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厅》秦海璐:一个财务总监的自我修养
2021-04-01上一篇 : 有关当期所得税资产与当期所得税负债的知识!|下一篇 : 代理记账对企业有什么好处?
《中餐厅》第三季已经开播到了第四期,霸道总裁附体的店长黄晓明成了吃瓜群众们的热议对象,固执己见、不善管理、明明自己有问题却指责别人等等,被网友们一边倒吐槽。
不过,除了自带槽点的黄晓明外,小编其实最关注的是另外一位餐厅合伙人秦海璐——黄晓明的财务总监。
从第一期被diss情商低、自以为是,到后来收获观众们的理解和称赞,这位财务总监可不是那么好当的。虽然是综艺节目,可里面处处体现出了财务总监责任重、压力大的日常。
0 1
财务总监秒上线
几位合伙人来到意大利开中餐厅,目的是传播中国的美食文化,但是餐厅启动资金为0,只有一些简单的食材和他们从中国带过去的特色礼物。
没办法,他们只好把这些跟当地人交换,换回来一些食材和200欧元,这是仅有的启动资金。21天要盈利2万欧元的KPI落在每个人头上,时间紧、任务重,秦海璐被临危受命成了管钱的人。
不愧是演员出身,被认命后,秦海璐简直一秒入戏,变身严格的财务总监。
主厨林述巍提出需要10块钱去买两个打火机,本来想直接拿钱,结果被秦海璐拒绝,要求填写预支单,还要找老板签字。
看到这里,做财务的小伙伴们最能感同身受了。日常工作中经常被其他部门的同事认为死板、到处卡人、条条框框太多,但不做财务不知做财务的辛苦和风险。如果规矩不立好,不严格把控支出报销细节,账出了问题,不仅日后麻烦,而且第一个被问责的就是财务。
对于秦海璐的管钱方式,网上还专门发起了一个投票,结果不相上下,估计支持红方的人都是广大的财务同胞吧~
0 2
财务总监的自我修养
☞ 时刻想着为老板省钱,把控成本。
刚开始中餐厅仅有粽子礼盒卖的200欧元,但是要购买大量的食材,还要给杨紫看病。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身为财务总监要以餐厅的大局为重,秦海璐找老板私下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能不花钱就不花钱”。
毕竟,财务总监不仅要帮老板管好钱,还要考虑怎么省钱,怎么合理分配有限的资金。
☞ 融入业务,深入业务流程
在超市采购食材的时候,不知道大家对秦海璐的一个行为是否印象深刻,那就是她掏出小本本,逐一记录下超市各个食材商品的价格,方便进行成本核算。
在准备煎饼材料,给煎饼定价时,秦海璐条件反射式地自动开启计算模式,核算各个材料的成本。
好的财务一定是深入业务的。只坐在办公室等业务部门提交上来数据进行核算,进行一些机械的事后账务处理,无法给企业创造价值。
而且,采购、销售等业务部门提交上来的数据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如果不了解业务,就数据论数据,看不到数据背后的业务活动,就无法为业务提供有效的建议,也无法从事后转到事前,进行风险把控、经营分析。
比如,对于主厨高标准的食材要求,什么东西都想尽量采购齐全、一步到位的要求,秦海璐并没有把自己只定位在一个记账、核算的财务角色,一味付钱,而是提出质疑和建议,“真的明天立马就能用得上吗?”“你不要太高要求了,我们现在没有那个水平,不能照着国宴准备”。
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支出是否合理,成本如何把控,秦海璐保持了自己的态度,这是一名合格的财务总监从大局出发应该持有的态度。尽管被网友diss态度差、情商低,但是,财务部门有时候充当的就是这种费力不讨好的角色。
☞ 必备沟通协调等软技能
财务总监的工作决定了他得与企业的每一个人打交道,不仅要经常与企业外部的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进行交流沟通,还要协调与内部各部门间的关系,获得别人和其他部门的支持。因此,沟通协调谈判等软技能是一名优秀的财务总监必备的。
在农贸市场秦海璐不满主厨过度采购的行为,说话语气较差。其实秦海璐和主厨之间的矛盾就是典型的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矛盾。秦海璐为了表达歉意并取得主厨的理解支持,主动跟他进行沟通,表明自己态度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担心给杨紫看病的钱不够等等,很快误会消除,会心一笑,接下去的合作肯定会更加顺畅。
财务岗位越往上走,需要具备的软技能就越重要,沟通、协调、判断、管理等能力才是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必备条件。
☞参与决策的能力
开业第二天中午按照店长黄晓明提议的套餐制点餐使餐厅的经营出现了一些问题,不仅混乱而且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体力。晚上的总结复盘会上黄晓明不顾大家的意见,固执己见并认为是别人的问题,一度使氛围很僵。
晚上秦海璐找黄晓明单独沟通,根据当前的局面和每个人的情况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让主厨休息一天,其他人可以做主食和特色小吃来卖,结果获得了店长支持。这样的决策不仅成功化解了餐厅的矛盾,还提供了另外一种经营方式的可能。
财务总监需要站在老板的角度考虑问题,有全局思维,能够参与战略决策,进行决策支持。秦海璐的做法就体现了财务总监这一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0 3
其实每个财务人都有一个财务总监梦,可是要怎样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财务总监呢?《中餐厅》虽然是综艺节目,真人秀都有一些表演成分,而且节目的设定和企业的实际经营存在很大差异,但身为财务人,看节目的同时,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进行一些思考。
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财务人的职业生涯大致要经历出纳、普通会计、总账会计、财务主管、财务总监这5个阶段。想要快速成长为一名财务总监,持续学习和明确的职业规划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对照财务管理层的要求,达成相关学习、证书等硬性指标。
而不管处在哪个职业阶段,财务人都不能只埋头于财务,转变传统会计思维,系统学习管理会计知识体系,是财务人驶入职场发展快车道的重要途径。这是因为,管理会计能够深入企业内部管理,通过预算预测、内部控制、成本分析、风险管理、绩效管理、投融资决策等,为企业降本增效、创造价值。
目前来说,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培养的就是“精财务、会管理、懂业务、能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CMA从战略、管理、领导力、成本、绩效等各个维度,帮财务人从软硬技能方面搭建一个系统的能力框架。按照这个能力框架形成一个系统化的学习,慢慢去成长,结合企业日常工作中的运用,就会发现你的能力在快速提升。
相信每一个职场菜鸟,都可以运用这个能力框架,完善自己的能力圈。作为职场老司机,也可以再不断打造自己的能力圈,把它升级优化。学习CMA并考取这本高含金量的国际证书,必将成为你职业发展的加速器,因为,CMA培养的目标就是CFO的接班人。
(CMA知识框架)
优秀的财务总监应该是T型人才,即在专业知识方面有相当的深度,但往往又不被这些知识限制,努力拓展知识的宽度和广度。希望广大的财务人通过不断学习、积累,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财务总监!
CMA报名7折优惠代码领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