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变更的几大雷区,你踩过几个?
2021-10-01上一篇 : 国家税务总局舞钢市税务局正式挂牌|下一篇 : 税务新规!3月1日起,8大行业可自开增值税专票!附解读~
7月1日有消息称,奇瑞控股最终受益人发生变更,最终受益人由原来的山东国资委、芜湖国资委变更为芜湖国资委。但是,根据天眼查显示,奇瑞控股及奇瑞汽车股权并未发生变更。#奇瑞汽车#
说起奇瑞汽车,当年他可是和夏利齐名的自主造车实力派。现在却沦落到这步田地还是让人感到惋惜!要知道奇瑞汽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奇瑞从一间小草房到生产出第一台发动机用了两年;1999年12月第一台奇瑞轿车——“风云”下线;2003年,风云2、旗云、东方之子、QQ多款重磅车型下线奇瑞的年销量也达到了的9万辆,奇瑞QQ也成为了中国微型轿车之王;
2006年起,奇瑞销量达到30.5万辆,成为中国第四个年销量破30万辆的汽车企业,仅次于南北大众和上海通用,成为销量最高的中国自主车企;2007年8月,奇瑞第100万辆汽车下线。从0到1000000奇瑞用了不到8年的时间,成为名副其实的自主一哥。
但是,2007年奇瑞第一次提出变革,主张“放慢扩张脚步、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一直以来,奇瑞长期处于多线程研发状态,能量过于分散且成本居高不下。据说最多的时候,奇瑞同时研发的项目高达140多个。后来,受国内“子品牌”风潮影响奇瑞推出了多品牌计划,除了奇瑞品牌外,又推出了微车品牌开瑞、高端乘用车品牌瑞麒和全能商务车品牌威麟,并一口气投放了16款新车,重回粗放发展之路。
几年后奇瑞就逐步停用瑞麒与威麟品牌,回归“一个奇瑞”。但由于研发项目和品牌战略定位的失误,奇瑞没能赶上由吉利、长城带来的国产汽车崛起的浪潮就在长安、吉利相继销售零突破百万的时候曾经的“自主一哥”奇瑞的销量一直在40-60万之间徘徊。在WEY、领克取得一定成绩后,奇瑞为了跟上节奏重启高端战略,在2018年11月推出了高端品牌——星途。不过,虽寄予厚望,但销量一直不尽如人意。而奇瑞商用车旗下的捷途,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8年月销过万,2019年则达到了13.8万辆。
从自主一哥到现在前途渺茫,奇瑞汽车战略定位失利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奇瑞常常被人们称作“技术宅”然而,同时研发140多项技术,打造众多所谓的子品牌这需要极大的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奇瑞显然忽略了在商业领域中企业要注重的是产能的可持续性,在观致汽车、奇瑞·捷豹路虎合资形式相继失败的情况下。2018年,奇瑞启动混改计划,准备转让股权,引进外部投资。9月,奇瑞的第一次增资扩股计划以流拍告终。
2019年,奇瑞再次发布增资扩股公告。青岛五道口斥资144.5亿元入主奇瑞。 2019年12月奇瑞汽车混改落地。青岛五道口出资75.86亿元,取得奇瑞控股30.99%股权;出资68.63亿,获得奇瑞汽车18.52%股份,分别成为两家公司第一、第二大股东。随后,青岛五道口入驻奇瑞控股和奇瑞股份,开始深度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和管理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