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推进中小微企业发展
2021-10-20上一篇 : 财务总监的一亩三分地|下一篇 : 公司注册地址和经营地址的差别究竟是什么?
导读:近日,西门子公布了新的增长战略,计划在3至5年的业务周期内,在可比基础上集团营收实现5%至7%(此前为4%至5%)的年增长。同时,公司推出最新一轮5年股票回购计划,持续至2026年,回购资金高达30亿欧元。
一、转型科技公司,设定更高财务目标
2020年,西门子能源正式分拆上市,目前的西门子定义为一家专注于工业、基础设施、交通和医疗领域的科技公司。
“继转型为科技公司后,我们设定了更高的财务目标:加速盈利性增长,更加注重现金流。此外,我们在实体业务之外其他业务的运营状况也将更加清晰透明。”西门子首席财务官Ralf P. Thomas表示。
西门子计划在3至5年的业务周期内,在可比基础上集团营收实现5%至7%(此前为4%至5%)的年增长。与此同时,公司将提高智能基础设施集团和交通业务的利润率目标。
未来,智能基础设施集团的利润率目标将在11%到16%区间(此前为10%到15%),交通业务的利润率目标为10%至13% (此前为9%至12%)。
西门子宣布,自2022财年起,公司数字化工业集团将开始业务转型,其软件业务相当大的一部分将向软件即服务(SaaS)模式转变。
同时,在既有业绩指标之外,这部分业务还将开始披露年度经常性收入(ARR)。数字化工业集团软件业务计划推出新的SaaS产品组合,帮助客户加速数字化转型。
二、家电市场需求提升,竞争白热化
目前,在中国家电业行业,随着整个中高端消费市场的快速引爆,参与争夺的企业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和分层化,高端消费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生变,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最近几年来,西门子家电在中国市场份额和占比一路下跌,接下来应该还会继续跌下去。因为越来越多的商家,都不会主推西门子家电产品。”多位家电经销商此前表示。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高端产品在目前行业整体涨价的情况下性价比更加凸显,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家电行业从低价格向高价值转变。分析人士指出,卡萨帝、比佛利,COLMO、方太、华帝等高端家电品牌正在逐步崛起。
中怡康数据显示,今年6月,西门子的优势产品冰箱在全国线下市场份额排名第五位,线上市场排名第八位。排名前三位的为海尔、美的、容声,均为国产品牌,三者占据了国内超过半数的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西门子转型及冰洗厨电产品迭代速度较慢,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变化。“
除此之外,西门子家电的市场价格体系太乱了,虽然品牌拉力和产品都还不错,但价格体系一乱经营利润就低,商家赚不到钱,自然就不愿意卖了。”上述渠道商表示。
今年4月,西门子公布了大中华区的人事调整。5月1日起,肖松被任命为西门子中国新任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当前中国正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在他的带领下,西门子将进一步赋能中国客户,加速数字化转型。”博乐仁说道。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西门子的第二大海外市场,此时换掉已在此岗位任职七年多的赫尔曼,换上对中国本土更加了解的肖松也是为了更好地开拓、发展中国市场。至于成果如何,还有待时间检验。”家电分析师华辛表示。
三、第二季度业绩出色,中国市场强势反弹
今年5月,西门子医疗公布2021年二季度业绩(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报告。报告显示,本季度公司全线业务营收延续强劲表现,同比增长12.9%,设备订单出货比达1.08。
其中,实验室诊断业务表现出色,营收同比增长29.1%,主要受益于持续增长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需求。影像业务营收同比增长7.4%;临床治疗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0%;调整后利润率高达16.8%,每股基本收益达0.44欧元,现金流达3.59亿欧元,远超去年同期水平。
西门子股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博乐仁(Roland Busch)分析认为,“2021年二季度,西门子集团营收大增9%,达到147亿欧元;新订单额攀升11%,达159亿欧元,主要得益于四大实体业务的业绩增长以及在中国的强劲发展。
其中,西门子医疗和智能基础设施集团的新订单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最大驱动力。中国工业生产已经明显超出新冠疫情前水平,中国市场为西门子集团营收取得超出预期的增长作出了十分显著的贡献,我们在中国的营收同比猛增了44%。”
财报显示,2021财年西门子营收和股权收益预期上调。营收预计同比增长14%~17%(此前预计为8%~12%),调整后每股收益预计达1.90~2.05欧元(此前预计为1.63~1.82欧元)。
其实,在不计入特殊项目的情况下,西门子能源在2020财年第四季度的业绩已经实现了稳健。当时西门子能源首席财务官Maria Ferraro表示:公司将继续努力专注当下的核心板块业务,特别是评估一切能够提升成本效率的措施,提高盈利能力和现金流。
如今,从西门子集团和西门子医疗的财报表现来看,后疫情时代的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确实强势反弹,并成为国际市场复苏的重要引擎。
而较早进入中国市场、凭借中高端定位迅速占领市场的西门子,能否保持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这有待进一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