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 紧急!以后这些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是合规的!政策理解错误将遭遇巨大风险!
2021-10-19上一篇 : 痛心!兼职会计被判刑6年!9月起会计将成为“高危”工作!|下一篇 : 偷税,漏税,逃税不能和合理纳税筹划合理避税节税混为一谈!
个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今年是首次,也是税收史上的一次“盛事”。在引起广大人民热议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这些问题,来看看你是否也遇到这些情况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两个案例——
问题一:身份信息泄露
从去年开始,就不断有盗用个人身份信息的新闻被报曝光,有村民被“受雇”的,有一个班的同学全部被“任职”的。这些其实都是一些企业盗用个人身份信息虚假申报,虚列费用,套取现金。
还有一种情况是,员工已经离职了,单位仍然在给他列支工资和申报个税,这种操作本质上也是违法盗用个人信息。
今年,不少人通过个税APP做年度汇算,在查询自己整年收入的同时,也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某些单位利用来虚假申报,由此进行了申诉处理。
税务信息化的发展,让这种违法行为已经无所遁形了。当然,有人说,我列支工资不超过5000元,不用交税的,我不申报个税,他自然就不会发现,就不会申诉。
以上这种做法也涉及违法:
一、盗用他人身份信息,虚列工资;
二、工资薪金所得早就要求全员全额申报,哪怕工资只有1000元,也要申报。
申不申报是你的事,交不交税是他的事,这个责任要分清楚!
最后提醒大家千万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千万不要随意留给别人你的个人身份信息!
问题二:年终奖计税方式
今年在做年度汇算的时候,很多人发现直接申报无税可退,但选择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并入综合所得之后有退税了。然后就为此纠结,到底怎么选?
这个要根据纳税人综合所得收入金额和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金额构成来作出判断。
对于个人而言,可以对比看看哪个退税多或者补税少,然后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而对于企业,特别是财务人员和HR工作人员来说,也应该适当为员工考虑,合理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申报金额。
对于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合理安排,下面有一张表,希望能帮助你。
点击查看大图
可以一直用到2021年年底,因为从2022年开始,全年一次性奖金将并入综合所得,不再单独计税,因此也就不会再面临两种选择的境地。
问题三:所谓的退税“攻略”
个税年度汇算伊始,各种网站上纷纷出现了类似下面的“退税攻略”——
这些所谓的“退税攻略”,教你如何填写税前扣除项目,获得退税,如何填写减免税项目,获得“免税”,还到处分享。
个税年度汇算这件事上,税务总局对大家是先选择信任的,让自然人自行如实填写申报项目,自己对自己所申报事项负责。
由于税务信息化的发展目前还没有达到完善,有些申报项目无法实时比对和校验,于是给了一些不法者钻空子的机会,但是这并不代表没有风险。税务机关事中事后都在作风险分析,发现非法操作的将对其实施处罚,同时信用惩戒。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0号)第二十九条规定,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责令其改正;情形严重的,应当纳入有关信用信息系统,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涉及违反税收征管法等法律法规的,税务机关依法进行处理:
(一)报送虚假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二)重复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三)超范围或标准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四)拒不提供留存备查资料;
(五)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个人所得税纳税信用建设的通知》(发改办财金规〔2019〕860号)提到:
二、建立个人所得税纳税信用管理机制
(一)全面实施个人所得税申报信用承诺制。
(二)建立健全个人所得税纳税信用记录。
(三)建立自然人失信行为认定机制。
三、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一)对个人所得税守信纳税人提供更多便利和机会。
(二)对个人所得税严重失信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
来源:亿企代账
作者:亿企赢讲师张修远
亿企代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