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核算的步骤流程!小白必看
2021-10-05上一篇 : 2019年安省税务调整一览——在安省的你要如何合理避税?|下一篇 : 把好企业“防火关” 复工复产保平安
2019,税收优惠政策不断。前有企业所得税、“六税两费”减免,后有增值税税率、社保费率调整……企业利润弹性空间更大,如何利用税务筹划尽享政策红利?如何少缴甚至不缴税?
中小企业税务筹划现状
1.概念模糊、混淆
在谈到税收问题时,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并不知道税务筹划对自己企业的重要性。很多创业者、企业高层甚至财务人员认为税务筹划就是偷税漏税,将税务筹划视为禁区。他们觉得税务筹划是在损害国家利益的基础上肥了企业,是税务机关和企业之间的一场对赌游戏。
但实际上,虽然短期内企业做税务筹划后会导致财政收入的减少,但从长期来看,企业长久的发展才是市场活跃、稳定税源的保证。我们换个简单的思路来理解,你觉得国家是愿意收10万元税金,收了两年企业倒闭了;还是愿意收5万元税,收它个20年呢?
2.税务筹划成本较高
税务筹划是必须要在完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进行。对企业来说不完善的税务筹划行为会导致很多风险。大企业有足够的钱去组建一个专门的税务筹划团队,从法律、财务、税务、风险等各方面权衡利弊、制定方案。但对小企业来说,可能连生存都比较艰难,更别说去组建专家团队了。
3.缺人才
有很多企业是通过自己内部的财务人员进行税务筹划的。但要知道税务筹划是一项专业性极高的项目,很多税务筹划方案都是由一整个专家团队研究制定出来的。
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则往往会受到自身知识水平及经验的限制,无法制定出完善的方案。而有潜在风险的税务筹划方案,不仅发挥不出税务筹划应有的价值效应,还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日后也有可能会遭受税务机关的秋后算账。
我国的税收法律政策非常繁杂,很多制度不完善、概念表述模糊,容易产生歧义,对税筹人员理解掌握税法的真正内涵造成一定阻碍。
另外,一直在不断修订、改革的税收法律,也给税筹人员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比如从08年企业所得税的变化到近几年来营改增的变化,以及其他的一些转移定价方面的变化就让很多税筹人员措手不及,造成了很多错误的后果。
那企业避税常用的方法又有哪些呢?
企业避税常用的4种方法
1. 隐瞒收入避税
相信很多企业财务都做过两套账吧,为了避税逃款,不惜隐瞒收入,收支不入账,账务科目随意调节等等,不断用谎言去掩盖真实企图粉饰太平。但别忘了,1个谎言10个圆,隐瞒的越大坑挖得越大,破绽也就越多,随着税局对企业资金流监控的日渐加强,迟早是会被发觉的。做生意有赚有亏很正常,但倘若你长年做赔本生意企业却屹立不倒,这就需要好好说道说道了。
2.购买发票避税
我们经常被卖发票的短信和电话骚扰轰炸,我们公司的同事甚至还在税务专家筹划交流的群里看到发票售卖广告。有需求才有市场,企业想要少缴税,又隐瞒不了收入,那就只能往成本抵扣上动脑筋了,而发票正是必不可少的成本凭证。但是这种方法不仅会因避税被处罚,倘若虚开发票的情节严重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3.找票抵扣避税
这应该是大家非常熟悉且大部分人都参与过的避税行为了。企业要求员工不管是吃饭、购物还是打车,都要以公司的名义开具发票然后每月统一上交给公司财务“报销”。通过报销的方式拿钱,员工可以少交个税,企业可以抵扣成本,看起来似乎是一举两得。但随着税局发票系统的不断升级,每张发票都必须列支清楚详细商品类目,大量找票抵扣避税的路子也走不通了。
4.关联交易避税
这个手法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稍有不慎就会越过法规的红线变成避税,难点在于关联交易企业之间的定价调整与风险预估,一般是集团企业才会使用的避税手段,需要由专业的团队来操作,苹果公司使用的就是关联交易转移利润的方法。但我们不建议随意模仿。企业若是没有搞清其中关窍就盲目学习大公司的避税方法,就很容易变成实打实的避税行为了。
所以企业往往由于没有对税收政策进行充分了解与研究,也没有聘请专业的团队来操作,才会导致企业没能享受本该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反而将精力浪费在避税的歪门邪道上,不仅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还导致补缴、罚款等额外支出,反而多缴税。要知道虽然避税的花样层出不穷,但税务稽查手段也是在不断快速升级的。
公司合理节税的要点
要点一:
制定基本的节税方案:不管什么公司在节税的时候肯定是要设立方案的,节税方案制定出来,需要专业税务人员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把控税筹风险,这就是公司节税的第一个要点。
要点二:
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公司进行节税的时候,同样也需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如果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是需要负法律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