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坊人 你的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下月起划转至税务部门征收 办理须知
2021-10-24上一篇 : 深圳企业买卖发票有风险,税务筹划,能合理合法为企业节税|下一篇 : 企业复工前后,我们应该做什么呢?直击硬核防疫措施
当前,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呈现积极向好态势,随着「复工键」的开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恢复。
政治局会议指出,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关系到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完成“十三五”规划,关系到我国对外开放和世界经济稳定。
如何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与挑战?作为首都,北京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北京复工情况如何?相数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为你勾勒复工“图谱”。
全国复工情况
最新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复工率排名前 5 的省份分别为:贵州、浙江、江苏、安徽和湖南。其中贵州省复工率 100%,江浙两地复工率也均超 96%。
具体到城市,随着各地复工的推进,GDP 20 强城市中,已有 7 城规上企业复工率达 100%,分别为苏州、南京、无锡、成都、青岛、郑州和佛山。江苏独占三席。
一线城市中,深圳规上企业复工率最高为 94.51%,北京最低仅 61.2%。
经济发展“动起来”。2 月 10 日以来,全国企业线下复工率平均每周提升 10%。截止到 2 月底,全国企业总体复工率已超 50%。
从行业看,金融业复工比例最高为 89.2%,零售业 88.3%,医疗行业 86.7%,制造业 72.3%,物流业 67.8%,房地产业 52.3%。
从企业类型看,国有企业复工最早,到岗比例最高,员工保障也较好;互联网行业复工比例最高,目前复工(含远程)比例高达 92%。
然而,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复工形势依然严峻。据工信部副部长透露,截至 2 月 26 日,全国 1800 万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率仅为 32.8%。因各种返程阻力,全国大多数劳动力仍待业在家,迟迟无法归来。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急需政策支持。
人是一切的根本。复工复产离不开人的回归。下面是 2 月 1 日— 2 月 29 日全国人口迁入区域热力分布动态。全国人口迁入量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为东莞、深圳、广州、苏州、佛山、杭州、北京、上海、成都和宁波,合计占当日全国迁入人口总量的近 25%。
• 2月份全国人口迁入区域热力动态 •
北京复工情况
01.
各区情况
截至 2 月底,朝阳区 3.6 万家企业实现复工;海淀区 32 家产值 10 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已全部复工。西城区金融街核心区 99 家重点金融机构采取弹性办公、远程办公、AB 岗等方式,实现 100% 复工。
• 数据来源: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DaaS实时监测平台”。监测北京市下辖16区(门头沟区因样本不足未纳入监测)290处商业和办公区域人口数据,与疫情前对比,以此反映人口活跃恢复程度的百分比。
02.
重点园区及企业情况
截至目前,CBD 中心区企业中已有约 90% 复工;中关村软件园超 50 家大型企业均已复工;大兴区生物医药基地年产值 10 亿元以上的 173 家企业中,复工率达 74.6%。
北京 349 家上市公司已有 133 家全面复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122 家规模 10 亿元以上重点企业中,已开复工企业 106 家,复工率达 86.9%。
03.
城市出行情况
疫情发生前,北京地铁全网工作日正常客流在 1200 万人次左右。春节以来,虽然客流逐步增长,但目前总客运量仍不到正常值的 10%。
据预测,未来较长时间,北京地铁客运量复苏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复工复产到开学,此阶段,通勤客流逐步恢复,通学客流为零,同时生活出行类及进出京客流始终低位运行。预计开学前最大客流量将比正常工作日减少 50%;
第二阶段是从开学到疫情结束,此阶段通勤通学客流基本恢复,生活类出行、进出京客流仍未恢复,总体客流预计比正常工作日减少 25%。
北京地铁客流恢复常态仍需时日。
根据百度迁徙数据,截止目前,北京市内出行强度明显低于去年同期。
• 数据来源:百度迁徙
北京机动车出行量大幅回升,早高峰,二环、东西三环、北四北五环已出现明显拥堵。
• 北京近日早高峰实时路况 数据来源:高德地图
共享单车方面,3 月 4 日美团单车大数据显示,上周工作日全国骑行量较两周前增长约 86%,较春节日均增长约 94%。
其中,北京地区骑行量平均增长幅度高达 187.7%,北京、杭州、长沙、南京等城市位居美团单车“复工指数”前列。北京用户平均单次骑行距离 2.38 公里,增长 69%。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平均骑行距离最远。
• 数据来源:美团单车
从 2 月 10 日复工以来,我们惊喜地看到,北京乃至全国除个别感染新冠肺炎事例外,并未发生疫情的二次传播。很多令人振奋的证据表明,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中国都能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