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月的工资在一个月发放,到底怎样缴纳个税?(附件:税务易查的会计凭证)
2021-04-01上一篇 : 企业年度审计要准备哪些资料呢?|下一篇 : 金税四期,来了!10条红线别碰!会计和老板要知道!
备受社会关注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还在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个税改革之前,我们还是得按规定计算缴纳个税。
今天,我们就通过6个案例来了解企业中常见的个税计算问题——
案例一:1个月内工资分次发放的计税
职工刘某2017年7月15日取得上半个月工资3000元,7月31日取得下半个月工资3000元,当月共计工资6000元,请问是否代扣个税?
解答:刘某应纳个税=(3000+3000-3500)*10%-105=145元
提醒:个人所得税是按月计征的,这与分多次发放没有关系,都需要合并计算征收个税。
案例二:2个月的工资在一个月发放的计税
职工刘某2017年7月份一次性取得了5月、6月的工资,其中5月份工资金额2800元,6月份为3000元,计算应纳个税?
解答:刘某应纳个税=(2800+3000-3500)*10%-105=125元
提醒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后计算应纳税所得,按月计征,由扣缴义务人在支付时代扣税款。如果在一个月内取得两个月的工资,应当合并计征个税。
提醒2:如果属于补发以前月份工资的情形,建议携带相关资料向主管税务机关说明情况,经批准后分解到所属月份代扣个税。
案例三:两处以上取得工资的计税
职工刘某7月份从甲公司取得工资4000元,从乙公司也取得工资8000元,请问如何代扣个税?
解答:甲公司扣缴个人所得税为=(4000-3500)×3%-0=15元;
乙公司扣缴个人所得税为=(8000-3500)×10%-105=345元;
如该个人选择到甲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汇总纳税,申报税款为(8000+4000-3500)×20%-555=1145元。
应补个人所得税:1145-345-15=785元。
提醒1:个人取得两处及以上所得的,应分别由扣缴义务人进行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同时其本人应选择并固定向其中一处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自行申报;
提醒2:合并纳税是指纳税人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同一项目两处收入要合计,且只能减除一次费用扣除标准;
提醒3:自行申报的纳税义务人,在申报纳税时,其在中国境内已扣缴的税款,准予按照规定从应纳税额中扣除。
案例四:符合条件的健康险可抵扣工资个税
职工刘某所在公司为自己购买了疾病保险,并取得税优识别码,全年共计保费1200元,假若刘某2017年8月份工资薪金4000元,请计算刘某8月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解答:个税=(4000+1200-3500-100)*10%-105=55元
提醒1:单位统一为员工购买的,视同个人购买,按照单位为每一员工购买的保险金额分别计入其工资薪金,并在2400元/年(200元/月)的标准内按月税前扣除;
提醒2:单位为员工购买的商业保险应并入当月工资薪金计算个人所得税。
案例五:取得过节福利的计税
职工刘某2017年2月份工资4000元,本月发放了过年福利1000元,计算2月份工资的个税?
解答:个税=(4000+1000-3500)*3%-0=45元
提醒1:过节发放人人有份的食品、购物券等补贴,是要并入当月工资缴纳个人所得税;
提醒2:《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四项规定,福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所说的福利费,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费;生活补助费是指由于某些特定事件或原因而给纳税人或其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困难,其任职单位按国家规定从提留的福利费或者经费中向其支付的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
案例六:取得差旅补贴的计税
职工刘某2017年7月份工资4000元,本月出差10天,报销差旅补贴1000元,计算7月份工资的个税?
解答:个税=(4000-3500)*3%-0=15元
提醒1: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国税发〔1994〕089号)规定,“差旅费津贴”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征个人所得税;
提醒2:企业发放的差旅费津贴不超过各地财政部门制定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
提醒3:企业:自行应建立《差旅费管理办法》,差旅费津贴标准符合企业实际经营需要的,在标准内实际支付出差人员的差旅费津贴允许税前扣除;
提醒4:所在单位没有相关规定的,按各地财政部门制定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的差旅费津贴标准执行。
在会计基础工作中,即使是最细微的问题,如果因为我们不足够重视,最终也有可能成为财务核算的大问题,这几种会计凭证的问题最易遭税务检查!这些填制凭证的误区你有吗?(详细总结)
八种会计凭证问题最易被查
1、自制原始凭证更需规范
某工作人员在审计检查一家石化企业的工资单时碰到了这样的问题:公司的工资管理虽制定了相关内控制度,但是抽查公司自制的工资单发现不是这张手工涂改,就是那张缺少相关申请和审批人签字,就没有一张工资表是符合标准的,外部人就看不懂,必须得询问公司财务人员才可以,经常财务人员都解释不清楚,真要是税务局人员来公司税务稽查了,真害怕公司扛不住。
2、违规票据,得不偿失
很多企业报销凭证管理很不规范,经常有发票抬头和付款单位不一致的情况,尤其以差旅费和业务招待费的居多。很多公司名称实在难记,很多员工出去吃饭经常把公司名字搞错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公司福利好,给员工报销各种费用,如个人抬头的电话费、加油费等,财务人员收到后稀里糊涂就入账了,但是这些发票税务局是不认可的,肯定是要调增应纳税所得额的,企业所得税抵扣不了,公司里外都受损失。
3、错账更正的凭证需规范
账目改来改去无非就两个原因,一是财务人员财务水平太差,账目处理不规范,另一个就是对会计科目进行调整以便浑水摸鱼,干些不合法的勾当。这两类企业的做法,在受到税务稽查时,锻炼好口才去给人家解吧。
4、会计凭证的科目与凭证内容要一致
例如有的企业将办公用品计入职工福利费、将业务招待费用计入福利费等,会计凭证的科目与原始凭证的内容不一致,这些不匹配的内容,在税务稽查时成为税务机关发现问题的突破口。
5、内部单据有异常,难逃法眼
通过内部原始单据一定要求经办人员签名。之前kavin老师接触过一家民营医疗机构,发现公司每月一次性注射器用量很大,但是初次看一下看不出来,但是仔细看看公司出库单就看出来猫腻了,凭证后附的出库单全部是内部单据,但是好多出库单有的有领用人签字,有的空白一张。一问库管真相大白,公司通过耗材套现了。空白出库单肯定没人敢签字。你觉得没有经办人员签字的内部单据税务人员会不质疑吗?
6、没有发票的凭证
生活中很多企业总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对外支付了款项而无法取得发票,在目前的税务审计和税务稽查实务中,没有发票的且涉及损益类科目的,都需要调增所得额。如果公司发生取得不了发票的情况,就抓紧想办法吧,要么和上一家好好协商,把票要回来,要么去税务局代开,减少税务检查时的麻烦。
7、凭证里的真真假假
一看城市里面的小广告就知道这个社会的发票有多乱了,“真发票、假业务”也就成了很多企业避税标配。这样的凭证核查起来确实有很大难度。实践中,以虚假经济业务开具的发票内容,物品采购类多为办公用品、电脑耗材、食品、服装、劳保等。比如好多公司报销出租车票,一大堆出租车发票里面很多都是连号的,让税务局查出来估计谁也不好解释清楚,出租车只为你专属还是造假了,明白人都知道。
8、凭证里的财政收据也存风险
一提到财政收据,大家一下子想到肯定是国家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开具的,拿这些入账还有问题吗?但是在有些时候也是有税务风险的,如对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军队等收取的租金等经营性应税收入,仅给开具了财政收据。税务人员检查时,肯定也要让你纳税调增,因为你的收据不合规。所以收到财政收据时也要睁大眼睛瞧一瞧。
会计凭证附件常见错误
会计凭证附件常见错误及规范思路大全 | ||
费用类 |
不规范点 |
规范附件明细 |
1.办公用品费 |
1.购买办公用品只有发票,没有其他单据; 2.批量购买办公用品,没有采购入库和各部门领用单。 |
经审批的请购单、发票、入库单、支出凭单、银行回单等相关资料。 |
2.差旅费 |
只有差旅费报销单没有行程单等记录。 |
出差工作计划书(出差行程单)、发票、差旅报销单、银行回单等相关资料。 |
3.车辆修理费/汽油费 |
只有修理费/汽油费发票,企业没有车辆。 |
经审批的汽车修理清单、发票、支出凭单、银行回单等相关资料。 |
4.税款缴纳 |
只有银行回单,未有申报表或税收缴款书。 |
纳税申报表主表或网上打印、支出凭单、税收缴款书或银行代扣款回单等相关资料。 |
5.劳保用品 |
1.批量购买劳保用品,没有采购入库和各部门领用单; 2.各部门领用劳保用品未有部门领用单或者单据部门不全。 |
经审批的请购单、发票、入库单、支出凭单、银行回单等相关资料。 |
6.广告费 |
只有发票和合同,未有照片或者其他广告样本等辅助证明资料。 |
|
7.会务费 |
只有会议费发票未有,会议议程、签到表、会议照片等证明资料。 |
经审批会议预算、合同、会议结算清单、发票、会议议程、签到表、会议照片、支出凭单等相关资料。 |
8.运费/快递费 |
1.快递费月结没有与快递/物流公司签署合同; 2.月结单没有核对记录及内部审批记录。 |
委托运输协议、运费结算单、发票、支出凭单等相关资料。 |
供应链类 |
常见不规范点 |
规范附件 |
原料采购 |
||
1.预付款 |
预付款只付银行回单,未后附合同。 |
采购合同、采购付款单等相关资料。 |
2.预付款核销 |
未后附相关单据。 |
采购合同、原材料采购入库单、收货报告单、发票、采购付款单等相关资料。 |
3.货到付款 |
1.未后附采购合同、原材料采购入库单、收货报告单; 2.以供应商的送货单为入库单,未有企业自己的入库单。 |
采购合同、原材料采购入库单、收货报告单、发票、采购付款单等相关资料。 |
4.采购入库 |
1.以供应商的送货单为入库单,未有企业自己的入库单; 2.退料单单据未齐全。 |
采购入库单、采购收货报告单等相关资料。 |
产品生产 |
||
1.生产领用 |
《生产耗用表》、原材料领用单。 |
|
2.产品入库结转 |
《生产成本表》、产品入库单。 |
|
产品销售 |
||
1.销售收入确认/销售成本结转 |
销售收入确认和结转成本附件只有发票,没有其他单据作为附件。 |
发票、销售出库单表、销售单、销售成本结转等相关资料。 |
产品研发 |
||
1.研发领料单 |
研发领料单,相关单据要素不齐全。比如未有具体研发部门及研发项目。 |
研发领料单、研发采购合同,采购入库单,领用单。 |
2.研发费用分摊 |
附件所附研发费用分摊明细表,研发费用分摊依据不明确,标准不统一。 |
研发费用分摊表、研发费用分摊依据等资料。 |
资产类 |
常见不规范点 |
规范附件 |
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 |
||
1.资产购买 |
1.只有固定资产发票,没有其他单据; 2.没有固定资产部门领用单,无法确定具体使用部门和日期。 |
经审批的请购单、合同、发票、入库单/验收单、资产照片、支出凭单等相关资料 |
2.资产修理 |
只有修理发票,没有修理固定资产其他单据。 |
经审批的单据、修理报告单、发票、支出凭单等相关资料。 |
3.资产清理或盈亏处理 |
固定资产清理和盘亏单据上相关信息处理不完全,不能为会计核算提供相关齐全要素。 |
经审批的签呈、溢缺明细表等相关资料。 |
4.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 |
采用系统的,未将系统每月固定资产折旧打印出来作为附件。 |
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表等相关资料。 |
5.低值易耗品 |
只有采购低值易耗品发票,未有相关的入库及部门领用单据。 |
经审批的请购单(签呈)、合同、发票、入库单、支出凭单等相关资料。 |
计提类 |
常见不规范点 |
规范附件 |
1.薪资及绩效计提 |
薪资及绩效计提表等相关资料。 |
|
2.年终奖金的计提 |
年终奖计提未有具体计提依据相关资料。 |
年终奖计提表等相关资料。 |
3.税费计提 |
税费计提未有相关附件附在会计分录后。 |
各项税费计算表等相关资料。 |
4.坏账准备的计提 |
只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未有其他应收款坏账计提资料。 |
坏账准备计提明细表(应收、其他应收)等相关资料。 |
5.费用摊销 |
费用摊销的依据不明确,或分摊依据不合理。 |
待摊项目摊销表等相关资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