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提醒 五项工作提前做,个税汇算早准备
2021-10-03上一篇 : 2021年财务数据出现了“大逆转” , 相关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不断上涨|下一篇 : 温馨提示:2021年中级会计职称和CPA可以一起考
2021年备考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同学们,一起报名2021年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吧!有人会说,疯了吗?考一个证书都很难还要报两个一起考?不,课小美小编我很正常,听我慢慢为你分析你再diss我也不迟啊。
先用一个表格把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和CPA考试基本信息做一个梳理。
往年CPA(注册会计师)考试比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晚一个月,今年提前到比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还早一个周。虽然中级报名早,但是注会考试在前。中级的成绩有效期是2年,注会6个科目要求5年内通过。能达到中级报考条件的考生报注会肯定是条件足够,但相同的科目注会的难度高于中级考试的各科。从考试科目看,注会考6个科目,从科目名称就可以看出,其中3个科目跟中级的3个考试科目重合度相当高(下面详细比较科目内容)。
中级《会计实务》与注会《会计》的重合度大概85%,只要是《中级会计实务》中出现的章节,基本都会在注会《会计》中涉及到,而且注会《会计》科目的知识点内容更多更深更广泛,几乎包含了企业会计准则的全部内容,而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内容相对少一些,所以考生可以通过备考CPA来通过中级的《会计实务》这一科。如果你认真复习了CPA《会计》,再复习中级会计的内容就能够轻车熟路。
中级《财务管理》90%的内容都在注会的《财务成本管理》涉及到。也就是说注会的《财务成本管理》的考查内容几乎涵盖了中级的财务管理内容,只有小部分内容没有涉及。从内容看,注会《财管》侧重于财务报表分析、企业价值评估、资本预算(项目价值评估)、期权估价、其他长期筹资、产品成本计算的考察;而《中级财务管理》则侧重于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以及收入与分配管理。考察侧重点不同,备考时的学习力度及重点章节也有所区别,需注意。
3、中级《经济法》与注会《经济法》
两者《经济法》的内容差异相对大一些。中级《经济法》中有40%跟注会《经济法》的内容相同,有30%的内容跟注会《税法》的内容有关联。中级《经济法》与注会《经济法》考察的内容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所以备考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标注,千万不要混乱。
两个考试内容的重叠度如此之高,不一起考岂不是浪费了时间?一起备考的时候大家要以难度更高的注会为标杆,提高自己的预期。备考的规划安排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尽量做到合情合理。2021年报考组合的话有几个建议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参考备选。
1、全职全身心投入备考考生
中级:《中级会计实务》 + 《中级财务管理》 + 《经济法》
注会:《会计》 + 《财务成本管理》 + 《经济法》 + 《税法》
超级累组合,一定要做好强大的心理建设,心无旁骛。
2、对中级经济职称有迫切需求的考生
中级:《中级会计实务》 + 《中级财务管理》 + 《经济法》
或
中级:《中级会计实务》 + 《中级财务管理》 + 《经济法》
这种适合中级会计一年必过考生,也要付出强大的精力和时间去准备。
3、普通在职会计人员
或
中级:《中级会计实务》
这种组合适合大多数人,把考试安排到两年完成。
4、最轻松备考组合方案
中级:《中级会计实务》 + 《经济法》
注会:《会计》 + 《经济法》 + 《税法》
这种轻松的方式适合没有考试经验的考生,但是这样其实是把压力后置了,早晚要面对。
两个考试一起备考听起来简单,但实施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每当放弃的时候想想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开始的。艰苦的备考不会太久,最多两年,就苦尽甘来了。长期坚持更需要强劲的毅力和执行力。所以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千万不要拖延。这样才能提高备考效率,顺利通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