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改!代理记账!禁止兼职会计,肃清”行业黑幕”!
2021-10-13上一篇 : 重要提醒!注销公司流程大变!财务工作量将……|下一篇 : 12345,一号通办 税务
作为财务造假界“四大金刚”之一,ST索菱(002766.SZ)已行至退市边缘。
“公司可能会在2020年年度审计报告发出后因净资产为负,而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3月24日,ST索菱证券部相关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3月23日晚间,ST索菱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大幅下修2020年业绩预估,由此前预亏2.5亿-3亿元调整为预亏12亿-15亿元。
因财务造假情节特别严重,ST索菱与退市金钰(600086.SH)、*ST藏格(000408.SZ)、龙力退(002604.SZ)被市场并称为财务造假界“四大金刚”。2020年4月24日,证监会在官网首页上点名批评上述四家公司,上次获此“待遇”的,是ST康美(600518.SH)。
此次预亏差距如此之大,ST索菱解释称,主要是由于对上海三旗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三旗”)、武汉英卡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武汉英卡”)、上海航盛实业有限公司(下称“上海航盛”)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所致,合计预计计提减值准备约3.6亿元。此外,ST索菱对公司其他应收款补充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约7.6亿元、对公司应收账款补提信用减值损失约0.8亿元。
2017年,ST索菱以8.59亿元的对价,收购上海航盛、武汉英卡和上海三旗三家公司,公允价值3.47亿元,产生商誉5.12亿元,其中武汉英卡商誉9700万元、上海三旗商誉3.53亿元、上海航盛商誉6200万元。
3月24日,因大幅下修业绩预估,深交所向ST索菱下发关注函。深交所要求ST索菱说明最近三年对上海三旗、武汉英卡进行商誉减值测试的主要情况,以及说明对应收款项计提减值的充分性及合理性等。
上下其手,造假手段“高超”
ST索菱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从事CID系统(车载信息终端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并以此为基础向客户提供专业车联网服务的企业。公司主要经营范围包括汽车用收录(放)音机、车载CD、车载VCD、车载DVD(含GPS)液晶显示屏一体机的生产等。
用了整整18年,ST索菱得以圆梦,于2015年6月登陆深交所中小板。然而,在上市之后,公司便底线尽失,开始造假。
自2019年4月因涉嫌违规信息披露而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以来,ST索菱连续刷新公众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情节的认知。
经证监会调查,在公司时任董事长肖行亦及其担任公司副总经理的妻子叶玉娟的把持下,ST索菱内控完全失效,审议机制形同虚设。2016-2018年,在肖行亦的授意、指使下,公司进行虚构采购业务、伪造回款单据、虚列其他应收款、虚增营业收入、虚增利润、体外支付费用等造假行为。
时任董秘钟贵荣协助肖行亦制定业绩目标、参与筹措资金以及出口业务造假,时任财务总监王大威及财务经理兼会计机构负责人郭小宝参与筹措资金,并安排公司虚增营业收入和体外支付费用相关事项,可谓上下其手。
借用各种名义,ST索菱向非供应商转出款项8.7亿元,大部分用于财务造假行为相关体外资金循环及偿还相关借款。其中,3373.62万元被肖行亦用于个人用途,主要包括支付其定增股票借款利息和赔偿员工持股计划损失。
ST索菱审计机构亚太(集团)会计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在2018年的审计工作中,对公司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余额等执行了函证程序。部分发函石沉大海,而部分已回函的客户、供应商金额与发函金额差异巨大,公司也无法给出合理解释,因此,该会计事务所向ST索菱2018年的财务报表出具了非标意见。
经证监会调查,ST索菱财务造假案件造假周期长,情节严重,规模巨大,相关责任人行为特别恶劣,情节特别严重。
另一方面,ST索菱的造假手段亦十分“高超”。
2020年4月10日,ST索菱收到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证监会查实,ST索菱《2016年年度报告》、《2017年年度报告》、《2018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2017年年度报告》、《2018年年度报告》中存在重大遗漏。
证监会认定,2016-2018年,ST索菱连续三年进行财务造假,通过虚构海外业务、伪造回款单据,分别虚增收入2.71亿、3.38亿和1.96亿,合计8.05亿元;虚增利润2.79亿、3.50亿和2.20亿元,合计8.49亿元。
2020年6月,ST索菱则公告称,经过自查,公司2016-2018年连续三年累计虚增收入11.75亿元、虚增利润10.53亿元。
这意味着,ST索菱这三年实际虚增收入比证监会的调查结果多3.7亿元,实际虚增利润总额多2.04亿元。
“成功”避免退市
按照证监会查实的数据,ST索菱2016-2018年连续三年的净利润为负。根据公司此前收到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若证监会最终决定书认定,公司2016-2018年连续三年净利润为负,公司股票将可能被终止上市。
不过,ST索菱却在2020年的公告中称,其前述违法行为不触及强制退市的情形。ST索菱表示,《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公司的违法事实为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未涉及欺诈发行、五大安全领域的重大违法情形。
另外,ST索菱对会计差错进行了更正。2019年12月27日和2020年5月23日,ST索菱连续两次对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年报进行更正。其中,第一次会计差错更正将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净利润分别由7654.18万元、-232.12万元和-3.14亿元更正为-7170.46万元、-3796.80万元和-7.19亿元,更正幅度分别为193.68%、1535.68%和129.09%;第二次会计差错更正将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净利润更正为-9563.36万元、5793.78万元和-10.29亿元,更正幅度分别为33.37%、252.60%和43.02%。
2020年11月2日,ST索菱公告称,2019年度营业收入为9.3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5.56亿元元,归母净利润为778.42万元,由此,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形消除。
经过此番操作,ST索菱2016年、2018年净利润为负值,2017年、2019年净利润为正值,不构成《股票上市规则》第13.2.1第(一)项“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连续为负值或者因追溯重述导致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净利润连续为负值”的情形。如此,这个造假三年的“金刚”成功避免退市。
另外,由于新《证券法》于2020年3月份才开始实施,而ST索菱的造假行为大多发生在2020年3月以前,因此并没有按照新《证券法》领千万巨额罚单,而是按此前旧《证券法》的60万元顶格处罚对其进行处理。
根据公告,证监会对ST索菱处以警告和6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对其实际控制人肖行亦处以警告、90万元罚款和终身证券市场禁入的行政处罚;对主要责任人叶玉娟、钟贵荣、王大威分别处以警告、30万元的罚款和10年证券市场禁入的行政处罚;对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分别处以警告、3万-20万元的罚款和证券市场禁入的行政处罚。
值得关注的是,在二级市场上,ST索菱并没有因为造假丑闻而被立即抛弃。自2020年10月股价探底以来,公司股价震荡走高,截至3月24日收盘,报4.37元/股,期间达到阶段性高点4.96元/股。特别是2021年春节前后,公司股价暴涨,2月10日至2月24日期间,斩获6连板。
3月24日,ST索菱总市值17.97亿元,距市值高点已跌去80%。