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业如何渡过难关?多地出台政策
2021-10-24上一篇 : 在宝洁财务部,成为最好的自己|下一篇 : 老百姓:2016年度财务报表及审计报告
推荐30人订阅本公众号,并提供订阅人员清单,或者购买《区块链金融》《消费金融论》《互联网消费金融》(刘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请联系川博士(13980558726,微信同号),可以免费获赠刘洋研究员消费新时代解读荔枝微课一门(任选)。
日前,由佛山市人民政府指导、佛山市工商联主办,《财经》杂志、《财经》智库承办的2019中国制造论坛在佛山召开,来自海内外制造领域的政产学界大咖齐聚佛山,共同探讨“世界变局下的中国制造升级”,并现场发布《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佛山攻略》,旨在通过思想交流、专家建言、趋势研判、战略定位,探索佛山乃至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与途径,并助力前行。
消费金融学派发起人,消费新时代与金融科技、产业金融研究专家,广义消费金融、消费新时代、消费区块链等理论提出者,2017十大新金融畅销书作者,《消费金融论》《互联网消费金融》《实战理财:让你的财富滚起来》《股民随身宝》《区块链金融:技术重塑金融未来》等10多部消费经济、普惠金融畅销书作者刘洋研究员应邀参加本次论坛的佛山市发展制造业研讨会和破解民营制造企业融资困境全体大会,并做了主题发言——中小微企业如何便捷、低成本、多渠道融到管用、够用、适用的钱,经营管理同步升级。
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还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南南合作金融中心主席、银监会原副主席蔡鄂生,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佛山市委副书记、市长朱伟,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朱森第,国家发改委学术委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飞利浦企业治理委员会及监事会主席、联合利华前副主席、荷兰皇家壳牌前CEO杰伦·范德伟(Jeroen Van Der Veer),中国国际商会咨询委员会顾问、商务部原欧洲司副司长马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许召元,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吕铁,瑞仕格医疗(库卡集团成员)亚太区执行副总裁Stefan HASENFRATZ,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香港铁路有限公司中国业务首席顾问易珉,北京邮电大学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茶洪旺,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金融实践教授、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会长肖耿,碧桂园集团副总裁兼机器人公司总裁沈岗,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宏广,清华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专家委主任邓志东,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政策规划处处长左世全,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秘书长、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杨再平,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大成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长姚余栋,佛山欧神诺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鲍杰军,尚品集团副总裁、佛山维尚家具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黎干,爱波瑞智能制造研究院总经理崔强,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北京代表处副总经理温斌,广东南海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李宜心等,财讯传媒集团总裁、《财经》智库董事长戴小京,《财经》杂志执行主编、《财经》智库总裁张燕冬,《财经》杂志副主编苏琦、袁满,宏观经济与学术评论部主管编辑王延春,以及来自各界参会嘉宾数千人。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正对全球产业技术和分工格局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制造业面临新的全球规则、全球价值链、全球均衡和全球治理。在制造业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全球贸易争端愈演愈烈,世界制造业的格局的走向更加扑朔迷离。
中国制造业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发挥自身优势,承接产业国际转移,高效应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积极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合作。中国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形成了以云计算、人工智能、集成电器、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和高速铁路等为代表的龙头产业。然而“大而不强、小而不精”还是中国许多制造业民营企业的通病。如何改变中国民营企业的思维,提高科技研发的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升金融使用效率,成为中国民营制造业企业破局的关键。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制造业与信息化融合、制造业与金融融合、制造业和科技研发的融合等都对未来制造业的格局产生重要的影响。
针对当前民营企业信心不足问题,刘洋研究员认为:摆脱贫困的有效办法是冒险,但是当今中国进入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简单粗暴冒险冲动扩张并非良策,也会处处碰壁。在经济处于严峻的下行压力下,中小民营企业更要有战略定力,要有泰山压顶巍然不动的战略定力。如果将中国过去改革开放40年看做一波大牛市而言,经济增速下滑甚至下行本是正常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人类社会有史记载至今还没有出现过长期不变的单边上扬经济发展,中国40年的高速发展已是奇迹。企业家要理性接受过去追赶扩张型效率驱动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向稳健引领性质量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
刘洋研究员在与参会嘉宾和企业交流中分享,抢跑先赢,中小微企业要利用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尽快匹配国家新战略、新机遇、新产业,例如全国农村、景区“厕所革命”推进中,佛山建材业会迎来新的机遇,能否开发出满足环保要求、低成本、便捷组装的适销对路产品,就能领先一步。
经济高速发展期政府要关注和帮助规模以上企业做大做强,而在经济增速下行,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动能,地方政府要兼顾效率政府和效能政府的现代治理体系建设,培育新的增长点、竞争力的过程中,关键在于如何发现、培育新经济与小巨人企业、独角兽创新企业和隐形冠军,对佛山而言就是“寻找新的美的”。这里的隐形冠军内涵也是广泛的,包括细分领域产值、关键技术、关键先生、商业模式、生态体系、盈利能力、互联网科技与金融科技赋能等。
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经营困境,刘洋研究员提出了三个判断和若干建议。
第一个判断:中小民营企业传统的厂房改造升级、生产线、供应链等粗放式扩大再生产融资已经转变为腾笼换鸟转型、跨界优化生态体系、跨区域国际化市场拓展等流动性、试水性、微创新等产业链、关键业务环节融资。授信额度从较大额度转变为小额、分散,还款周期由较长期低息和短期高利贷转变为短期还款,利率基于场景市场化。必然带来金融服务供给和产品多元化、精准化和对民营企业大举举债经营的冲动抑制。
第二个判断:隐形冠军和市场优胜者才可能融到钱,而非简单拥有多少房子、土地等传统抵押物。产品品质、服务质量、市场竞争力也是信用,网商银行给天猫商家贷款,看重的是店铺点击量、交易流水、好评数、退货率等经营指标,利用大数据分析其还款能力、还款意愿。
第三个判断:金融科技赋能新金融,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传统金融主要服务20%的头部客户(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业、高净值人群),服务占比80%的长尾客户(中小微企业、普通公众)则面临着获客难、风险甄别难、操作成本高的挑战。新技术、新金融解决了长尾用户信用数据化、可测度,从而提供针对性金融服务。
针对企业提质增效,刘洋研究员建议:
其一,一招鲜。在某些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细分产品、细分市场做到创新极致和引领,并融入到大行业、大企业的生态系统中,做不会成为弃子的关键先生和隐形冠军。应用导向的微创新,消费类产业尤其是要基于目标消费者现实需求和消费分级、分层变化,让消费者得便宜占实惠的商业模式创新,领先一小步,则是成功一大步。积累、总结、顿悟、完善、调整、提高。
其二,14亿国人正在全国乃至世界买买买,消费结构正在从吃、穿等生存型、价格驱动型消费,向教育、旅游等发展型和品质型消费,以及消费服务方式多元化精准化的新时代过渡,例如休闲、保健、旅游、文化、信息、教育等新型幸福产业消费呈现爆发式增长,社会主流的消费模式由传统的理性保守消费转变为提前消费、信用消费。过去作坊式、“九块九包邮”糊弄式、低门槛、低品质消费的空间愈加狭小。对实体经济而言,面临的不再是萎缩性市场,而是能不能通过变革适应更高标准的市场。
其三,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最大的问题也正是金融未能有效地去支持那些高效率的企业,尤其是创新能力强的民营企业,其中大部分又是中小微企业。以蚂蚁金服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则将这个突破更加往前推进一步,使得融资的风险得以由众多的债权人分担,同时由于智能手机的出现,加上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革命,使得中小微企业的市场行为和信用记录越来也为外人所知,信息越来越对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资金需求者的信用状况作出分析、判断,破解征信记录缺失这个造成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症结。
规范发展网络借贷。只有同时让监管部门、用户和公众有信心的网络借贷机构,专注于为中小微企业和有偿还能力的个人提供精准优质金融服务,才能在大浪淘沙中存活甚至成为头部平台。对于中小民营企业而言,要透彻了解和掌握网络借贷的规范平台、申请流程、成本风险,将小额分散贷款逐渐从民间借贷转为更高效更优惠的网络借贷。
其四,民营企业要积极关注和参与新金融业态。以消费众筹为例,带有“团购+分红”功能的消费众筹最多,一般涉及单笔投资小,主要靠聚沙成塔规模效应实现融资目的。有别于传统股权投资,消费众筹的投资者又是项目的消费者。消费众筹针对未面世产品服务,商家根据同类产品价格及目标消费者价格承受能力,单方设置产品价格,该价格往往可与投资者( 消费者) 协商,消费者需提前按约定截止时间前,支付一定、对应所需产品服务认筹款,并与商家约定交付条件。如果众筹成功,预购资金就会转移到商家、创业者的项目指定账户,去进行产品研发生产。如果众筹不成功,已缴纳费用完整返还给消费者。由于消费者承担了一定产品开发风险,部分商家会许诺给予一定收益回报,那么消费者提前预付商品款就有了投资属性。
其五,提升供应链效能。供应链类似于食物链,链上的企业无论大小、强弱,都应有平权、平等、契约的合作与利润分享,否则这条食物链失去平衡,所有企业都遭殃。未来要避免商品同质化、模式同质化,运作胜机在于新零售,简单说“优品快消、聚焦体验=大数据+精准营销+供应链、消费金融等普惠金融”。如果以龙头企业牵头搭建共识平权的区块链供应链,链接产供销全链条的中小企业,在生态圈内抱团有可能形成以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驱动的利益共同体。
其六,加快跨境电商发展。传统中美贸易是中国厂家、商家对美国经销商,F2B、B2B,并没有直接到美国消费者C端,中间商赚了不低于20%的差价。越来越多中小微企业开始选择在亚马逊、EBay等海外电商平台开店,直接将商品卖给美国消费者。
其七,从前店后厂的卖产品到构建生态体系、平台经济升级。未来产业、社会形态是专而强,联盟化来汇聚上下游资源,各自奉献,各取所需,成为共生共赢的生态圈。平台思维黏住利益共同体所有成员。不求所有,但求所有,科技赋能!“拿来主义+个性定制+利益耦合”弥补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