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学习(十)政府会计实务操作、新旧衔接、难点解析
2021-10-26上一篇 : 政府会计学习(九)行政事业单位新旧衔接难点(2-4)及学习汇总|下一篇 : 政府会计学习坚持“四个结合”经验分享
微信号:ggbmkjzz,
如有参考价值,请转发分享并在文后点好看哦,好友会在微信“看一看”栏目看到你点好看的文章。
文后有政府会计学习(一至八)链接汇总,可以直点击链接学习。
行政事业单位新旧衔接难点(2-4)
难点二:如何确认各项目的资金来源。
对往来款清查过程中的分类,例如以前年度账上往来在没有详细记录时如何区分是财政补助资金、非财政补助资金。
这是实务操作的难点,按照表二的要求,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清查工作是每个单位财务人员必须做的,而且还会暴露出在2013年新旧衔接的一些问题。
大家在清查的时候就会发现,比如在2013年事业单位新旧制度衔接时,按照新制度要求,要将原制度“事业基金”科目余额进行分析转换,属于财政资金的部分要转入新制度“财政拨款结转科目”,好多单位没有进行区分,都直接转入“事业基金”科目了,这次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预算会计的新旧衔接要明确区分资金三条线,即财政资金、非财政专项资金以及非财政非专项资金,在清查以前年度的时候,事业基金属于财政拨款的部分必然会暴露出来,拭目以待吧。
如何区分资金来源,建议采用由近及远的原则,先财政资金后非财政资金,先项目后基本,先预算管理后非预算管理的原则,全面核实、梳理各项结转结余资金的构成和性质,按规定确定新账中各项预算结余科目及资金结存科目的金额
在此还要反复提出一个观点:目前有很多是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比如往来款的呆账以及盘盈盘亏等。这次政府会计改革,预算管理体制没有变、经济业务没有变,政府会计制度只是会计的核算办法,尚需相关财务制度配套,才能解决目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注意:在资产清查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2016年财政部发布的资产清查办法文件与指南,做好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尤其注意其他应付款及应付账款等负债的核销问题,单位应按文件规定执行,不得自行核销。
(一)按会计制度要求设置
在实际操作中,大家经常容易混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区分,财务会计里有同样的收入业务,比如财政拨款收入与财政拨款预算收入,同样的经济业务财务会计应该怎么去设置明细,在此只能给大家做一个提示:完全要按照制度里的要求进行设置,
比如财务会计要求财政拨款收入要按照拨款种类进行设置,即按照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等拨款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与预算会计是不同的,而且大家比较轻松的是,预算会计明细科目的设置跟目前的预算管理要求相符,并没有较大的变化,即“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明细科目,并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项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同时,在“基本支出”明细科目下按照“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进行明细核算,在“项目支出”明细科目下按照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等两种或两种以上财政拨款的单位,还应当按照财政拨款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要严格把握“资金三条线”,从预算收入、预算支出以及预算结余的科目设置要保持一致的科目对应关系,比如财政补助结转科目,年末要区分人员经费与日常公用经费,必然就涉及到收入科目与支出科目的设置逻辑关系,才能顺利完成年末的转账。
(二)按报表要求设置
以“业务活动费用科目”科目为例:本科目应当按照项目、服务或者业务类别、支付对象等进行明细核算。为了满足成本核算需要,本科目下还可按照“工资福利费用”、“商品和服务费用”、“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费用”、“对企业补助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公共基础设施折旧(摊销)费”、“保障性住房折旧费”、“计提专用基金”等成本项目设置明细科目,归集能够直接计入业务活动或采用一定方法计算后计入业务活动的费用。
在会计报表重要说明中也进行了要求,单位在设置明细账的时候不仅要考虑经济分类,还要考虑支付对象比如本部门内部单位、本部门以外同级政府单位等进行设置。
(1) 按经济分类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目 |
本期发生额 |
上期发生额 |
工资福利费用 |
||
商品和服务费用 |
||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费用 |
||
对企业补助费用 |
||
固定资产折旧费 |
||
无形资产摊销费 |
||
公共基础设施折旧(摊销)费 |
||
保障性住房折旧费 |
||
计提专用基金 |
||
…… |
||
合计 |
注:有单位管理费用、经营费用的,可比照(业务活动费用)此表进行披露。
(2) 按支付对象的披露格式如下:
支付对象 |
本期发生额 |
上期发生额 |
本部门内部单位 |
||
单位 1 |
||
…… |
||
本部门以外同级政府单位 |
||
单位 1 |
||
…… |
||
其他 |
||
单位 1 |
||
…… |
||
合计 |
注:有单位管理费用、经营费用的,可比照(业务活动费用)此表进行披露。
(三)辅助核算都需要反映哪些信息
从单位的科目的设置信息看,辅助项目大多数包括以下项目:部门 项目 个人往来 单位往来 资金性质 功能分类 经济分类 支付对象 收入来源等,
这些项目包含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辅助信息,与预算会计联系较为紧密的辅助合算为项目核算资金性质、功能分类、经济分类等;与财务会计联系较为密切的辅助核算项目是:部门、项目、个人往来、单位往来、支付对象以及收入来源等
因此财务会计要满足财务管理的需要,预算会计要符合预算管理的需要,二者反映的内容应是互补性质,而不是重复,在财务快记下,没必要区分资金性质,这是针对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而言的,而对于医疗卫生行业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财务会计下也要区分资金来源,比如科教、公卫等。
(四)事业支出的明细设置举例
为全面反映事业单位各项事业支出的内容,便于分析和考核各项事业支出的实际发生情况及其效果,事业单位有必要对事业支出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适当分类。
1、支出经济分类
事业支出应当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的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进行分类。具体分类情况如下:
(1)工资福利支出
(2)商品服务支出
(3)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
(4)基本建设支出(发改委立项的)
(5)其他之本性支出
2、按照部门预算的要求分类
(1)基本支出:是为了保障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支出,包括人员经费支出和日常公用经费支出。
(2)项目支出:是为了完成特定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所发生的支出。
3、按照事业支出的经济事项进行分类
(1)人员经费支出:是指用于事业单位人员方面的事业支出,主要是指“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类别的具体款项。
(2)日常公用经费支出:是指用于事业单位日常公务活动的经费支出,主要是指“商品和服务支出”和“基本建设支出”的具体款项。
4、按照不同经济性质进行分类
(1)财政补助支出,财政补助支出又按部门预算管理要求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2)非财政补助支出,按照资金使用要求不同,分为专项资金支出和非专项资金支出。
从事业支出分类我们可以看出,事业支出的分类较为复杂,需要设置多层次的明细科目进行核算。按照上述的分类规定,事业支出明细科目有两种设置方法。
方法一:
一级明细 |
二级明细 |
三级明细 |
预算科目 |
|
事业支出 |
财政拨款支出 |
基本支出 |
人员经费 |
功能分类经济分类 |
日常公用经费 |
||||
项目支出 |
项目名称 |
|||
…… |
||||
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 |
项目支出 |
项目名称 |
||
…… |
||||
其他资金支出 |
基本支出 |
人员经费 |
||
日常公用经费 |
||||
…… |
方法二:
一级明细 |
二级明细 |
三级明细 |
预算科目 |
|
事业支出 |
基本支出 |
财政拨款支出 |
人员经费 |
功能分类经济分类 |
日常公用经费 |
||||
其他资金支出 |
人员经费 |
|||
日常公用经费 |
||||
项目支出 |
财政拨款支出 |
项目名称 |
||
…… |
||||
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 |
项目名称 |
|||
…… |
||||
…… |
一般选择第一种方法,通过一、二的对比大家会进一步理解科目的设置,以及预算会计支出与财务会计费用的明细区别,如果有关联,可以在财务会计里设辅助核算,以反映不同的资金类别。另外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在新制度改革以前主要你预算会计为主,这次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将财务管理信息与预算会计分开,在设置明细账的时候要注意划分,尤其是啊财务信息中如何设置明细账是需要认真考虑的,不仅要满足制度和报表需要,还要考虑实际管理的需要,在明细账的设置上下一些功夫。
这段时间一直在忙于政府会计制度的讲课,这几天可以休息一下,以上把讲课和学习政府会计的一些感悟分享给大家,有些资料也来源于网上的一些文章观点,在此做一下总结和大家分享。此篇文章中曾引用了俊俊的大段文章,引起俊俊的强烈抗议和不满,甚至在其公众号中说本人人品有问题,在此深表歉意,原创应当尊重,本文又重发做了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