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国有企业财务转型如何全面提速
2021-04-01上一篇 : 金税四期又出新公告!1月13日起,这41种行为将重点监控|下一篇 : 达学斌:从0到1,财务思维进化论
新冠疫情虽然对全球经济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但无论是全球化进程,还是数字化发展,大趋势依然没有改变,反而正在加速向前。通过这次疫情,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在加速,正进一步发展着数字化生存能力、数字化发展能力与数字化协同能力。
财务管理水平关系到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进而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业绩,财务数字化是企业数字化进程的重要突破口,帮助国有企业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能够更加敏捷应对,增强国企在全球环境下的整体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一、 顶层设计成为关键
财务转型是对企业管理行为进行重塑,影响企业的组织、制度、业务等方方面面。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财务转型早己不是上个信息系统那么简单了,需要着眼于未来3-5年的发展规划,通过顶层设计,在搭建信息化平台时,结合管理需要进行一体化建模,将财务转型的信息化需求纳入信息系统规划。
财务信息化顶层设计的8个管理领域
二、 全面融合为必要手段
对于多元化经营的国有企业来说,业财一体化是融合的必然趋势,应贯穿企业经营活动的始终。《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一书中曾指出,管理会计应嵌入单位相关领域、层次、环节,以业务流程为基础,利用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将财务和业务等有机融合,从而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财务应开发更多业务场景分析能力,如销售场景、研发场景、制造场景、人力资源场景等,充分发挥财务的业务伙伴角色定位,为业务部门提供前瞻性业务预测,实时跟踪与分析差异,提供预警与决策支持。
三、 信息系统是加速器
在后疫情时代,国有企业对于中长期发展更为聚焦,旨在摆脱“成本焦虑”,实现新发展,重塑核心竞争力。财务部门是企业数据的掌控者,财务信息化是企业数字化进程的加速器。
1、 信息化助力财务流程梳理
信息化可帮助企业集成分散在各部门的独立系统,重塑财务及业务数据整合流程,实现数据的快速收集和处理、实时查询和共享,是财务工作由核算向管理进化的基础。
2、 实现管理口径的财务自动化
大部分国有企业经历过至少一轮以上的信息化整体建设,但随着财务管理与组织管理的不断演化,对于财务分析和预测有了更多的需求,核算口径信息化已无法满足业财一体型、决策支持型等财务职能的提升,为了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工作效率,智能化的分析与预测技术成为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必要部分。
3、 提升决策智能化水平
财务信息化另一个重要价值是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解释,帮助财务数据使用者更直观的洞察数据内在价值,辅助管理者做出由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