功能。营运平台通过服务管理、项目管理、运营管理等管理模块,实现客户接洽、开发联调、线上测试、投产对接、运营监控、退出管理等功能的全线上、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管控。

“三项能力”即中信银行开放银行产品发布能力、项目对接能力、运营管理能力。通过产品发布能力,经全流程线上审批后,可自动化完成开放银行网站信息发布、API服务平台接口上架/下架发布。通过项目对接能力,支持合作方项目应用的线上化、数字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包含项目、服务、API多粒度智能化启停。通过运营管理能力,支持业务运行情况、交易监控情况、风险预警情况的数据可视化分析,为开放银行经营决策提供运营管理视图。

2.融入场景的用户产品服务能力设计是开放银行创造价值的“催化剂”。中信银行开放银行的核心价值在于,关注用户在何时何地需要解决怎样的问题,将金融、非金融产品服务能力组合嵌入合作方场景,解决终端用户的痛点问题和实际需求。中信银行将账户、支付、存款、贷款、出国金融、理财等主营和特色业务融入场景,与银联、滴滴、京东等数百家合作伙伴实现了金融、非金融服务的连接与融合。

3.安全是开放银行的“压舱石”。与欧洲政府驱动开放银行安全防控不同,我国商业银行对于开放银行这种金融科技新业态尚处摸索阶段,新兴商业模式也使得合规经营和风险管理面临全新挑战。开放银行所处的生态环境,圈链节点更多,风险敞口更大,构筑安全防线的任务更为艰巨,信息安全、业务连续性等风险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并导致系统性风险。

在防范传统金融风险的基础上,开放银行生态对银行及各合作方的事前、事中、事后风控处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事前合作方资质能力审查、产品服务接口设计、权限配置及双方系统安全测评;事中客户身份识别、交易权限认证、业务流量监控、可疑交易二次认证、交易拦截阻断、故障隔离等;事后数字化风险分析、风险事件应急联动处置和持续总结完善等。

继往开来,致知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