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三比率分析法
2021-10-25上一篇 :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比较分析法|下一篇 : 大丰实业:许兆敏因退休原因辞职,聘任张进龙为公司财务负责人
导读: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几种常见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第三节 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从数值上测定各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对财务报表中某一项目差异影响程度的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可以查明各相关因素对某一项目的影响程度,有助于分清责任,更有说服力地评价企业各方面的经济管理工作;同时,可以在复杂的经济活动中,寻找出影响企业的主要因素,以利集中精力,抓主要矛盾,解决问题。
因素替代法亦称连环替代法,是因素分析法的一种具体分析方法,是把综合指标分解后,顺序地把其中第一个因素作为可变量,其他因素暂作为不变量,依次逐项进行替换,逐步测定出各项因素的变化对综合指标的影响程度,从而可以掌握指标变动的原因,分清经济责任,找出关键问题,做出正确的财务评价。
由于综合性财务指标形成的差异是由多种因素同时变化所致,在测定几个因素各自变化对差异的影响程度时,首先要把各个相关因素列成关系式,以确定替代顺序;然后把其中一个因素当可变因素,暂时把其他因素当成不变因素,依次替代,直至把各因素都替换为变数为止。
将各因素变动的影响值与该因素替代前的指标值相比较所得的差异,就是各种因素对所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具体的分析顺序如图9-6所示。
图9-7因素分析法的运用步骤
现举例说明这种方法的运用,有关资料见表9 -2所示。
表9 -2因素分析法案例资料
根据上述资料,应用因素分析方法确定各因素的影响。
首先,将材料费用这一指标分解,并确定指标体系。
材料费用=产品产量×单位产品耗用材料×材料单价
分析对象:103 950 -100 000 =3 950(元)
其次,通过连环替代,计算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
计划指标:200×l00 x5 =100 000(元)①
第一次替代:210 x100 x5 =105 000(元)②
影响程度②一①=105 000 -100 000 =5 000(元)
这说明由于产量增加使材料费用增加5 000元。
第二次替代:210 x90 x5 =94 500(元)③
影响程度③一②=94 500 -105 000=-10 500(元)
这说明由于单位产品材料消耗下降使材料费用节约10 500元。
第三次替代:210×90 x5.5=103 950(元)④
影响程度④一③=103 950 -94 500 =9 450(元)
这说明由于材料单位上升,使材料费用增加9 450元。
再次,计算三因素共同作用影响数。
5 000+(-10 500)+9 450 =3 950(元)
另外,在应用因素分析法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因素分解的相关性
因素分解的相关性即确定分析指标构成体系或分析模型必须是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要能够反映形成该项指标差异的内在构成原因,否则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如上述例子中影响材料费用总额的只能是该产品的质量、单位产品材料耗用量和材料单价,而不能确定为其他因素。
2.因素替代的顺序性
因素替代的顺序性即替代因素时,必须按照各因素的依存关系,排成一定的顺序依次替代,不得任意地颠倒,否则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因此在分析中,必须从可能的替代顺序中确定比较正确的替代顺序。在排列替代顺序时,应注意:在数量因素与质量因素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应是数量因素在先,派生因素在后;在因素较多且数量指标、质量指标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应是两主导因素在先,派生因素在后。
数量因素是指实际的使用数量脱离设立的模型内标准数量;质量因素指涉及与事件质量相关的因素脱离设立的模型内标准数量;主导因素是对事物的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也可以认为是重要因素;派生因素是指次要因素,是随主导因素产生的因素。
3.顺序替代的连环性
顺序替代的连环性即在计算时,必须按照顺序逐一进行计算,保持计
算程序上的连环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各因素影响数之和等于所分析指标
的差异,以全面说明分析指标变动的原因。在替代时,必须顺序地逐一进
行计算。如果替代顺序不连环,就会使各项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不等于分
析对象,即分析指标变动总差异。
4.分析的有效性
连环替代计算的各因素变动的影响数会因替代计算的顺序不同而有差别,即其计算结果只是在某种假定前提下的结果,因此,计算结果只能说明是在某种假定条件下的结果,不免带有假定性。由于连环替代计算的各因素变动的影响数因替代顺序不同而各有差别,因而计算结果不免带有假定性,即它不可能使每个因素的计算结果都能达到绝对的标准。它只能明是在某种假定前提下的影响结果,离开了这种假定前提条件,影响的结果也不相同。因此在分析中,力求使这种假定合乎逻辑,保证分析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