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开放又迈一大步(图)

2021-10-18上一篇 : |下一篇 :

综述

本报记者 刘慧

在3月23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经济峰会上,围绕金融业的有两场分组会,一场讨论进一步开放金融服务业,另一场讨论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外资机构对进一步开放市场的呼声非常高,而且相信这将会给中国带来更多机会。

进一步开放金融服务业的分组会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主持,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渣打集团行政总裁温拓思、瑞士再保险集团首席执行官缪汶乐、友邦保险集团首席执行官黄经辉、彭博有限合伙企业董事长高逸雅、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黄毅发表演讲。

中国的金融市场必须融入全球市场

王兆星在一开始就强调了扩大金融特别是银行保险业对外开放的决心,“当前,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居全球第一,保费收入全球第二。在国际上坚持以开放促合作、促共赢。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正研究取消或放宽数量性的限制,吸引具有专业特色的外资银行、外资保险进入中国市场。继续放宽外资机构业务范围,鼓励外资金融机构参与创新试点一些新领域,充分激发外资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市场活力。不断建设更具兼容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兼容监管体系,为外资银行在华发展营造更加公平、更加开放的经营环境。”

温拓思表示,不管是从渣打或是其他外国机构的角度看,都希望能进入中国这样重要的市场,同时对中国和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也是非常有益的。促进经济发展必须关注实体经济,金融服务只是工具。为什么需要更多的银行和保险公司等不同的市场工具?因为中国如果要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来推动全球化,中国的金融市场也必须融入全球的市场。

缪汶乐提到了瑞士的经验可供借鉴。“必须有一个跟风险相关的机构建立起来,有全面的风险管理系统。瑞士一直以来都有一个风险地图,所有公民都可以看,比如有一些与核能相关的风险等。此外,应该更好地使用PPP,也就是公私合营。全球的长期投资,其中一部分就是由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进行投资的,现在全球的基建融资都有缺口,“我们计算可能有4.6万亿元的融资缺口在亚洲基建项目中出现,可以把这两个方面进行匹配。”

黄经辉也谈到了寿险公司在社会福利方面可以起到作用。比如“一带一路”要求长期融资,寿险公司是合适的能提供资金的公司,可以聚焦更长期的,30年、50年,甚至100年的债券。“我们非常期待市场开放的下一阶段,在岸和离岸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外国的投资者现在占不到中国市场的10%,有些只有5%到6%。”

“虽然我们身处充满不确定性和变化莫测的时代,但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将是全球资本市场历史上最重大、也是最令人期待的变化之一,为全球投资者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和长期投资机会。”高逸雅说,随着改革持续深化、中国放宽市场准入以及投资者寻求通过新的方式获得超额回报,2019年将是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年。境外资本流入不仅有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还能为借款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中国正一步一步向更加开放透明的资本市场迈进。

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

作为国内金融机构的代表,黄毅表示,从十几年开放的经验看,如果没有外资,国内的金融机构不会取得现在的技术进步。“竞争使我们的效率提高了,能力提高了,尤其是在科技领域。最近几年,中国科技金融的发展尤其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应用方面的技术成果,是有充分竞争的。《外商投资法》会循序渐进地影响到我国金融的开放,我开放你也要开放,才能形成良性互动。”

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分组会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主持,中银国际控股首席执行官李彤、道富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韩利诺、京东数字科技首席执行官陈生强、华兴资本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包凡发表了演讲。

李彤表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提高直接融资占融资的比重,建设开放、透明、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未来在信息采集方面要跟新一代的信息科技和金融服务跨界合作,金融科技的应用还可简化金融交易中审批等环节,形成智能化、自动化的审批流程。

韩利诺认为,在创新方面颠覆者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创新也是重要的,甚至可以非常快速地部署创新,一些公司把技术带向了新的发展阶段。数据会使得两者能够融合。而颠覆者和现有的公司一起互相学习,这样就可以真正解决问题,把资本用于长期的发展,保证资金能得到很好运用。

陈生强从数字科技的角度去分析未来世界如何找到新的长期的增长动力,让金融能够更好地去服务实体企业。“与传统的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相比,数字科技包含着时空大数据、深度强化学习、自然语音处理、自然芯片、传感技术、边缘计算等一系列的前沿科技,是多种技术的融合体。通过数字科技能够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生产销售一体化、人类智慧和机器学习一体化。由此有效地驱动实体经济全面进入数字世界,其中产生的飞轮效应将驱动经济保持长久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