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第四期“专精特新”企业财务总监培训开班
2021-10-12上一篇 : 会计头条:个税汇算,我怎么知道我的收入是多少?|下一篇 : 看过来!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开始申报啦~
一、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在上海发展壮大,做大民营经济发展舞台
7月15日,市委召开专项民主监督专题协商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关于“民营经济27条”落实情况的意见建议。会上,李强书记指出,民营经济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关键是要做强平台、做大舞台。“民营经济27条”在全国率先出台以来,李强书记、应勇市长要求全面落实政策,为民营企业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推动民营企业在上海做大做强。市委常委、吴清副市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要求狠抓政策落实和督查工作。11月2日,市民营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召开,通报了“民营经济27条”推进落实情况及本市民营经济运行情况。
二、民营经济27条落实成效明显,减税降费超两千亿元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各部门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加强金融服务、完善法治保障、支持创新发展出台了17个配套政策,在税务服务、舆论宣传等方面制定了9个实施方案,虹口、长宁等11个区制定了区级政策意见,形成了委办联合、市区联动的叠加效应和精准施策、全面覆盖的政策体系。目前,上海民营总部两批认定合计193家。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措施,减税降费超两千亿元,其中,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新增减税60.6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低,推算企业年减负359亿元;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工伤保险费率,推算企业年减负56亿元。
三、上海首批23个中小企业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75亿元
9月19日,上海市举行中小企业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总投资高达7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9亿元。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出席活动并讲话。23个项目中,85%的项目建设期在1-2年内,50%的项目亩均投资强度超过1000万元,投入产出比超过2倍。开工仪式后,召开了“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上,企业围绕发展共性问题与相关政府部门进行了互动交流。会后,市服务企业联席会议办公室召开诉求对接会,协调相关部门推进企业诉求解决,解决或落实13项企业诉求。其中,建设银行已与纳恩汽车对接,确定发放贷款1.12亿元。
四、全市企业服务统筹性进一步增强,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作用明显
12月26日,市服务企业联席会议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市35个委办局、16个区及市人大财经委、市政协经济委相关负责同志以及部分重点企业代表济济一堂,共商企业发展大计。会议总结了2019年全市企业服务工作,并对2020年工作作出部署。会上,开通了“上海市企业跨区迁移服务专窗”,启动了“上海百家重点企业政企双向联络行动”,并为双向联络行动政企代表与“上海中小企业海外中心”单位授予证书。会议还发布了《2019年度上海市服务企业优秀案例选编》《2020年度上海市惠企政策清单》和《2020年度上海市涉企公共服务清单》。2019年,联席会议共受理解决企业诉求783个。其中,咨询类364个,协调类244个,调解类61个,对接类114个。
五、“企业服务云”关注度大幅提升,访问量过千万
“市企业服务云”作为本市“一网通办”企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上线以来,注册用户已超52万个,访问量超过1500万人次,邀请上云店铺达到634个,解决企业发展诉求超过2300项,完成企业服务订单30万个。国务院督查组、全国工商联给予高度肯定,工信部领导推荐全国中小企业工作部门学习上海经验做法,陆续接待了北京、广东等近20个省市及奥地利、德国、日本、香港等海外130余批次考察团调研,平台已成为“上海服务”新名片、“上海服务”新地标、优化营商环境新载体,为“一网通办”提供了有效支撑。
六、推出科创企业上市贷等服务方案,科创板企业数位居全国第一
2019, 科创板成功上市70家企业,其中上海占位13席,排名全国第一。11月29日,市经信委联合市金融局、市财政局等部门,举办了“科创企业上市贷”企业服务方案仪式,联合12家商业银行和市担保基金中心,推出总规模超千亿的“科创企业上市贷”企业服务方案,设立不低于10亿元的“专项担保资金”,叠加金融财政政策,实施优惠利率,助力科创企业上市。“科创企业上市贷”推出仅一个月,已为495家科创企业发放贷款,规模达到102.4亿元。市经信委建立科创企业改制上市后备库,遴选后备入库企业262家;推动优质机构成立“科创企业投资基金联盟”,首期规模100亿元;集中排摸企业上市障碍,推动晶晨半导体、美迪西、柏楚电子等企业上市进程。
七、实施“创新计划”,引导初创企业研发投入15亿
按照不超过企业2018年研发费用10%的比例予以奖励,支持本市初创科技企业提升研发强度,降低企业研发成本。优先支持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内的中小企业,优先支持因高投入研发处于微利或未盈利阶段的初创科技企业。 2019年,创新项目申报企业677家,资金支持129家,支持金额2459万,对应研发费用14.85亿元。
八、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新增信用贷款过百亿,关键领域企业实现零保费
2019年,本市形成重点企业分层培育体系,全市专精特新企业2400余家, 其中17家企业荣获首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企业被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推荐第四批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5家。 2019年信用贷款贴息项目支持金额2000万元,覆盖799家专精特新企业128.6亿元信用贷款。中小企业融资附加费用奖补项目,共涉及1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42178户,贷款发放额50.88亿元,免除小微企业贷款相关的抵押登记费、房地产评估费、资产评估费、公证费12435笔,1436万元。推出融资担保创新业务奖补政策,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领域138家重点企业实现“零担保费”。
九、实施“升级计划”,有效降低企业企业融资租赁成本
本市支持中小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购置先进适用设备,实施智能化改造,搭建智能化平台,改造智能化装备,开展“机器换人”,实现装备升级。对本市中小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购置先进适用设备(不含家具电器、办公耗材、车辆、电脑等日常办公设备),按照最高不超过设备额的5%给予支持。每家中小企业列入支持范围的设备累计额不低于50万元,不高于2000万元。对单个中小企业的补贴额不超过100万元。 2019年,升级项目申报企业154家,获得支持45家,支持金额992万元,对应设备升级合同1.5亿元。
十、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有利条件,在全国首批推出中小企业海外中心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本市支持中小企业海外服务机构为本市中小企业海外发展提供企业开办、场地开设、市场开拓、专业咨询等服务,鼓励海外服务机构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吸引和服务境外企业来沪投资发展。2019年,遴选了英国、德国、俄罗斯、新加坡的“上海中小企业海外中心”,首批海外服务机构为上海创意城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英国)、上海道斟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德国)、贸邦(上海)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俄罗斯)以及上海办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