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你做到位了吗?
2021-04-01上一篇 : 财务管理者的财务认同与价值创造|下一篇 : 我想去会计师事务所,但是我不想加班……
有人说,财务分析就是从数字化的角度去理解公司层面的经营。为什么要理解一家公司的过去? 因为日久见人心,只有拉长时间,你才能够把很多事情看得清楚,他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成功的核心因素是什么?他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样的,随之带来的财务报表具有什么特征。去了解一家公司过去很多年里留下的经营痕迹有助于帮助我们判断其是否具有优秀的基因。
传统的财务分析,是基于财务报表(三大表),分析各类财务指标的增减变动,然后分析增减变动的原因。这是一种狭义的指标分析。而广义的财务分析,确切的讲,应该叫做“经营分析”。只是如果懂一点财务会计知识,那么可以把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结合在一起作分析。财务数据是业务数据的一种结果体现,把财务数据还原到最开始的业务场景中去,是我们财务分析要做的核心工作。
一般来说,分析财务报告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首先应就单张表进行相关分析,把握企业的基本情况。然后再将所有财务报表结合起来计算相关比率,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
但是你知道吗?单纯的去计算这些指标So easy,但仅仅得出这些数据,根本就不能称之为财务分析。
以下这三方面,你一定要去考虑,才能称之为真正有意义的财务分析。
一定要重视对比
|
数据的对比是财务分析的根本,无论是与自身企业之前的数据对比、还是跟行业平均值比、再或者跟行业内其他公司比。
总之,通过对比才能看出指标的好坏,仅仅算出指标,看看大小,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弄清楚你要得到的结论
|
财务分析的前提,不能仅仅是分析指标、得到数据。首先你要知道自己想要分析哪个方面的问题,进而选择相应的指标,根据指标总结结论。
其次,不能过分依赖指标,有的问题可能没有现成的指标供你用,怎么办?那就自己去创造一个指标。
也就是说,财务指标没有定式,他是在发展变化的,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你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使用这些指标,可能这个指标拿点东西过来,那个指标拿点过来,组成一个全新的指标,这是很有可能的。不要迷信指标。
关注指标的质量
|
这是财务分析的精髓。举个例子:
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一般主要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如果你把资产负债表中的这些项目加起来,做流动资产,要小心了。因为,这些只是形式。
你要进一步分析这些资产的质量,比如应收账款,你去分析发现,这个应收账款,很有可能收不回来,尽管提了坏账,但是剩下的也很悬,这种情况下,你在分析流动比率的时候,还能将应收账款算在里面吗?
会计是门语言,我们要把它准确、有效的表达出来,不仅仅是通过财务指标的计算,来得出浅显的结论。财务分析的目的是要对企业有用,对老板和管理者有帮助,是将财务工作能够融入决策和管理当中!你做的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